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自由
用心接受感动,因为心里的爱,我们学会了一个伟大的词语,一个穿越世纪,跨越国家的品德——感恩!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它就像一滴平凡无奇的水,滋润世界的每一个枯萎的角落,落进每一个干渴的灵魂里,让世界因为有了它而拥有永恒,让所有的生命因为它的美丽而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词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的形象谚语,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报恩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源于民间文化而又不断吸收正统思想的报恩是中国几千年文学的主题之一,它超越时代并与中国人的诸多文化观念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心态与行为模式,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恩是施者对处于困难中的人施与帮助后,受者对施者形成心理上的好感和内部体验的亏欠感,并产生回报的动机,在适当时机对施者的恩惠做出符合文化反馈的一种心理与行为。“报恩情结”见于许多民族早期的神话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报恩的故事也屡见不鲜,如雷神报恩、仙鹤报恩、灵蛇报恩、龙女报恩等。而在人际关系如君臣、兄弟、师徒、情侣之间也有诸如“知遇之恩”“恩断义绝”“师恩深重”“恩爱夫妻”等说法。这种报恩思想在中国古代名著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宣扬。
在中国,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感恩思想传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建构和倡导的“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孝”的观念和行为,“孝”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感恩,即子女对父母双亲生养自己的大恩大德的感激与回报。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能流传至今被奉为儒家经典,是因其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其中,《论语》对“仁”和“孝”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特别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经典的有:其一,“事父母能竭其力”,即在父母需要的时候能竭尽全力帮助父母。其二,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不仅在物质层面使父母无忧无虑,而且须从精神层面让父母快乐幸福。孔子特别强调子女对父母应有恭敬亲爱之情,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认为仅仅能供养父母,没有态度情感上的敬爱,这还不算真正的“孝”。其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先进》),维护父子之间的亲情伦理关系,子女应当保护父母的隐私权利。其四,“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即父母去世后,依照礼的规定,为父母服三年之丧,慎终追远。孔子认为三年之丧是基于父母养育子女最基本的年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在孔子看来,子女为死去的父母服三年丧,正是对父母三年之爱的感恩。
而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感恩思想,提出了感恩思想是人生而有之的最重要的思想情感。比如 “守身,守之本也。”(《离娄上》)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任务,是最需要坚守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由对父母的感恩,推及天下父母。孟子从反面列举了当时社会上不孝的行为,“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认为,在诸多“不孝”的劣行中,最大的不孝行为却是没有生育子女,特别是男子,“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离娄上》)东汉赵岐《章句》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仕禄,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在宗法社会体制下,没有男丁继嗣,是儿女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报恩思想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封建社会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伦理范畴,报恩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长期以来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这种报恩思想与正统的忠君思想相结合,体现了封建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价值观。
