互联网语境下演艺传播渠道的创新

2018-11-14 03:41孙苏杰
剧影月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演艺事业演艺网络时代

■孙苏杰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相互连接的网络时代,各种屏幕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海量的、多元的文化娱乐进入人们的视线和生活,传统演艺产业的大众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地被削弱,走进剧院的观众越来越少,戏曲院团经营困难,演出收入无法与演出成本持平,基本靠政府扶持,大量演员对本职行业失去信心从而改行,造成人才断层。

演艺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面对演艺产业如此的现状也高度重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新形势下如何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外力支持。通过近几年演艺产业创收数据分析,政府支持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演出场次和演收收入,然而这种外部动力一旦停止,数据又会走向下坡。因此在互联网语境下、在市场经济中,传统演艺事业要想发展必须从自身进行改革,减少对“外生动力”依赖,寻找其良好的运营模式、传播渠道,将产业动力从政府转向市场和观众。

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找出传统演艺产业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纵观传统舞台艺术,种类繁多,如京剧、昆曲、扬剧、锡剧、粤剧、淮剧、河北梆子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戏曲种类将近三百七十种,它们融合着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国戏曲与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的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这样的艺术形式难道真的已经淘汰了吗?不被当今观众喜爱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人民都需要文化的熏陶和补给。那么传统舞台艺术在这样的网络时代渐渐落寞的原因是什么呢,值得我们思考。前不久,在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中,某位知名导演谈及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感叹现今市场下“有流量才有票房”,如果和互联网脱轨,电影院都不会给电影排期,一部作品甚至连真正面向观众的机会都没有。这句话直白地道出了艺术产业在当今互联网语境下的生存状况。我们应当意识到网络时代竞争的残酷,观众们包括我们自己的手机、电脑中都充斥着大量的速食文化,大众的注意力巳呈碎片化状态。大量的新兴娱乐资讯排山倒海地堆叠在人们的眼前。因此,在这样的网络时代下演艺单位如果还在依靠传统的、单一的传播渠道,仅仅在剧场里自娱自乐,即使大幅度降低票价,依靠“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也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新生代观众,与此同时,薄利多销的结果就是造成演出质量不增反降,反而会流失更多的观众。因此,改变单一的传播渠道,是我们演艺事业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改革的当务之急!中国的演艺事业想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创新传播渠道,在海量的文化资讯中脱颖而出。一台好戏只有让观众们知道了,看到了,喜欢了,它才能发展才能传承。

其实,互联网盛行对传统演艺事业既是考验更是机遇。我们应当利用网络平台等新型的传播渠道将我们的演艺产品展现到更多的领域,展现给更多的潜在观众。例如,让我们的演艺产品走出剧场,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在山水实景中进行展现我们的戏曲、歌舞。近年来被人们熟知的“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便是山水实景演艺产品的一个典范。如果我们也能将自己的演艺产品结合旅游景点特色加以创新,实际上是一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到,网络发展的繁盛,旅游和网络营销已经密不可分。O2O模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消费中。网上团购、网络平台经典演出门票的捆绑销售其实就是O2O模式的典型代表。将演出、旅游以及网络销售联系起来,将线下的商务机会和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演艺产品的销售品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夸地域、无边界、海量用户的优势,让我们能够充分挖掘观众和演出资源。目前,国内几大做旅游产品的公司,例如携程、途牛、驴妈妈等都有专门销售景点观光和演出票务的专门的一块业务,如果我们联合景区打造的旅游演艺产品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线上资源,那么我们演艺产品的传播曝光度则是传统广告的百倍,从而产生巨大效益。与此同时收益推动演艺人员对作品的推陈出新,打造出既能迎合市场需求,又能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的创始人梅帅元所说的“有条件地市场化,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文化”可以给演艺人共勉。先得有市场,产品才能传播,戏曲精髓才能得以传承。演出产品和旅游景点的结合营销是有非常好的市场接受度的,作为演艺人应当积极推进我们作品结合景区的创作创新,利用O2O模式,在兼顾市场的同事表达自身的文化使命。

于此同时,改变以往的传播渠道,力求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演出作品,院团和演艺单位也可以尝试在网络平台搭建播出平台。目前有很多形式的网络平台可供演出院团选择,例如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APP等。在自己的播出平台上发布演出信息和最新的演出作品。戏迷不用走进剧院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点播他们喜爱的剧目,而演艺生产工作者也能从网络数据中看到作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发现观众的喜好趋势,快速投入新的创作生产,采用立体全面的推介方式为观众提供优质精选的演艺资讯。戏迷和创作者通过平台形成良性循环的生产消费模式。除此之外网络平台也给戏迷和主创人员搭起一座交流对话的桥梁,让演员和工作人员更贴近了解现今观众的喜好、审美追求,也让观众对一部作品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参与感。培养观众对演艺作品的兴趣,从而吸引观众从网络走向剧场体验近距离的感官享受。

最后,想要创新演艺产品的传播渠道,我认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微电影也是一个较好的新型传播载体。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的戏曲艺术家为了戏曲艺术的传承走进大学校园,向素质高、接受度高、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们传播戏曲文化。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视频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特别是受到了像大学生这样一批思维活跃的青少年的喜爱。如果将我们的演艺产品用微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更有利于戏曲作品走近我们的青少年的视线,受到欣赏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的喜爱。打造戏曲微电影的优势明显,相比较于其他质量良莠不齐的微电影作品,戏曲微电影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中华文化精髓为一体的电影作品,而这样的微电影正是现在微电影市场所缺乏的。在去年7月份,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由我担任总制片兼导演的京剧微电影《飘逸的红纱巾》获得中国首届戏剧微电影大赛的最佳经典片奖。通过戏曲微电影让广大观众得到正能量的价值导向是我们演艺人、影视人的共同追求。于此同时,利用微电影扩大作品和戏曲演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演艺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综上所述,创新演艺传播渠道是为了在信息时代搭建起一座演艺创作者和观众的桥梁,从而开阔我们的市场。将演艺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o2o模式在互联网上建立庞大销售网络,是演艺产品市场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搭建演艺单位自己的网络品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网络端口发送海量演出作品和信息,与此同时也达到整合用户资源的目的,针对新型的市场和观众有的放矢地进行产品创作和开发;利用新兴微电影传播媒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微电影,从而更能吸引中国新生代观众的目光。改变以往单一的演艺传播渠道势在必行,想要将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传承下来,我们一定要重视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需求,创新符合网络时代的传播渠道,让我们的演艺作品走出单一的剧场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模式全方位地走进市场,这是我们演艺工作者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考验,更是演艺事业在网络时代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猜你喜欢
演艺事业演艺网络时代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古天乐在中国建立100多所学校
网络时代
刘孜十个最爱
网络时代
旅游演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