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王国”热盼更多“中国故事”

2018-11-13 04:22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18-11-13
关键词:博茨瓦纳博览会环球时报

●本报赴博茨瓦纳特派记者 邢晓婧

“我们不仅向中国借钱,我们也从美国借钱。”前不久,面对美国记者刻意制造的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话题,肯尼亚总统肯雅塔这样回答。对于中非往来,西方媒体一边“抹黑”,一边鼓动非洲向中国说“不”,这个套路越来越熟练。但对非洲人来说却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他们最清楚谁在真正提供帮助,所以他们反而期待更多中国元素进入。《环球时报》记者最近在博茨瓦纳采访时就对此有颇深感触。

博茨瓦纳是非洲南部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26万。上世纪60年代独立时,博茨瓦纳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凭借得天独厚的钻石资源和相对清廉的政商环境,很快发展成非洲富裕国家,2017年人均GDP已达7596美元,被称作“非洲的骄傲”。《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受博茨瓦纳驻华大使馆特邀,前往哈博罗内参加该国的“2018全球博览会”。这是当地备受瞩目的商业盛事,他们特别希望借此引起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关注。

“看,海信的!质量好,价格低,在非洲可是明星产品!”

博茨瓦纳不仅有“钻石王国”的桂冠,铜镍矿、煤矿、铁矿及铀矿资源也很丰富,是非洲第三大矿产国。但博茨瓦纳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却较为谨慎,政府一直积极寻求经济多元化,开拓国际商业合作机会。中国,显然是其实现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举办全球博览会就是一个成功尝试。这个被该国视为最重要的B2B展会,今年已迎来第13个年头。

“2018全球博览会”共有来自中国、南非、韩国、津巴布韦等国的291家单位参展,涵盖农用工业、信息通信、机器设备以及制造业等领域。博茨瓦纳副总统和印度副总统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博览会议题包括“博茨瓦纳如何摆脱依赖单一资源,成功实现经济多样化”“为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博茨瓦纳需要做些什么”“泛非地区经济增长机会”等。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嘉宾在博览会的亮相掀起一个小高潮。中非发展基金南非代表处首席代表董堃在发言中称,中非发展基金支持中国企业赴非投资,也帮助非洲项目寻找中国企业开展合作。此前将海信集团带到非洲,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当然,每个项目的成功落地,都离不开与当地伙伴的紧密合作。董堃说,未来将在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继续贡献力量。

发言甫一结束,台下响起热烈掌声。一名博茨瓦纳与会者当即掏出手机,兴致勃勃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看,海信的!质量好,价格低,在非洲可是明星产品!”

在展厅入口处,《环球时报》记者被影星成龙的巨幅海报吸引。原来,这是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博茨瓦纳代理商的展位,其市场经理贝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志高空调是非洲消费者认可的名牌,销路好,她根本不用为业绩发愁。此外,天津纺织集团也出现在现场。据了解,他们此次行程安排紧凑,不仅要在会场展示先进纺织技术,还要参加商务考察。

博茨瓦纳外长叮嘱我:要把我国的故事传达给中国人民在以非洲人居多的博茨瓦纳全球博览会上,中国面孔的辨识度颇高,由此而来的“高规格待遇”,让采访过诸多大型国际会议的《环球时报》记者受宠若惊。

博览会首日,在主办方盛情引导下,《环球时报》记者怀抱材料率先步入会场。本是自然平常的一幕,却被他们的摄影师捕捉,随后精修图被发布在其官方社交媒体主页的显著位置。

在开幕式前的博茨瓦纳外长记者会上,记者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主持人一开场就特别提到,这次有幸邀请到中国记者前来报道。随后进行的提问环节,记者似乎享有“特权”,只要一举手,立刻被主持人递上话筒。

博茨瓦纳将如何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博茨瓦纳外长尤妮蒂·道回答说,博茨瓦纳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动向,寻求可以实现双赢的合作项目。她说,数周前她刚访问过北京,还要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国际进口博览会。而“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构想,博茨瓦纳希望深度参与,为企业搭建更广泛的活动平台。