报恩方式中的一种就是忠诚。《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忠贞不贰地为蜀国事业奋斗终生,明知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也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感刘备知遇之恩,报刘备器重之情。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只是一介布衣,虽然自比为管仲、乐毅,却无人赏识。刘备在徐庶与司马徽等人的推荐下,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后又对他重用有加,临死时更是将蜀汉政权托付给他,还写下诏书告诫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为了报答刘备的种种恩情,诸葛亮出山后,先是运筹帷幄,成就了三国鼎立之势,表现出雄才大略。白帝城托孤后,又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当时混乱的政治形势中,常有权臣篡位自立,曹丕、司马昭莫不如此。而诸葛亮可为之而绝不为,他殚精竭虑、全心全意辅助刘备父子成就霸业,从没有个人的野心。在诸葛亮的言行中浸透着一种浓厚的报恩思想,这种报恩思想,是诸葛亮一切政治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和内驱力。尽管他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成败利钝,非臣之所能睹也”,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蜀汉的种种劣势和困境,乃至难以避免的失败的结局,他始终没有放弃,把报恩尽忠当作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为了蜀汉事业,他抱病南征北伐,临阵督战,甚至“亲校簿书,自理细事”,“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不过数升”。临终前还遍观各营,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的忠诚,既有忠君爱国的正统观念,也有封建知识分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诸葛亮是作者所塑造的理想的贤相形象,他对汉室和刘备的竭诚尽智、忠贞不渝,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敬仰。
民间的报恩心理源于朴素的良知和道德感,民间文化宣扬有恩必报,得人恩惠千年记。梁山好汉往往把知恩图报作为其处世准则,主要就是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好汉们对在困境中曾经得到的恩惠和帮助是终生感怀的,他们对恩人如事父兄般尊敬和感激。故而《水浒传》中英雄的结交大多出于报恩的心理,或是将个体的力量凝聚起来以对抗强大的外在势力。这种结交方式如同一条情感纽带,将各路好汉结成亲如兄弟的关系,形成水泊梁山强大的群体力量。
在《水浒传》中,武松、李逵、晁盖、燕青等都是具有浓厚报恩思想的好汉,他们重义气、图报恩,并将之作为自己的处世信条。武松从小父母双亡,是兄长武大郎将他抚养成人,所以武大郎无辜被害,武松便杀死潘金莲、西门庆以报兄长的养育之恩。他在被押往东平府申请发落前,取了十几两银子送给郓哥老爹,因为此前他叫郓哥帮同打官司,这也是为了报恩。李逵流落江湖,无依无靠,宋江在与他第一次见面时赠给他十两银子,李逵便感动道:“这宋大哥便知我的鸟意。”从此终生对宋江忠心不二,以报其关爱之恩。甚至李逵最后被宋江骗喝毒酒而死,在临死前还吩咐下人将他灵柩与宋江一处埋葬。宋江“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为晁盖通风报信,晁盖等为报宋江活命之恩,一在梁山扎稳脚跟,就派刘唐给宋江送去百两黄金;宋江在江州被梁山众人救出后,带着收罗的一干人上了梁山。此时晁盖为报恩,又提出将梁山第一把交椅让给宋江。燕青是卢俊义收养的家奴,他为了报恩,对主人可谓是忠肝义胆。他苦劝卢俊义“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不要外出避祸;并预言“主人此去无结果”,卢俊义一意孤行,但燕青仍以“卢曾衣食之于贫贱,恩不忘报”。卢俊义被发配沙门岛,燕青射死在松林欲加害卢俊义的董超、薛霸,救他上了梁山。卢俊义二次被抓后,他又拼了一死前往梁山泊搬救兵。
