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庆?闫智勇?徐纯
摘 要 发展应用性科研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知识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应用型大学发展科研的逻辑定位应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凸显应用型大学内涵。应用型大学未来的科研发展应做好顶层机制设计,激发科研协作意愿;加強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科研协作能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遴选科研协作模式。
关键词 知识交易成本;应用型大学;应用性科研;科研协作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3-0062-05
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产业经济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研转型则是与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和师资专业化发展等比肩的重要内容。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序幕。自此,学界与业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探讨和实践此起彼伏。从已有研究可知,学科专业转型、师资队伍转型、科研转型[1][2]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应用型大学语境中,科研转型直接朝向应用性科研,指科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科研方向与特色行业方向紧密相关,致力于为行业、地方、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科研模式[3];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科研相比,更为关注技术研发和应用,以第一线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研究指向[4]。然而,现实中,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仍旧沿袭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科研发展路径,成为影响其成功转型的重要羁绊。正如有学者提到“科研是地方本科院校能够顺利实现转型的一个关键点”[5],科研转型意味着发展应用性科研已成为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应用型大学科研活动中知识交易成本的理论内涵
从组织形式看,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相应地有各自利益诉求,学校遵循的是“学术性逻辑”,企业遵循的是“商业化逻辑”[6],这也成为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应用性科研更多直接朝向企业和行业,表征为大学和企业或行业之间开展的校企合作,其实质是通过知识交易实现彼此的利益诉求。
(一)知识交易成本理论内涵
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是指“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的融合。交易成本理论是组织经济学的概念,自1937该理论被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交易成本理论关注如何在交易过程中避免冲突和处理冲突[7],威廉姆森提出的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分别为“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专用性投资、信息不对称和气氛”,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唯有解决基于这些因素的交易风险,交易方能顺利进行。知识转移又称知识流动,不仅指单向度的知识流动,同时也关注转移的知识被接受和获取的程度。知识按照获取或转移的难易程度可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用书面语言、图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通常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手册、数据库、共识、培训工具等形式;隐性知识指高度个人化的、与实践相关的、不能被清晰表达的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的,很难形式化和交流[8],通常以直觉、个人经验、技术诀窍、团队默契、主观洞察力和预感等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做中学”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得[9]。
将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相结合凸显的是组织双方把知识作为一种交易载体而产生的成本,这其中,知识交易同时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易,不同的是不同类型知识交易过程中所关注的风险有差异。
(二)应用型大学科研活动中的知识交易成本
科研的形式由于依附的学校类型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关注技术的转移或转化,应用型大学科研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转移或转化的程度。透析国外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发展,通过输送应用型人才为行业、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科研发展的终极目标直接指向人才培养。
纵观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性科研活动,和这一目的相关的模式直接体现为校企合作。此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实际上体现为一种知识交易关系。在这一模式中,不论是订单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训、企业人力资本培训还是校企双方之间的技术合作,企业和学校之间签订合作时,知识转移均在双方之间产生。如企业作为学生实验实训的基地,是作为知识转移方存在,学生则是知识获取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质上体现为获取技术技能型知识的过程;同样,在人力资本培训过程中,学校是作为知识传授方存在,企业的受训人员作为知识获取方存在,其学习过程本质上也体现为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不论校企双方作为哪一方存在,双方之间就知识而产生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交易关系,所以,交易成本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知识转移的各种风险同时存在,需要同时顾及双方利益差异,以求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情况下最大程度获取知识收益,并考虑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二、知识交易成本视角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的逻辑定位
(一)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满足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重要前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体现为技术进步,即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改进与创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撑。纵观历次工业革命,均催生了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力资本的需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对手工业的取代诞生了一批会机器操作的人力,发展到当代,不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不再仅仅注重单一、娴熟、重复性的操作性技能,更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创新原理,又掌握先进技术应用的人才来服务区域内产业发展。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成为时代要求。如涂尔干所言,“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10]。具体至当前实践,社会的知识经济属性对人才要求不只是“有知识”,更表征为“会用知识”;相应地,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也面临新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短期的、应用型的致力于社会专业实践的发展,促进知识转化与知识循环,为地区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致力于发展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11]因此,应用型大学科研工作的转型必须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主线,以“服务区域内的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宗旨。