“那么,相比非洲其他国家,博茨瓦纳的优势是什么?”当《环球时报》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再次举手时,立刻被点到,于是就追问下去。对此,尤妮蒂·道说,博茨瓦纳人力资源丰富,英语普及率高,通过培训可以很快适应各个行业。此外,政府还向在博外国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我们会以扬长避短的方式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记者会结束后,令人意外的是,尤妮蒂·道特意找到《环球时报》记者。她先是对记者远道而来表示欢迎,然后叮嘱说不要忘记将博茨瓦纳的故事多多传达给中国人民。

显眼的中国面孔犹如一张天然名片,不断有人过来与《环球时报》记者聊天、合影,交换联系方式。“听说中国人出门不带钱包?”博茨瓦纳《火花》杂志市场部经理摩西询问道。话题由此展开,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双11剁手”……摩西听得津津有味,末了加了记者的“WhatsApp”,后来经常发信息“求证”各种他想到的有关中国的问题。

“你好!你好!”听到有人说中文,《环球时报》记者本能地回头,看到一个面带微笑的博茨瓦纳小伙子:“我叫卡巴拉诺,中文名是‘小虎。”“小虎”原本在首都哈博罗内工作,偶然听同事说起中国,便着了迷。2010年,他来了一次中国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即申请了江西南昌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硕士。

毕业后,“小虎”进入上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实习,这段工作经验带给他相当大的启发。2014年,“小虎”回国开了一家公司,专门帮助非洲公司以优惠价格从中国更便捷地进口货物,同时帮中国投资者在非洲寻找合作项目。“去中国是我人生中最棒的决定!”“小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制造”,中国企业在努力

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住在哈博罗内中央商务区(CBD)的一家酒店。从那里放眼望去,博茨瓦纳银行、中国华为集团、最高法院等地标建筑皆汇聚于这一区域。柏油马路,道路指示牌,沿街的高级住宅楼及酒店,这座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让记者大感新奇。

资料显示,为期20年的哈博罗内整体城市规划制定于1995年,CBD与非洲购物中心和哈博罗内火车站相连,位置十分优越。中国商人岳鹏在哈博罗内生活了近20年,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餐厅,是CBD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CBD的落成,中国企业功不可没。她透过餐厅玻璃窗大概数了数说,至少六七栋建筑是中国公司帮忙建成的。这只是冰山一角,哈博罗内污水处理厂、博茨瓦纳大学多功能教学楼、马哈拉佩医院等均离不开中国。

“中国制造”也和博茨瓦纳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家的电冰箱是海信的,平板电脑是华为的,其他比如衣服帽子、锅碗瓢盆都是‘中国制造。”博茨瓦纳居民娜美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中国制造”到来之前,当地人只能选择昂贵的欧美进口产品,而多数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购买能力。娜美措指着身上穿的一件小西服说,比如这件衣服要是买欧美货至少要四五百普拉(100普拉约合65元人民币),中国货100普拉就能搞定,款式和质量都还不错。

根据中国官方9月份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对博茨瓦纳出口额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主要出口纺织服装、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实际上,中国企业早已不满足将“中国制造”带入非洲市场,如何让“中国制造”转型为“非洲制造”是他们近年来努力的课题。海信集团2013年在南非投资超过2740万美元设立工厂,目前该公司的“非洲制造”出口10余个非洲国家,市场呈现迅速扩张的趋势。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民营企业比如一些服装厂商,将国内的工厂转移到非洲国家,既可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还能免受非洲国家对纺织服装品施加的出口配额限制,可谓双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非制造”“坦桑尼亚制造”抑或是“博茨瓦纳制造”,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非洲人的生活中。

正午时分,烈日炎炎。《环球时报》记者来到哈博罗内的几处工地采访,中国施工队正在加班加点工作。听着工地上搅拌机、推土机、起重机的轰鸣声,记者仿佛看到一幕幕“中国故事”正在博茨瓦纳陆续展开。▲

猜你喜欢
博茨瓦纳博览会环球时报
巨型钻石
博茨瓦纳——诗人的国度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
第44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