与报恩思想相对的是复仇精神,“恩”与“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观念的支配下,报恩之后,复仇便上升为主导地位。整座梁山讲究的便是这种快意恩仇。武松为报施恩的酒饭之恩而替他报仇,醉打蒋门神,之后因和张都监的恩怨,又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宋江为报黄文炳陷害之仇,带众好汉攻破无为军,“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了”,李逵还将黄文炳活活割死。梁山好汉为报朱仝多次相助之恩,竟让李逵劈死小衙内,强拉朱仝上梁山。石秀为报被诬陷之仇,怂恿杨雄杀死与人通奸的潘巧云及其婢女迎儿。众好汉除了报恩之外,就是以酷烈的方式去报仇:凡是梁山的对头,他们往往是不分善恶妇孺,必欲杀之而后快。这样的复仇破坏力是极强的,是“恩怨、荣辱、诚伪、勇怯之类的古代民间道德标准”,很难用今天的道德和正义原则来衡量和评价。
在报恩思想浓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非常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孝经》里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这种对养育之恩的感激和重视,直接促成了孝道在中国的出现,并被继承了几千年。报答父母之恩也就是尽孝道,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事情。中国人还喜欢把某些莫大的恩惠称为“恩同再造”,把那些给予自己莫大恩惠的人称为“再生父母”等。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佛教报恩思想的标志,知恩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传统伦理思想之一。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唐僧奉观音之命将其解救,让其重生,孙悟空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就是为了报这份救赎之恩。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在被唐僧“恨逐”时曾说:“老孙因大闹天官,致下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出于报恩的强烈愿望,孙悟空不愿离开唐僧。在唐僧将他逐出师门时,他用三根毫毛变作三个悟空,连同本身围住四方,跪别师父后仍停云止步,良久方去,对其“恨逐”毫无怨恨之心。第七十七回在狮驼岭,孙悟空闻说妖怪将唐僧“夹生儿吃了”后,按落云头,放声哭道:“师父啊——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对师父可谓情深义重。
西游记中第一回曾写到孙悟空入西牛贺洲和一位樵夫的一番对话。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日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
樵夫其实是在暗示悟空,如果只顾自己修道成仙,未能照顾父母,是难以修成正果的。因此张含章在《通易西游正旨》后跋中说道:“猴王初学道,是孝子指师;玄奘初出门,是孝子引路;……则孝子者,百行之先,仙佛之根也。”
孙悟空称唐僧为“师父”,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七十二回写唐僧准备亲自去化斋,孙悟空道:“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傅去化斋之理?”第八十一回写唐僧因患病起坐不得,怕耽误赶路,悟空安慰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以师为父,尽力报其再造之恩,可见报恩思想在孙悟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有男子施恩、女子报恩的传统模式,从《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情节来看,小说也沿用了这一模式,这使宝黛爱情带有一种宿命的味道。作者在开篇虚构了“绛珠仙草还泪”的神话,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因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每日灌溉甘露,才得以修成女体。当绛珠仙草得知神瑛侍者下凡,便也不愿在天堂为仙,决定追随他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他的甘露之恩,所以黛玉爱哭。绛珠的生命是神瑛侍者给的,所以宝玉是黛玉生命的全部,生恐失去他,“爱情就是一种欲望,想把凡是好的永远归自己所有。”她的多疑、爱使小性儿也根源于此。
