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长英
(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21)
阴道炎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与患者生活作息、卫生条件、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密切相关。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为临床常见表现,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以及夫妻两性关系。临床对于阴道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基于此,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健康教育护理配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主动、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对此,本文特此分析了健康教育护理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5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50(36.8±5.5)岁;病程1-5(2.6±1.3)年,17例未婚,18例已婚。常规组患者年龄21-50(36.5±5.6)岁;病程1-6(2.7±1.2)年,18例未婚,17例已婚。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符合可比条件(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化护理,即注意事项的告知、会阴部清洗指导;同时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单,让其自行了解疾病知识。
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具体为(1)心理健康教育:由于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性患者在发生阴道炎后因为羞涩而难以开口。对此,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意识到阴道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纠正其错误思想,不能单纯认为阴道炎就是因为生活作风所致。同时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注意保护好患者个人隐私。(2)健康知识普及:通过面对面方式,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需积极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向患者普及妇科疾病,耐心解疑答惑,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认同临床治疗方案;向患者发放纸质宣传资料,积极推广健康知识;嘱咐患者做好日常卫生,勤换内裤,将其置于沸水中浸泡10-20min后用肥皂洗涤,而后置于阳光下暴晒;清洗会阴部时,避开公共浴池,在家用淋浴冲洗;自己所用的洗浴用品需与其他人隔开,做到不混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3)出院后健康指导: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以及电话等形式对患者后期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嘱咐患者合理用药,保持干净卫生,定期回院检查。
1.3 疗效评定
(1)显效: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完全消退,外阴不存在疼痛、红肿,白带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显著改善,外阴疼痛减轻,红肿消退;(3)无效:临床症状及其相关表现无变化,或呈严重化趋势。总体疗效=(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4 观察指标
采用满意度问卷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满意度(9 5.6±5.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4.6±4.3)分,组间比较,t=9.217,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妇科疾病中,阴道炎比较常见且高发,临床口服用药治疗、擦药治疗、冲洗治疗等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若是不注重个人卫生,极有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导致迁延不愈[2]。合理有效的卫生指导、健康知识普及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3]。相比于常规化护理干预而言,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出院后的指导随访,旨在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同时提高其预防意识,以免阴道炎复发[4]。本文中,通过对照分析,研究组总体疗效94.29%高于常规组80.00%,同时护理满意度(95.6±5.6)分高于常规组(84.6±4.3)分(P<0.05)。由此可知,健康教育护理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