(二)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大学科研发展的终极目标。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办学定位同质化、招生难、就业难、师资短缺、科研实力薄弱等,其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众矢之的。相关研究表明,“整体科研水平相对有限,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不强,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但是科研落后已成为毋庸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12]。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技术”,其中,“技术”具有“科学、知识、工程、技术、技能、规则、经验以及思维”等多重意蕴,包括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适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也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即所谓的从能力分析到专业知识再到支撑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知识[13][14]。具体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用性科研可以称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即以“科研”为纽带而开展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一过程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异于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注重通过“研”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到项目的研发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内涵的丰富。
(三)凸显应用型大学的类属特征内涵
开展科学研究是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的使命。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内涵建设体现在办学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上。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以应用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层次定位上“以本科层次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技术型的专(职)业硕士教育与专业博士教育层次”;学科专业定位上“以应用、特色、品牌为导向”;服务定位上“以面向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主”;人才培养上“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15]。内涵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均与应用性科研紧密相关:应用性技术研发是对应用性科研模式的表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对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内在要求;不同的层次定位是对不同类型应用性科研活动的深化,是对应用型大学发展应用性科研的一种价值体现;服务定位规定了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遵循应用型大学的内涵,方能体现其价值。
三、知識交易成本视角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的实施对策
(一)做好顶层设计,激发科研协作意愿
合作意愿的提升旨在减少或避免“交易失败的风险”,使合作双方“乐于合作”。
其一,建立分类科研管理制度,提升应用性科研地位。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在转型之前多是沿袭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路径,由此导致其科研工作更多的停留在基础研究上。即使一些院校强调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也多表现为人才培养层面上,较少开展针对企业实际技术难题的应用研究。而在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势必要改变以往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横向科研管理制度”,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将教师服务企业的行为作为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转化活动。要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如可以从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科研激励运行机制,实现科研评价从“以纵向科研评价为主”向“横向科研评价为主”的转型。
其二,设置专项科研资金,提升科研积极性。已有研究表明,校企之间“研”层面上合作失败的原因多是企业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在研究型大学中同样存在,究其原因是企业作为短期利益追求者,强调经济收益,而一项研究技术的成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应用性技术的研发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更加增大了失败的风险。基于此问题的解决,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制度提供资金以支持一些应用性研究项目,促进应用型大学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知识转化[16];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风险资金保护企业利益,减少因科研失败使企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从而提升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彼此的“合作意愿”,保持双方科研合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科研协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提升旨在增强校企在科研合作上知识转移的功效,让知识能够被高效利用。
其一,从“口头重视应用性科研”向“行动重视应用性科研”转型[17]。由于当前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多是“二次转型”,院校自身的科研基础相当薄弱。且在转型之前,教学基本是其唯一职责,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低下,而教师作为开展应用性科研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合作的成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首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机制来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操作层面上可以从招聘和培养两个环节“双管齐下”。我国应用型大学在招聘之初应着重选拔那些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使得其日后在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时,既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懂得“问题是什么”,又能够快速了解企业在科研朝向上所需,明白“如何做”。其次,加大对已有教师应用性科研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校内科研讲座的形式提升教师对科研活动的认识,也可以仿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做法,让教师定期申请一定的学术假,深入企业了解其运营状态,既可以为其日后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伙伴基础,又能够及时把握前沿技术动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败风险。
其二,建设应用性科研机构,增加信息流通渠道。应用型大学可以仿照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组织架构上设立专门的应用性科研机构,评聘一批具有校企合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实行“经纪人”负责制,定期发布学校在某一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息堵塞,便于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双方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应用型大学还可以通过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形式提供一定的场所,吸引企业在学校内建立技术创新基地、孵化中心或科技服务中心。还可以通过委派一线教师人员和企业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就企业所需的技术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提升其科研能力。
(三)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遴选科研协作模式
1.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指具有特定目标朝向的正式合作项目[18]。根据组织经济学观点,合作关系通常是以联盟的形式呈现,联盟中成员以共同的利益关系连结在一起,合作主体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动机朝向,合作是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应用型大学与企业之间采用“合作研究”形式开展的应用性科研实为双方达成的一个合作联盟,在这种联盟关系中,双方有各自的利益追求,并且为了实现各自利益会提供人、财、物等不同类型的资源。
根据知识交易成本理论,联盟组织中双方会因利益诉求的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做出伤害另一方的行为,导致合作失败。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也是以联盟的形式呈现,采用契约式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的形式来实现自己既定的动机目标。此种形式合作之中,校企双方同时参与,彼此可以及时掌握对方的信息,能够及时就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利益归属)进行信息沟通,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失败几率。同时,也减少了任何一方产生机会主义风险的概率,使得合作双方能够在透明的环境中开展研究。