因缘际会,第三回写宝黛初会时彼此都有似曾相识之感: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宝玉也对贾母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黛初次见面就产生了心灵的契合,这正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宿缘。紧接着宝玉摔玉,黛玉流泪,第一次见面就应了还泪之愿。还泪,也就是报恩。在后面的情节中,作者又屡屡点明宝黛之间有宿缘,照应“还泪”之说。小说前八十回不断描写黛玉哭泣,而她的流泪每每与宝玉有关,流泪已成为黛玉表达爱情的一种形式。第三十回宝玉因张道士说亲一事去探望黛玉,黛玉本不曾哭,听见宝玉来,便“由不得伤了心”,“滚下泪来”。宝玉亦深爱着黛玉,“由于爱,一个人会证实另一个人存在的意义”,第三十二回宝玉对湘云称赞黛玉从来不说“混账话”,走来的黛玉听见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想到自己“父母早逝”,身有劳怯之症,虽有知己,但“奈我薄命何”,“不禁滚下泪来”。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卧床养伤,宝钗是托着一丸药前去探望;黛玉去看望时,“两眼肿得像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当后来接到宝玉派晴雯送来的旧帕子时,黛玉又黯然在帕上题诗道:“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第四十九回,黛玉看到宝琴,“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这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眼泪减少,其实是命绝缘尽的先兆,小说的描写又一次照应了“还泪”的神话。后四十回续作也多次描写黛玉流泪,第八十二回、第八十六回、第八十七回、第八十九回等,都有感人的刻画。
绛珠仙草因得甘露滋养而修成女体,泪水就是她生命力的象征。黛玉不断流泪,象征着她在爱中逐渐消逝了生命,泪尽则预示着她生命的终结。第九十七回写黛玉死时正是宝玉、宝钗结婚大典,贾府上下都在新房里,只有李纨在潇湘馆守着黛玉。爱情与生命都面临天亡的黛玉悲愤交加,但此时却一句话、一滴泪也没有了。泪尽而逝之后,“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第九十八回宝玉梦游阴司泉路,方知黛玉“已归太虚幻境”;第一百二十回又借甄士隐之口,说明“仙草归真”,通灵“复原”,照应小说第一回,结束报恩、还泪故事。
小说中,黛玉以泪报恩虽然是为了交代人物的前世宿缘,但更主要是为了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情缘,作者肯定了宝黛相爱的合理性并预示了其爱情的悲剧性。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有别于传统大团圆模式的结局,当代学者刘梦溪的理解是“在曹雪芹看来,真正的爱情也许是永远无法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一种空幻”。
综上可见,四大名著有一个共同表达的思想,那就是报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尽忠报主”已成为人们高度赞誉的美德;《水浒传》中的“快意恩仇”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并给人以深刻反思;《西游记》对“师恩”及孝道的宣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红楼梦》则在传统模式中表达了男女之间一种新的爱情观。四大名著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和心理特质,并不断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与思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家熟悉的昭通作家群之所以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跟以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得主夏天敏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雷平阳的报恩情结有一定关系。
夏天敏的“乡村情结”来源于他所认定的 “苦难是我永不背离的主题”的一以贯之,来源于作家的故土情深和悲悯情怀。这种“乡村情结”的特点表现为对乡村人和事多层次的批判角度,多层次的意义交融,多层次的主题呈现。其获奖小说《好大一对羊》是黑色幽默与反否叙述综合运用来表现“羊吃人”悲剧的现实主义题材名篇,是以动物视觉来写的扶贫题材。通过对地区刘副专员送给大荒山乡黑凹村结对扶贫的德山老汉的一对外国羊“约翰”和“琼斯”,由于不适应高寒山区环境,即使在各级干部“政治任务”的高帽子高压下,在德山老汉一家绞尽脑汁像供养老爷老祖公般精心伺候,还是不能生儿育女,特别是德山老汉小女儿为割草喂羊误入野鹤湖沼泽而死的悲惨结局,让我们看到了这对外国羊怎样从“致富羊”变成“ 致贫羊”, 怎样从“施恩羊”变成“报恩羊”,看到了养羊成灾、扶贫成祸导致的一贫如洗、家破人亡。看到了老百姓对官员的无奈敬畏,看到了官样扶贫的作秀给老百姓带来的实际累赘,看到了美好初衷和实际灾难的根源在于长官意志和曲意迎上的无聊官风。
而现在昆明工作的昭通诗人雷平阳写有不少思念故乡、亲人的好诗,其中有一首很经典的《亲人》,由于真诚具象地表现了“亲人情结”备受好评:
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他省
我都不爱;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
