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写意,与儿童在一起

2018-11-14 01:56蒋婉叶
莫愁 2018年36期
关键词:拜师孩童陈老师

☺蒋婉叶

1

在我心里,也许陈老师从来没有离开过,我遇到困难时还是会第一个想到他——那个慈父般温文尔雅的国画老师。我们祖孙三代跟随他学画,儿子更是跟他学了8年之久,这期间我们像家人一样相处,他对待儿子如孙儿一般严慈相济……

陈老师是常州市一所老年大学的国画老师,12年前,我父亲与陈老师相识。那时候我刚从语文老师转为美术老师,期望在美术专业上有所提升,于是跟父亲来到陈老师所在的学校拜师学画。

一进课室,加座的椅子已经排到教室门口了。那节课,他讲的是梅花画法,我感受到了高洁、坚强、默默吐露芬芳的中国文人情怀,听到了疏密有致、布局优雅的国画审美,看到了下笔从容、自带飘逸气息的笔墨丹青……一节课上完,一种强大的磁场把我深深地吸引。

就这样,我成了陈老师的插班生,一头扎进了写意的世界。

其实在南京读师范班时,我最不喜欢国画课,因为我缺乏耐心,不像其他同学能够花半天时间去临摹,因此我的国画成绩一直在75分左右。没想到,自从跟陈老师学习,我变成了一个沉浸在书画世界里的孩童。每次去上课,我都主动带着拙劣的画作请教老师,也喜欢借此跟他搭讪。说实话,我爱上国画,更多是被陈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授课方式吸引,他对待不同学生的画作没有分别之心,上课时总是低声细语地给我们指出成长方向,而不像以前的国画老师,对我总是批评打击。跟陈老师学习的两年间,我被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画画水平也突飞猛进。

2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我的眼中,陈老师就是难得一遇的“人师”。于是在我“毕业”后,又死皮赖脸地缠着陈老师收下了我尚在幼儿园的儿子。从此,我也见识了陈老师不为人知的一面——那种慈父一般对待孩童的循循善诱的教导。

陈老师握着儿子的小手执笔,教儿子如何左右开弓、拿毛笔、放杯垫,从儿童画里的一只麻雀开始入手,循序渐进,从色彩丰富的调色开始,到充满想象力的背景添加……陈老师耐心地教着,我从来不知道看似一板一眼的国画居然可以和活泼好动的儿童相处得如此融洽。

儿子彼时年幼无知,经常搞恶作剧。陈老师总是笑着对我说:“孩子天性如此,千万不要扼杀,他的调皮里恰恰有无穷的创造力……”我跟先生因为育儿观念不同经常闹不愉快,陈老师总是春风化雨:“如果孩子爸爸也跟你一样,对孩子要求严格,这孩子在家不很窒息吗?你们恰恰互补,他对孩子没要求,就是弥补了你的太紧绷,学习本来就应当一张一弛……”“这孩子生性独立有主见,等他长大后你让他去外地学习,千万不要因为你做母亲的一己之私害了孩子……”种种金玉良言像种子一样在我年轻的心里生根发芽……

在陈老师的家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书卷气,见识了书画同源的文化内涵,很多人前来拜师,他都平等相待。他听说我要参加省里的国画大赛,还特地给我出点子、画草图,鼓励我走出去……

在陈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与从没笑脸的严父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影响了我的教育理念——严格要求从来不是态度严厉,而是细节严谨,尽善尽美。

在陈老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的家人决定为他了却一桩心愿——出画册、办画展。陈老师的学生听说后也齐心协力集资,瞒着他办妥一切事宜。画展当天,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他几十年的学生。我第一次体悟到,一个好老师可以让这么多学生受益。人与人之间从来都是相互的,爱出者爱返,良师当是如此。

猜你喜欢
拜师孩童陈老师
Do Softly Pray
我的科学老师
柳公权拜师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童年之歌
欧阳修拜师
李固千里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