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 戴光忠 杨军
摘要:对现行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同之处以及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对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制定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富硒产品;标准;硒含量
中图分类号:G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5-001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tandards of Selenium Content in Selenium-enriched Products
WANG Dan1,2,DAI Guang-zhong1,2,YANG Jun1,2,YANG Liang-zhe1,2,ZHANG Yang-yang1,2,CHENG Hao1,2
(1.Ge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Hubei Selenium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34,China;
2.Hubei Test Center of Seleniu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Wuhan 430034,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and conflicts of selenium content between the current national standards, industry standards and local standards are compared. Multipl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and integrating these standards.
Key words: selenium-rich products; standard; selenium content
硒(Se)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生物学界对硒的兴趣始于1934年,主要研究的是硒的毒性,1957年Schwars和Foltz确认硒具有动物营养作用之后,通过大量的科学实践,硒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人体必需元素,也是动物与聚硒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1-4]。
硒既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对生物也有毒性,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5]显示,2012年中国居民硒平均摄入量为44.6 μg/d,低于60 μg/d的推荐摄入量,通过富硒食品适当补硒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体缺硒问题,各种补硒食品应运而生,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蔬菜、富硒茶叶等食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各种富硒保健食品也陆续被开发上市。随着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标准化程度不高,作为核心的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不统一,很大一部分富硒农产品没有明确标明含硒量,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使得市场上的富硒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不少产品是在“卖概念”,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富硒产业的形象和声誉,严重影响了富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富硒产品相关标准现状
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制定了关于硒的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86项[6],地方标准124项,绝大部分标准为2000年之后制定。2010年之后发布的标准占到总标准数的78%[7]。国家和行业标准主要以硒的定性定量为主的检验方法标准,地方标准主要为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然而作为富硒产品核心标准的硒含量标准目前还很缺乏,各类富硒产品的硒含量标准也不统一,整体呈现出“散、乱、差”的特点。
1.1 富硒产品硒含量相关国家标准现状
1992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GB 13105-1991《食品中硒限量衛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中硒的最大允许限量标准,此标准适用于粮食、豆类及制品、蔬菜、水果、肉类、肾、鱼类、蛋类、乳类等食品(表1),但该标准被2005年颁布的GB 2762-2005所代替并废止。硒的限量规定于GB 2762-2012中被取消,2017年该标准被GB2762-2017[8]替代。
有关硒产品硒含量的国家标准有GB 28050-2011[9],规定要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标明高或富含硒元素达到如下要求,固体食品满足每100 g中硒含量≥30%NRV(即硒含量≥150 μg/kg),液态食品满足每100 mL中硒含量≥15%NRV(即硒含量≥75 μg/L);GB/T 22499-2008[10],规定富硒稻谷加工的大米检验结果硒含量在0.04~0.30 mg/kg,判定为富硒稻谷;以及GB8537-2008[11],最近发布了GB14880-2012[12],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包括富硒酵母、富硒食用菌粉、硒化卡拉胶、亚硒酸钠、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含量标准[13-17]。
整体来看,富硒产品硒含量各国家标准之间关联不紧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未给其他标准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
1.2 富硒产品硒含量相关行业标准现状
富硒产品硒含量相关行业标准目前较少,仅有农业行业标准2项,供销合作行业标准2项。NY 861-2004[18]规定了谷物及制品、豆类及制品、薯类制品中硒元素的限量为0.3 mg/kg,鲜薯类(甘薯、马铃薯)中硒元素的限量为0.1 mg/kg。NY/T 600-2002[19]规定富硒茶硒含量范围为0.25~4.00 mg/kg。GH/T 1090-2014[20]规定富硒茶硒含量范围为0.20~4.00 mg/kg。GH/T 1135-2017[21]规定富硒农产品的硒含量和硒代氨基酸(占比)指标见表2。总体来说,富硒产品硒含量行业标准涉及的品种范围不全,而且范围差异较大。
1.3 富硒产品硒含量相关地方标准现状
全国共有湖北、湖南、陕西、青海、江西、广西、河北、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了富硒产品相关标准。制定标准较多的省有湖南省59项,陕西省20项,青海省11项,湖北省8项,大多数为富硒农产品种植规程和富硒畜牧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目前,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制定比较全面的有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2/002-2014[22],该标准规定食品中总硒含量达到规定指标,且有机硒含量≥总硒80%的食品为富有机硒食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1061-2014[23],该标准规定非经外源添加,产品本身硒元素含量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为富硒农产品;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556-2012[24],该标准对富硒食品和富硒相关产品进行了定义;以及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566-2009[25]等。