因为其他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
因为其他乡我都不爱……
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
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
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
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听惯了大话、空话、假话,读够了矫情的诗、煽情的诗,乍一接触这首《亲人》,当即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雷平阳说的,是小话、实话、真话,不做作,不造作,合情合理,却似乎信手拈来。分寸的把握,雷平阳做得也是恰到好处。只有这样做了,做到了,才能自称“狭隘,偏执”也不让读者觉得“狭隘,偏执”。因为他的爱,再怎么小,也是“针尖上的蜂蜜”,而不是“针尖”。有些作家为了吸引眼球,失去了“度”的把握,这样做要么给人虚假的感觉,要么让人读了,不知所云,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写爱的分寸而造成的恶果。《亲人》不是这一类的作品,它让人觉得,他的爱是真诚的,毫不掩饰的,不掺假的。在艺术表现方面,《亲人》采取步步为营,步步推进的方法。这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与冲击力。“逐渐缩小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返璞归真的过程。题为《亲人》,雷平阳所表达出来的,却不仅仅是对亲人的爱,从爱国开始(虽然并没有写出来),一步一步地,把“诗眼”转移到了亲人身上,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欲说还休的那些,只有经过体会、品味,才能够恍然大悟:一个人,如果他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还会爱国吗?爱,首先是具体的,比如爱自己的亲人,爱身边的事物……然后才是抽象的,比如爱国。雷平阳想要告诉我们的,也许正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道理吧。
真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它就像一滴平凡无奇的水,滋润世界的每一个枯萎的角落,落进每一个干渴的灵魂里,让世界因为有了它而拥有永恒,让所有的生命因为它的美丽而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在这方面,旅居北京的昭通回族作家阮殿文的散文集《像大地一样》,真热爱、真感恩、真怀旧的鲜明特色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关于心地慈善得能扭出水来的过早去世的母亲,在《向一位天堂居者讲述战争》这篇反思2003年美伊战争的大散文中,就像母子俩面对面摆龙门阵、依稀可见。阮殿文向远在天国的母亲讲述“踢球的孩子”“不幸者”“‘逃兵’塔科玛先生”,询问母亲“天堂里是不是少了一条狗”, 质疑“假如光阴已经走到了尽头”,求助母亲“能否借用天堂的亮光”,最后“祈祷”战争“是该到结束的时候了”。发出了 “天生恋巢的鸟们不可能因为一场该死的战争——假如它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就丢下自己的家园不管。它们一定在想,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巢里。”的感慨,鸟都如此,况乎人哉。体现了作家的道义谴责和人文关怀。在《母亲的菜花》中写道:“一个人来到大地上,一定有一块土地与他的血脉紧密相连,只有这个人能在属于他的土地上诞生并养育一切,一旦这个人离去,这块土地上的一切也会随他一同离去,尤其是他诞生并养育的一切。因为这一切只属于他,而不属于你和我。现在,这块空地依然空着,像一座荒无人烟的村庄。”除了对母亲人去地空的深切缅怀外,所引发的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不言而喻。而在《一个漫游者的返乡日记》中写道:“一路上,我在想:那些我没有居住过的村庄,为什么我都不怎么留恋,自己居住过的村庄,却爱得如此深沉?唉,也难怪,那么深沉地爱着母亲,就是因为在母亲的体内居住过。”母子情深只可追忆,遗憾之心在所难免。关于倔强憨厚、幽默风趣的相依为命的父亲,《父亲挑书》《父亲相亲》《父亲没有四千块》《父亲进京散记》系列散文则言真意切。《父亲挑书》中的父亲是个倔强的人,教导我“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通过对父亲挑书这一事件的前后过程及其对我的望子成龙的期望而甘愿默默付出这一感情描述,颂扬了无私的父爱,表达了对父亲“踏实做人,实在做事”这一愿望的实践决心。《父亲相亲》中的父亲是个慈爱的人, “现在,父亲算是静下心来了,一心一意地在乡下精心护理着三亩多的田地和那条时时挂在他心上的老水牛,时不时还带着点乡下的特产来城里看看我,并再三嘱咐我赶紧找一个,上秋就把婚结了。我每次都很听话地点头,却从来没有努力过。父亲后来不再提找老伴的事,可能与全部心思都放在我找女朋友这件事上有关”。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殷殷舐犊之情,拳拳爱幼之心,一点不假。