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雨
《寻味之旅2》纪录片的播放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反响。人们看罢,第一感觉是惊艳——生蚝为山,竹笋为舟,枸杞为鱼,蛋黄为落日……我们平时喜欢吃的火锅美食,经过排列组合,变成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桃花源记》山水画。
人们不禁好奇,这么美的纪录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80后陈硕出生于浙江宁波,从小就有拍电影的梦想。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法国学习欧洲电影。在法国的两年间,陈硕系统地观看电影、接触纪录片,这为他后来进入《舌尖上的中国2》团队奠定了基础。
2010年,陈硕加入上海一家影视公司成为一名编导,两年后和搭档成立了上海自在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凭借努力,很快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好评如潮。一天,陈硕突然接到《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的电话,邀请他拍摄《舌尖上的中国2》第六集《相逢》,他的第一反应是:惊喜。
《相逢》片中的重庆火锅、西湖醋鱼、灌汤包、罗宋汤、炸猪排、陕西裤带面等各种佳肴,让观众垂涎三尺,同时片中人物故事也引起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片中记录了一位浙江老人的台湾之旅。拍摄这个片段的灵感来源于陈硕的一次回乡,途中听当地一位宣传干事讲了石浦镇老人的故事:老人从出生到现在,整整76年,都没离开过石浦镇上的那片海,但他一直有个心愿——去一趟台湾。
陈硕特意去石浦镇拜访了这位老人。老人家的阳台面朝大海,海的味道从四面八方冲进屋里,这是最让老人安心的味道。老人跟他讲过去打鱼的故事:1955年国民党军带走了渔山岛上的许多渔民,全家只留下他一个人。这么多年,他一直靠打鱼为生。和亲人远隔海峡两岸,不得不说是人生遗憾。老人打算去台湾探望姐姐,并带一些家乡特产。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遥望着大海的另一边久久沉思。
被深深感动的陈硕跟着老人从石浦镇拍到了台湾,“相逢”了许多美食,也见证了老人与亲人的相见。
有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拍摄经验,陈硕在后来的片子中,把朴素的人文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6年年底的一天,陈硕偶然间翻开一部古画书籍,看到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著名画作《千里江山图》,南景江水浩荡,北景群山起伏。江山如此多娇,陈硕浑身热血沸腾:何不拍一部由食材实景搭建的《千里江山图》!
说干就干,整个团队开始筹划、选“演员”。
团队成员脑洞大开,几经商榷最终定下了主角名单:主角小船由竹笋来担任,生蚝饰演雄伟巍峨的仙山,鳕鱼片担当徽派建筑一角,鸭蛋黄饰演落日,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幅里,打光后的萝卜片也成了圆月,再点缀一些枸杞,出墙红杏便活灵活现……
茴香雨的画面唯美,以山水画的散点透视,让镜头横向运动,就像是站在某个高处俯瞰全景,一山一水全入画面,景观宏大、气象万千。鱼跃龙门更是惊艳无比——水底早已暗藏杀机,大鱼(鲜肉)瞬间腾空而出,惊艳四座。
观众看到的是镜头呈现出来的美,却难以想象背后拍摄过程的各种困难。
由于经费不足,他们只能在普通摄影棚内拍摄,灰尘是很大的问题。拍摄前,团队要用滤网捞一遍水,再用描图纸筛两遍,趁着没有灰尘,马上把镜头拍摄完成。
看似唯美的茴香雨,拍起来也并不容易。工作人员要高举倒满茴香的滤网,平直放至实景上方,伴随音乐节点,轻轻地抖动滤网,让茴香均匀洒下,两人抖动的速度和频率要非常接近,才能让节律和气氛恰到好处,这对胳臂力量的控制很是考验。
作为片子最大主角的“船”,制作起来更是困难重重。陈硕回忆:“为了做出有良好平衡感的小船,造型组的同事试了一遍又一遍,装马达、焊架子……忙活了好久才最终成功。”
镜头下,一片葱绿、错落有致的山丘,实际上是整齐铺满的韭菜。陈硕和团队一遍遍研究,韭菜怎么铺才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他们把韭菜一根根洗净,再把头剪掉,一根挨着一根,足足花了五个小时才铺成了一片葱绿、错落有致的山丘。
这部精妙绝伦的纪录片《寻味之旅2》重磅推出,短短两分钟里,唯美的食材、精致的场景,伴随着轻轻吟唱的音乐,一幅独具中国味道的美食画卷,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随着画面,不禁吟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一次演讲中,陈硕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回到了拍《舌尖上的中国2》时的一家面馆,老板因为生意太忙,连上衣纽扣都系错了。陈硕建议他多雇几个人,或者开些分店。老板一口拒绝了:“不行,既然电视里说我那么好,我就得对食客负责,绝不能糊弄顾客。”
这让陈硕更加坚信,做料理和拍纪录片,其实都一样,都是手艺人。手艺人就是要把手艺做到最好,好食材、好手艺、好创意,都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