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绍慧
我的这一生,和书、图书馆有着许多故事。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大关县悦乐镇新寨村水银村民小组,洒鱼河从这里流过,曾经这里称为鱼米之乡。实际上农民收入以种稻谷、玉米、养植、务工等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离城镇较近农民思想素质高,离城镇较远的农民素质偏低,掌握1门至2门实用技术的农民不多,1个自然村不通公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的先辈们深深认识到,只有文化教育和文明进步才能为子孙提供更多进取与开拓的机会。这种超越了历史与地域的明智之举,从我记事起,新寨小学是我的母校,当时只有语文和算术两本教科书,从来就不知道还有课外书。
许多家庭祖孙几代人都从这学校里汲取到知识,并从这里踏上人生之路。1976年,我从新寨小学毕业到当时的东风小学(现在的笔山小学)上初中,当时有同学带我到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我很惊奇,这里看书不要钱,看完后把书放回原处就行。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当时就想要是能在这里工作该多好,可以看好多的书。我憧憬着。
1982年我到了黄葛文化站工作,文化站有图书阅览室,可以到县图书馆借阅图书到文化站,供当地的读者借阅。当时文化局的局长李德强先生为人和善谦恭,处事严谨慎妥。在他的精心整理和多方协调下,黄葛文化站很快建立起图书阅览室对外借阅。每当开放,我便尽力贪婪地阅读和摘抄。
1986年12月我调入了大关县图书馆工作,走进了图书馆,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青年从这里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与方向,握住了知识与智慧的钥匙。1989年我参加了函授中专学习并于1991年毕业,1994年参加了成人高考到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学习并于1996年7月毕业,2001年至2003年12月在云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在工作中我能顺利地考入三个学校学习,可以说,图书馆对我一生的命运转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名言从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脚。
2003年9月,大关县文化局岳耀强副局长到图书馆宣布由我任大关县图书馆馆长,我十分激动,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图书馆对我是有大恩的,我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图书馆的工作,报答许万民局长和岳耀强副局长的知遇之恩,报答图书馆给我汲取的知识养分,将报恩进行到底!
接任馆长后,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读书学习,根据“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社会化、特色化”和“学习型、信息型、研究型、咨询型、休闲型”的标准对图书馆进行综合建设。同时,大胆实施内部机制改革,带领全馆职工在业务建设上艰苦奋斗,开展征文比赛活动、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展览、流动图书下乡村等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大关县图书馆的服务窗口已由2003年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25个,藏书由不足5万册发展到现在的7万多册。业务发展上已连续四届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三级馆称号;2018年1月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8年4月我个人获全国“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表彰。
2016年,我和其他4名(周元江、石磊、祁德胜、高翔)文化系统的干部,被大关县委、县政府派到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进行扶贫挂钩帮扶。何家坡是一个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组,50多户人家全部居住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多数为苗族。由于山高坡陡公路不通,那条不足50厘米宽的羊肠小道便成了沟通外界的唯一“交通要道”,因为山陡路危,运送东西只能靠人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和我的同事们到达了何家坡。进入何家坡,我们发现,村民表情木讷、反应迟滞,根本没人和我们打招呼,对我们开展的工作一点也不配合。准备找村民开会,宣传一下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等,村民也都找各种借口推脱,拒绝参加。
就这样,我们一连去了4次,每次不是吃“闭门羹”,就是遭受“冷遇”。从没有村民会挽留我们,即便遇上村民杀过年猪,也连句“吃完饭再走”的客套话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想:“这怎么进行精准帮扶啊?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打开群众的心,精准帮扶才能进行,精准脱贫才有可能。”想到当时正值儿童节前夕,我和同事们商量,下次到何家坡,大家用背篼背点书和文具、糖果,给孩子们过个“六一”节。我的建议得到了其他4名干部的支持,于是我们5个人自费凑了2000元,买了一堆书籍、文具、饼干和糖果。因为之前到寨子看到有的村民家毛巾又黑又烂,还特意买了毛巾、香皂带上。考虑到苗族同胞喜欢唱歌,我又从大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找了徐梅菊副局长协调了一台便携音响和两只话筒、买了U盘下载了200多首歌曲,给村民们准备了一场音乐盛宴。
2016年6月4日,一切准备妥当,我们5人装起物资,乘车到公路尽头,就只能每人背着一背篼物资攀爬了。踩着不足半米宽的陡峭山路攀爬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何家坡。村民们看到背着东西满头大汗赶来的我们,觉得这是“真的来帮扶”了,村民小组长张银波就带着一些村民赶来帮着背东西,还主动叫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就在张银波家的平房顶上,给孩子们补过了一个“儿童节”。孩子们领到书包文具,吃着糖果,翻看着书本,高兴极了。随后他们穿上盛装,跳起苗族歌舞,感谢我们。
看到村民们翻看书本时满脸的惊喜,看到村民们随着音响音乐起舞的身影,我们心里波涛汹涌、感慨万千。村民的情感是质朴的,内心是火热的,一旦打通连接他们内心的渠道,他们的激情就会澎湃奔涌、一泻千里。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贫困山区人民对文化的向往和渴盼,不正是文化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吗?我想到这里顿时豁然开朗了。
回到单位,我向大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王飞汇报了这一情况,王飞决定将这种模式扩展至其他不通公路的偏远贫困山村。于是,初步选定何家坡、海坝村等5个自然村为“背篼扶贫”的对象,并出台了“背篼扶贫”方案,成立了以我为队长、11名职工组成的背篼图书工作队,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到点巡回送书服务。于是,大关“背篼图书馆”应运而生。为了给贫困山区留下文化的种子,背篼图书工作队每到一个地方,都选择一户农户作为“背篼图书室”,供村民平常阅读,背篼图书工作队负责运送新的图书进行更换。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地方,还专门设立了“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2016年,先后在玉碗镇何家坡、悦乐镇海坝、太阳坝、上高桥乡大麻窝4个地方,建设了“背篼图书室”。到2017年,大关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大关县2017年巩固提升“背篼图书馆”成果、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召开推进会。“背篼图书馆”的服务主体,由队到局、再到县,不断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行走在大山里的大关“背篼图书馆”,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感召和滴水穿石的坚持,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的征途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谱写了公共文化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曲曲凯歌。唤醒了贫困山区群众的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觉,丰富了贫困山区的文化生活,引领了贫困山区的乡风民俗。当前,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文明打造乡风、用智慧创造财富的观念已经被大关贫困山区群众普遍接受。“背篼图书馆”服务模式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半月谈、《中国文化报》等30多家媒体的报道和评论。
近几年,我还大量收集阅读保山地方文献,有昭通市各县区的地方志、部门志、家谱、古籍。并对地方文献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分类。对每种地方文献进行了简明扼要标注。对每位读者都具有非常切实的指南作用。
为了创造一流的阅读环境,我和我的团队在馆内和图书馆花园广植花木,使图书馆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读者到馆后却都像进了一个大花园。不仅老人喜欢,小孩高兴,而且年轻人也特别爱进图书馆。大关县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装修别致,品位高雅,可以自豪地说,现在的大关县图书馆拥有了舒适及服务人性化的读书空间。这也是我一直把读者当作上宾服务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随着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乡的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贴心服务。整个大关县将会成为一个“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