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探析

2018-11-13 21:56王泉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430072
新生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带长江

王泉 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 430072

前言

国务院在2013 年9 月25 日提出三个跨区域的城市群。自此,我国城市群联动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务院《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贯彻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战略,进一步加快长江全流域的开发开放以及合作,加快推动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建设长江经济带,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意义

作为一种均衡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可以显著地对长江流域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进行逐渐缩小,从而助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各项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就在于不断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承载了我国40%的人口、占据了我国21%的国土面积,始终发挥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可以不断挖掘内需潜力,从而构建出一个上中下游协同互动、优势互补的格局,对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进行进一步地缩小。通过发展长江经济带,可以促进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通过发展长江经济带,可以破解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难题。对于我国而言,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是一个难以完成的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可以加快解决这一问题,帮助黄金水道发挥出属于自己的黄金效益,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研究

(一)构建流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首先,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必须实现重要政策一体化。环境保护政策、开发区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引资政策等方面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保持基本的统一。政府之间的规划、政策协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充分造成的过度竞争以及重复建设,也可以有效避免地区间非市场化政策性竞争。其次,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一体化。各省市政府之间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快构建一个协调与沟通法制化、正常化的机制。再次,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必须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尤其是环保、能源、通讯、水利以及交通等众多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建设一体化。各省市之间必须高度关注产业融合,实现长江经济带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全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落实各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在我国全部的内河航运业务当中,长江经济带占据了55%的份额。我国长江上中下游各大城市必须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功能,并将其落到实处。对于长江上游城市群来说,有必要牢牢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将其作为一个自身长期的发展目标。此外,上游城市群必须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科学观念,万万不可偏废。长江上游城市也应该充分关注航电一体化方面的发展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行按自身的绿色发展。除了长江上游城市群之外,我国长江中游城市群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应该高度关注生态保护方面的种种问题。处于丘陵地带,我国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多天然具有着依江傍水的优势,化工经济产出占据了我国化工经济产出的50%以上。流域内已经建有超过40 万家化工厂。此外,我国长江中游也布局了大量的石化基地以及钢铁基地。若是污染了长江干流,那么就会面临着非常大的治理难度。我国长江下游城市群必须加快速度找到一个江海联运的关键点,从而早日打通江海联运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从而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航运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发展机会。

(三)政府加快推动制度合作

如今,不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益,就会寄希望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自己的发展以及生存,企业不再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过去成本较高的地方朝着成本较低的地方流动。然而,处于保护地方财政收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并不希望看到本地盈利企业出现一些剧烈的自由流动。然而,若是那些盈利企业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经济总量以及发展的速度必然会持续下降,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区域一体化的生产关系,打破市场壁垒以及行政分割,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政府之间可以加快推动制度合作,除了经济制度之外,也包括了环境、人口、经济、资源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合作,政府作为合作的主体存在。政府制度合作若是发挥出效益,必将改善社会的治理水平,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实现区域一体化。

猜你喜欢
城市群经济带长江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