应用性科研强调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实际运用,暗含着对知识和技术运用的程度。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实为双方人员间知识转移和彼此对对方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人员的技术知识在转移过程中都会面临对方隐性知识转移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技术性操作问题,如人员的經验、技巧、技能。但是,合作研究强调的是双方在“同一”环境下开展工作,合作双方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具有较强的联系和较高的互动频率,便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获取,特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些娴熟的技巧性知识。印证相关研究结论,如此直接面对面的互动,不论是应用型大学还是企业,双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度、接受度和共享度均会显著提升,更有利于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指相关部门直接委托项目实施单位,朝向商业化目标的研究[19]。应用性科研中,企业(委托方)将特定的研究项目以委托的方式交付给应用型大学(被委托方),应用型大学运用自身的科研条件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创新。此种形式的应用性科研实质上体现为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外部契约交易关系,但不同的是,一般情况下企业作为委托主体不参与研究过程,通常扮演的是服务性的角色,比如提供技术资料、研究场所、科研经费等,而付出的这些资源也可视为促进项目成功而进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投资。依据知识交易成本理论,交易一旦涉及专用性资产,就必然会将合作双方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合作遇到困难,合作双方也会尽力解决,有效降低了合作失败的风险。
应用型大学作为研究的主体,其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多体现为团队形式,主要以师资团队和师生团队两种形式为主,如,德国埃斯林根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有专业大学生均有机会参与项目研究,通过研究参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依据知识的存量,团队成员之间会有一个知识差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隐性知识。而在此科研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对于提升学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知识存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教师在常年累月中形成的一些隐性技术知识,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吸收,为今后独立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映射到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有利于人才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科学态度、科研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20][21]。此外,不同于合作研究,此种应用性科研模式中,虽然企业参与的几率较小,但是企业会在合作过程中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参与研究的老师提供获得企业技术前沿知识的机会,方便其及时捕捉前沿技术信息,开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指学术研究人员个体直接向产业伙伴提供研究或咨询服务[22]。大学层面的技术咨询多以教师为咨询主体,咨询形式多为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与服务企业之间构建长期伙伴关系。从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应用型大学教师与其所服务的企业之间也体现为一种外部的交易契约关系。通常情况下,教师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被视为企业一员,以“双重”(也归属于应用技术大学)的身份存在,可以有效避免因个体有限理性行为而产生的投机主义。同时,企业需要支付教师一定报酬或奖励,这种给付的报酬或奖励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投资行为,相应地,合作失败的风险大大降低,提升了成功几率。
首先,虽然应用型大学教师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成为衡量知识转移的一个关键特质,但是技术咨询人员作为“企业签约员工”,需要同时兼顾双方的工作,便于技术、知识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此更有利于教师个体知识存量的增加和丰富。其次,教师在开展技术咨询过程中,与企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增加,根据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互动频率的增加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功效,并且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把技术咨询人员的经验性知识传递给企业人员,提升其对特定技术的掌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刘彦军.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外延、路径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20-25.
[2]陈畅子.应用型科研对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的探究[J].才智,2016(11):25.
[3]阎东彬,范玉凤,杨伟坤.“应用型科研”: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再探索——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05-208.
[4][15]董立平.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5][12][17]刘海峰,白玉,刘彦军.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科研工作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5(7):69-74.
[6]D`Este, P., Perkmann, M. Why do Academics Engage with Industry?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1(36):316-339.
[7]费方域.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之比较——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四[J].现代企业理论,1996(8):38-41.
[8]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1):14-37.
[9]于鹏.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0]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31.
[11]杜云英.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J].大学,2013(9):39-46.
[12]陳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逻辑与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4-87.
[13]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9-81.
[14]连晓庆,郑晶.关于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7(1):4-8.
[16]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EB/OL].[2013-07-25].http://www.utwente.nl/mb/cheps/research/higher_education_monitor/2007countryreportnl.pdf.
[18]Hall, B.H., Link, A.N., Scott, J.T. Barriers Inhibiting Industry from Partnering with Universities: Evidence from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1(26):87-98.
[19]Van Looy, B., Ranga, M., Callaert, J. et al. Combining Entrepreneurial and Scientific Performance in Academia: Towards a Compounded and Reciprocal Matthew-effect?[J] .Research Policy, 2004,33(3):425-441.
[0]郝玉柱.大学教师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63-65.
[21]李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4-8.
[22]Perkmann, M., Walsh, K. Engaging the Scholar: Three Forms of Academic Consulting and Their Impact o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8(37):1884-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