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倩 华南理工大学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和漫画为表现形式,动漫产品是基于动漫技术与动漫想象的产物通过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无限丰富的脑洞使得动漫作品流行,尤其受年轻人喜欢.动漫产业被称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2004年以来,国家出了一系列动漫产业扶持政策,动漫行业成了经济发展聚焦点之一,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投入,几年来,动漫企业由原来的400多家猛增到5000多家,但是在这样的繁荣背后动漫人才不足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有数据显示,目前动漫核心研发人才不足5万人,动漫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动漫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我国高校是2000年后开设同动漫相关专业,且专业设置以动漫制作类为主,市场急确的高端创意、管理和营销的人才专业与课程几乎是空白.企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失衡.
企业需要动漫复合型人才,能够快速上手,不仅缺乏创作者,还缺乏好的营销者、管理者,需要熟悉动漫产品、敏锐的商业眼光、产品的营销等,都需要有一定了解,角色不同,侧重比例不同而己,这样的人才难求,企业之间竞争大.
动漫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开始,动漫内容生产,动漫作品营销以及终端环节的发行等,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展现,所以需要兼具审美高度、文化素养和行业见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我国动漫人才的来源两个渠道为主,分别是市场和高校.从市场来看,我国动漫起步较晚,大部分的动漫企业承接国外订单生存,致使我国动漫有一批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擅长从事加工层面的工作.从高校来看,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师资有限,还培养不出动漫高端人才.
我国动漫企业整体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且消费文化环境的动态性呈加强态势.动漫人才,尤其是动漫高端人才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保障.亟需社会和高校共同的力量投入改变动漫人才培养的方向,匹配动漫人才市场的需求,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 动漫产业的专业概念相比之前已经有所扩大,单靠学校的培养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学校的优势是对理论知识的培养,校外的力量,如企业、动漫孵化平台等,可以提供更多动漫商业项目制作的实践,从一部动漫作品的脚本、分镜、色彩、人物、渲染等,全方位对作品创意的实践,让人才整体着眼,结合自身主动安排不同形式的严格训练.学校更应该对动漫艺术的美学、文学、音乐等多方面的培养,各形态产业合作,拓展动漫人才对艺术的目标和追求,充分发挥个人才华.
动漫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动漫人才应该将想象力和创新力放在第一位, 为原创动漫提供适宜发展的环境.当下的动漫己不仅仅是低幼产品,目标群体针对到各年龄段人群,充分调动动漫人才创作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意识形态为动漫创作打开思路,自由创作的条件,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以产业好的业绩.教师在培养动漫人才的过程中,更要有意识的将学生作为动漫高端人才培养.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急需动漫人才,在培养动漫产业人才时,应从多个侧面对于不同知识和不同能力的拓展,多探索多总结更好的培养模式,这样发展起来的动漫人才是最适合,当然原创也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动漫文化.培育动漫人才,发展动漫原创作品,加快动漫产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派"的动漫作品极具特色,深受中国年轻人喜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国产动漫的没能跟上时代步伐,随着后来日本动漫涌入中国市场,我国国产动漫面临被国外动漫产业挤压的严峻形式,目前,在国内的动漫消费市场,日本动漫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总体来说,国外的动漫产业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日本动漫十分重视动漫人才的培训,他们将员工系统划分,针对性的培训安排,比如动漫技术型新员工侧重于企业精神、技能等常识性培训,动漫技术老员工重最新动漫技术、动漫创新思维、管理知识等培训,主要的培训方式是企业培训中心、出国考察等方式进行.韩国动漫是后起之秀,发展速度惊人,随着规模变大,逐渐也形成了韩国动漫的自身特色,韩国动漫企业通过内部研修院以及相关的合作教育机构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国外的动漫发展里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动漫产业链及人才培养发展的经验,总体来说动漫企业要发展的同时重视动漫人才的系统培养,联合社会力量,如教育机构、动漫平台等,形成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在不断的塑造自己的过程中,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吸引国外动漫产业的先进理念,锻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文化.
总体来说,我国开放的文化创作环境,己出现夏达、本杰明为代表等一批优秀的漫画家,也呈现出像《秦时明月》、《狐妖小红娘》等优秀作品.但不断增长的动漫消费市场需求,渴望更多动漫人才,尤其是动漫高端人才,但问题的解决最终是动漫产业自身不断探索总结、是教育与产业结合共同去完善,确定一份属于国漫的人才培养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动漫一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