老年丧偶的父亲相亲六年未果,一方面固然是以母亲为择偶标准还未有中意的,另一方面则是觉得幺儿的幸福比老子的更重要。《父亲没有四千块》中的父亲爱心无助,我是在挖空心思左算右算最终肯定父亲确确实实有四千块钱后,才写信去向远在乡下老家的父亲要钱的。我想,一直希望我早点结婚的父亲在信中知道我向他要钱是为了结婚后,会高兴得饭也顾不上吃就去城里把这四千块钱寄来给我。为了不影响我结婚的时间,父亲还会用速度最快、最迟第二天就到我手里的电汇寄来给我。可是,到我寄出信后的第二十天了,还没有见到写着四千块钱的汇款单。我纳闷揣摩后认定在给父亲的信中有三句话是导致父亲不给我寄四千块钱的原因。可实际情况是,父亲今年的烤烟由于卖给私人还未拿到钱,而平时积攒下来的私房钱由于人情来往太多都花完了,可他还准备卖牛凑款给我。我的自私贪婪在父亲的设法凑款面前简直无地自容。《父亲的老水牛》中的父亲迂腐可爱,父亲娶我现在的继母那天,我还一无所知地远在昆明。等我得知此事赶回去后,一家人凑在一起说起了一件让人笑破肚皮的事:父亲娶亲那天,“新娘”都到半路上了,他还拉着自己的老水牛在村外的田埂上放,把全村去做客的人都逗得捧腹大笑。”而《父亲进京散记》中的父亲个性十足,从五四大街到西长安街父亲回族白帽的引人注目,从山海关到北戴河父亲对堂兄领水而死对脆弱生命的默哀,再到爬八达岭长城老外争相和父亲合影的喜形于色,特别是“山中难找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的人生感叹,让我肃然起敬。如果说早逝的母亲是阮殿文的精神寄托,相依为命的父亲则是阮殿文的人生榜样。正如2012年5月其写的《在父亲葬礼上的讲话词》一文中所言:“作为儿女,由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所限,我们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尽到孝道。诚然,我们也无法尽到孝道,毕竟孝道是无限和永久的。好在父亲的过早归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懊悔,我们由此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在此希望得到父亲的谅解和安拉的饶恕。”对已故父母的深切怀念立体再现,让读者感同身受。而奶奶、三叔、三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等其他众多亲人,阮殿文在《一个漫游者的返乡日记》中写道:“我们家的人都是感情很丰富的人,虽然相互之间有时也会磕磕碰碰的,但彼此之间的念挂却在任何时候都很浓重,相互远离之后更是如此。”血浓于水,骨肉情深,对亲人的无限眷念可见一斑。
另外,昭通青年作家赵清俊三万余写母子情深的长篇散文《光芒》写得荡气回肠,也值得一提。正如昭通老作家王明生在《没有被污染的爱——赵清俊散文〈光芒〉读后感》一文中所言:《光芒》是篇歌颂母爱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的情感文章,人类对于母爱这一主题是永远也诠释不完的。它就像音乐的旋律,时而振奋人心,催人进取,时面恬静安逸,创造新的自我。每一个字,犹如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倾诉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这样的爱,它往往被忽略并不一定会演奏出来;这样的爱,只是默默奉献,静静地等待,一直等到你去发现、去欣赏、去歌唱。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这样的呼唤在赵清俊的散文《光芒》里呼之即出,母亲为了等候周末回家的儿子,竟然从家至街上,手拄着拐杖,往返七八里路苦苦盼儿归。“娘见到我,脸上堆满了笑。”盼到了自己的儿子,娘能不笑吗?以至于“我接过娘手中的袋子,想搀扶着娘走。娘说,拉着不好走。”其实,娘是想证实她身板硬朗,不想儿子太过的操心。这样的人生,作为子女“有娘在家里牵挂着、盼着、等着,是何等的幸福、欣慰和快乐。”这让我想到了英国一位作家说过的:“妈妈你在哪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无时无刻的,也是用尽身心的。当你在困难之时给予帮助,当你胆怯之时给予勇气,当你成功之时给予赞扬鞭策。无论在你成功或失意时,随时随地陪伴着你、关注着你。一个眼神,一声问候!那舐犊之情,足以抹去你心头的悲哀与不安,让你在痛苦中得到幸福。而这种快乐和幸福,在作者笔下更是信手拈来,这样的文字,就像电影镜头设计一样,慢慢推进,慢慢浓缩成一幅幅充满欢乐的老家特写。有了娘的声声唤儿归,同样也就有了作者“周末我不回家,魂不守舍。娘来送我,那是一种牵挂和眷恋。我在娘的深情目光中一步三回头地离去,那是比没有尽头的路还要长的幸福。”的感慨,也就有了作者每逢节假日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娘亲的幸福感受。
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手语歌《感恩的心》写道:“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听到唱起这首歌时,我们不禁会眼角湿润。换一种角度,感恩所有的一切,让所有变得美好灿烂,让自身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接受恩并不表示软弱,给予恩也不代表高贵,一切都是人性的表现,一切都是随心而动!
