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书生的家国情怀
——读王开《莲城掇英》

2018-11-13 04:07韦世平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壮乡人生

韦世平

开卷有益似明灯,最是书香能致远。读完王开先生专著《莲城掇英》,感觉是令人愿读、爱读,也好读、易读,不忍释手;真像一盏明灯,在心空闪耀,暖如冬阳;又似缕缕兰香,清爽干净,久久环绕。其爱国爱家的情怀,流露字里行间,跃然纸上,难能可贵,令人感动。

20世纪90年代中下旬,我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王开先生时任中共广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广南报》主编,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带领我们几个年轻人编报纸,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为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环境助一臂之力,既是我的上司,更是良师益友。有幸在他身边工作的那些年,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事,晨昏耳濡目染外,还得其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苦口婆心,拉衣扯袖,受益良多,后来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让我永远铭记和感恩。

文品即人品,文学也人学,文如其人。作者在自序中说道,社会生活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正义与邪恶并存,对生活中那些美好向上的事物,理应挥笔高歌,无论你笔触什么年代的生活,深藏在文学中的真善美因子,不能因年轮相异而缺失。笔锋要敢于撕裂假丑恶的五脏六腑,为社会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文精神。在人生与文学的征途上,既不被金钱、仕途、娱乐至上所诱惑,还敢于挑开其背后的故事黑幕,这是应该恪守的人文精神。文人要眼睛向下看,在社会底层的悲喜人生中,深藏着国家的浑浊与清明。人活在世,不能只为自己快乐而活着,还应有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保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节操。故文人手中的那支笔,理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滴下每一滴墨汁。其实,文中所言,正是作者几十年来工作生活、为人处事、读书写作、不倦追求、躬耕践行的真实写照。生于1948年的王开先生自小喜好读书,前后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知青,站过三尺讲台,任过中学教导主任、中学校长、县教研室主任、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务,不论人生际遇如何,唯一不变的就是初心和坚持读书学习,坚信“家有藏书我不贫”,乐当读书人。王开先生为人耿直,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心直口快,不会绕弯子,最记得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却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充满悲悯之心的人,关心群众疾苦,帮助同事特别是年轻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恨铁不成钢。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乱花渐欲迷人眼、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王开先生静得下心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始终坚持严肃的创作态度,直面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国内外大事,体察民情,忧国忧民,感慨民生艰难,不随波逐流,不避重就轻,不迷失方向,不无病呻吟,不充愣卖萌,不虚张声势,坚持以人民大众为中心,潜心创作,奋笔疾书。虽然自知成不了大气候,但良心和责任迫使其孜孜不倦、笔耕不止。从1980年发表处女作开始,至今已有近4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共有300多万字文章发表,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自觉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

《莲城掇英》是王开先生自1980年至2013年间发表在省内外文艺期刊上或获奖的作品汇编,有散文、杂文、随笔、评论等,共计155篇。书中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洋溢着对桑梓莲城的感恩。全书文笔老道老辣自信又不失清新轻松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是一本“开卷有益”、格调高雅的文集,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静下心来阅读。《莲城掇英》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莲城荷韵”,共收录《深山驮铃》《壮乡酒》《叶的情思》《花一般的心愿》《骡的启示》《山中,那棵大青树》《冬天里的童话》《遥忆壮乡舂米声》《山中响起唢呐声》《底圩茶乡纪行》《春来又闻野菜香》《做个教师也潇洒》《我给妻子当“秘书”》《我曾做过一次“骗子”》《家有藏书我不贫》《一块解放表的故事》《遥远的四合院》《青青石板路》等55篇文章,主要为抒情散文及人生感悟。这些文章都是作者亲身亲历、所思所想和感悟感慨,有的反映农村发展变化,有的反映农村孩子读书难,有的反映世态炎凉,有的感喟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有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解剖灵魂,文章短小,构思独特,手法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精彩,寓意深刻,十分好读又耐读。第二部分为“古城轶事”,共收录《莲城壮乡广南——历史文化名城》《莲城“三哥”》《广南三七抗战显神功》《莲城石狮子》《有趣的生肖地名》《县城地名趣谈》《莲郡胜境——文笔塔》《桥:壮乡风景线》《广南的洞》《漫步铜鼓广场》《莲城·莲湖·莲花及其他》《南湖·莲湖》《落松地村的今天》《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广南刺绣》《那榔酒》《民族银饰》《壮族“接皇姑”》《广南小吃——一道路诱人的风景线》《壮乡“风流街”》《壮族尝新节》《故土·家园·乡情》《古城·老井·石牌坊》《乡下人·城里人·外国人》等50篇文章,主要是抒写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风物传说、名胜古迹、名特产品、民族文化等,涵盖方方面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广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作者用清新、优美的语言,以细腻的情感和笔触,直抒胸臆,抒写家乡的大美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讴歌了家乡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感情丰沛,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对这片红土地的深情爱恋,正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情。”第三部分为“名城夜话”,共收录《不朽的民族精神》《民心》《陪客咏叹调》《拳风、酒疯及其它》《“报喜不报忧”与“听喜不听忧”》《养狗摆阔,病矣》《“财”字写正为好》《拧干数字的水分》《谢师,何必宴请》《说情风,何时了》《有感于中小学排座次》《攀比什么?》《父之过·师之惰·谁之错》《人生所爱》等50篇文章,主要杂文、随笔、评论。说句真心话,本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单元的文章,可以说反映的是人间万象,人生百态,生活万花筒。王开先生书生意气浓,正义感强烈,胸有党和国家,笔下为人民,走出小天地,步入大社会,每见怪现象,每遇心中不平事,总会拔笔而起,奋笔疾书,以除胸中块垒,一吐为快。他的杂文、随笔和评论短小精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社会现象和当下生活, 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针砭时弊,直击要害,鞭挞假丑恶,颂扬真善美,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求索真理,剖析人生,既“除草”也“浇花”,读来十分解渴,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瓢凉水,浑身爽快,让人增长智慧,读懂社会,读懂人生,看透胜败、是非、得失,常读常新,受益匪浅。杂文既是保护美的天使,捍卫美的勇士,又是铲除各种邪恶的斗士,我们理所当然喜爱之,崇尚之,呵护之,使用之,发扬之。

世上有人追求黄金,也有人追求良心;有人追求金钱财富,也有人追求精神财富。回顾人生旅途,王开先生感慨道,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神话、清小说等均是绚丽的文化瑰宝,都对时代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自己能取得一点成绩,背负起人文的重责,留下清名的一介书生,全得益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开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铁肩挑道义的为人为文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猜你喜欢
壮乡人生
幸福吉祥伴壮乡
壮乡儿女跟党走
壮乡颂歌
梦飞壮乡
绿色壮乡
人生中的某一天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