西方有句谚语这样说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家人,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是因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就不会幸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我要长久的凝望我的老师,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她身上的一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 ,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大家要正确地对待困难,学会珍惜我们今天的健康幸福的生活,感激我们所有的一切,并学会拥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爱的教育》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爱的教育》告诉我们,用爱心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会因此更加感恩生活、关爱他人。
《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见证了其在感恩中成长。主人公奥立弗从小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又被拐卖,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却始终对生活对世界抱着乐观,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心存善念、感恩生活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如果你追求对自然的感恩,真的应该读读《瓦尔登湖》。里面对隐居的生活描写入微。冬季的炉火,夏季的虫鸣,邻居猎人的烤肉,都是那样的美好。你会觉得世上的每个角落都是光明的,你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舒展的。《瓦尔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绿色经典文库的范本,西方环境科学名著之一,构成美国性格的10本书之首......《瓦尔登湖》曾被誉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世界首选经典著作”。正如《瓦尔登湖》中说的“最高贵的心灵,是最能知足自满的”。——知足来自心灵的充实精神的丰富,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懂得知足,感恩本身就是高尚。所以越是高尚的人越会知足。
《鲁宾逊漂流记》中,落难荒岛的鲁宾逊,在面对茫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列出他可以感恩的事。他写下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衣服穿,在感恩的清单上,他写下这里的天气暖和,几乎不用穿衣服;另一个困难是他全部的生活必需品都流失在海里了,同时,在感恩清单上,他又写下了荒岛上有好多新鲜的水果和纯净的水源。结果,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物品,竟是那么的丰富!感恩清单让他充满了生存的勇气。鲁宾逊从最初的对上帝的藐视到最终离开荒岛时对生命的敬畏,无一不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恩。在这样艰苦的逆境下学会的感恩自是深刻。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列一张感恩的清单,从此开始,它会改变你的能量。”为自己列一张感恩清单,可以让我们在渐渐平淡麻木的日子里,发现生活原本是如此丰厚而富有,它会让人乐观并满怀希望。
中外文学作品中有感恩情结的作品成千上万,但仅从上述挂一漏万的感恩名作中,也让我们在阅读中体味到浓浓的感恩思想,体味到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感恩=报恩”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感恩≠报恩”明显倾向中的中西文化差别。
学会感恩,就等于将上亿年的文明集于自身,学会感恩,天上天下又有什么可以有你的心相比。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有了需要我们感恩的人,成长之路上,或多或少被给予了各种各样的帮助,需要我们怀一颗真诚的心感谢,而那些造成我们失败的人和事,我们同样要感谢,他们的“恩”,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生活的真实,什么是精神力量的可贵,什么是我们要奋斗的,又是什么构成生活的意义,他们让我们学会“活着”……
感恩,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示意,一句谢谢,虽不是轰轰烈烈的痛哭失声,也不是长长久久的物质报答,但它所给予的并不渺小,是瞬间的欣慰,是永恒的感动,是大海深层的宝藏,是潘多拉之盒后的希望,没有虚伪,没有浮华,留下是一秒甚至几十年的由心而生的快乐,那填满灵魂的满足超越了一切!甚至是感恩的原因……
其实报恩只是感恩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可以是充分条件,但一定不是必要条件。做令人感激的事,它的起因一定不是为了一个不等方程“感恩=报恩”,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加人性化,为了使身边的人得到或大或小的乐事,所以,对于你我而言,切勿将感恩与报恩划等号。同样,我们所希望的感恩也一定不是在贬低和刺激别人的基础上获得的,他们同样有尊严,我们也应遵守做人的道德,要记住,也要懂得,我们的恩永远是自由平等的。
让我们勇敢而欣慰地将那不平等的公式抛弃,“恩”只等于心的交流,但我们的心中应永远盛开着感恩的奇葩,让灵魂跨入华堂,让幸福溢满空气,让命运的鬼脸换一个角度,感谢每一秒的改变,感恩,人类最真实的语言!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体会到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体会到别人为你付出的一颗爱心呢?很多人总是抱怨别人为自己做得不够多,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更多,而别人为他所做出的一切,他却似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人为自己的幸福而付出。记住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并充满感激地去回报别人,你将会得到更多的爱。不要以为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别人没有这个义务,我们也没有不付出就得到回报的权利。
善良的人总会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最后,我要用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并与大家共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恩要内化于心,报恩要外化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