2 富硒产品相关标准对比
对现行11个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表3),根据各标准的分类,细分为粮食类、豆类、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等20个大类。标准涉及到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江西省、安徽省[26]等5个地方标准,《富硒稻谷》《天然矿泉水》2个国家标准,《富硒茶》《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素限量》《富硒农产品》《富硒茶》等4个行业标准。通过系统地对比分析,探讨了各类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标准内容不统一
从覆盖范围来看,湖北省缺少中草药类、饮料类等硒含量指标;广西省缺少酒类、食品调料调味品类等硒含量指标;陕西省内脏类只对“肝、肾”的硒含量做出了规定;江西省缺少薯类、奶及奶制品、酒类、蜂蜜类等产品硒含量的指标。目前,湖北、广西、陕西、江西4个省份的地方标准是现行比较全面的,但是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各个地方的标准包含的内容均有不足。
从分类体系来看,以粮食类为例,湖北省分为大米、玉米、小麦、粮食加工品和其他黍类;广西省分为水稻、小麦、玉米及其加工品;陕西省分为大米、米制品、面粉、玉米糁、玉米面、玉米制品,江西省分为稻米及制品;行业标准《富硒农产品》直接概括为谷物类,并未进行细分。食用菌类也存在湖北省地方标准,将其归类为蔬菜类,而广西、陕西省以及《富硒农产品》将其与蔬菜类并列的情况。蔬菜类、水果类、肉类、水产类等均分类各异。以上原因致使现行标准杂乱无章,亟待统一。
2.2 分类程度不统一
在内容精度划分方面,湖北省、陕西省地方标准对水果制品、鲜奶及奶制品、蜂蜜及其制品等方面都进行了液态与固态的区分,分类方式较为细致。诸如此类的还有陕西省对食用油、食用菌的分类。
在质量等级划分方面,目前仅安徽省地方标准《富硒大米》和国家标准《富硒稻谷》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前者将富硒大米分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四个等级,后者将稻谷分为富硒稻谷、非富硒稻谷和含硒量超标稻谷三类。其他标准均未涉及硒含量等级划分,“含硒”与“富硒”概念混淆。
由此可见,尽管各个标准分类大体相似,但是其分类的精细程度相差很大。
2.3 分类表述不统一
各标准对相同产品的概述如“大米”和“稻米”,“鲜水果”、“鲜果”、“水果”和“鲜水果”,“果制品”和“水果制品”,“鲜活禽蛋”和“禽蛋”,“鲜奶及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蜂蜜及其制品”和“蜂产品”等类似概述应当进行统一,使标准更规范化。
2.4 相同产品硒含量范围差异较大
以大米为例,地方标准中湖北省富硒大米硒含量范围为0.20~0.50 mg/kg,广西省为0.15~0.50 mg/kg,陕西省为0.15~0.30 mg/kg,江西省为0.07~0.30 mg/kg,安徽省为 0.10~0.30 mg/kg。各省富硒大米的硒含量范围都有差异,湖北省最低限额是国家标准《富硒稻谷》含量(0.04~0.30 mg/kg)的5倍,江西省最低限额较低,为国家标准硒含量1.75倍。
此外,豆类、薯类、蔬菜类等也均有此类情况。可见现行的标准范围差异大,需要进行统一规范。
3 富硒產品相关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3.1.1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不完整 目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要以硒的检测方法标准为主,其次是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有关硒产品硒含量的标准较少,地方标准则以富硒农产品为主的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总体来说,各类富硒产品硒含量的标准尚且缺失,急需尽快完善。
3.1.2 现行标准的上限和下限有待调整 国家标准GB 13105-1991规定了食品中硒的最大允许限量,该标准是现行硒含量标准建立的基础,随着硒的限量在GB 2762-2012中被取消,现行硒含量标准上限应当随之进行改进。另一方面,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推荐成人硒的摄入量为60 μg/d,以国家标准GB/T 22499-2008为例,其规定富硒大米最低下限为0.04 mg/kg,则正常人每日摄入1.5 kg大米才能满足日常需要,这与实际生活不符,因此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下限也应当进行改进。
3.1.3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不统一 现行标准硒含量要求和含量范围设定相差较大,需要进行统一规范。不少地方标准以富硒土壤中的硒含量作为标准制定的依据,由于各地土壤中硒含量不同,致使富硒产品中硒含量指标的制定也受到了影响,使得现有标准范围参差不齐。硒含量标准应当以人体摄入量为基础结合地域硒的背景值综合得出的结果。
3.1.4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不精确 由于人体对硒的安全摄入量是一个范围,硒含量标准也应当有高限和低限两个值,一些标准例如国标GB 28050-2011中只对硒含量的最低限值进行了要求:固体食品中硒含量≥150 μg/kg,液态食品中硒含量≥75 μg/L,应当对硒含量范围的上限也进行规定。另外,大部分富硒产品标准有效区间内未按照硒含量划分富硒级别,也不利于富硒产品的定义,消费者无法对“含硒”和“富硒”产品进行区分,这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3.2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制定的探讨
3.2.1 尽快建立国家硒含量标准体系 制定总体规划,去除重复、交叉的内容,系统规划硒产业领域内标准化方向,提出富硒產品硒含量标准制定的基本准则,规范各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富硒产品国家标准,给各类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威的标准指引。
3.2.2 加强硒基础科学研究 如人体血硒含量的研究、富硒产品与慢性疾病方面的研究等,为硒形态方面的研究、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奠定科学基础。
3.2.3 统筹推进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建设,各地应当加强沟通 避免同种产品出现多个标准。尽快出台各类富硒产品相关硒含量标准,填补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空缺,推动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3.2.4 加强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现行标准管理机构人员缺乏硒专业技术,而专业技术人员又不精通法规标准的修订程序,若要加快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建设,打造一支硒标准研究梯队,建设硒标准制定修订专家人才库,已成为当务之急。
3.2.5 制定富硒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如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使富硒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同时加强硒含量检测标准和富硒食品标签标准的制定,使硒产品质量和营养保健效果得到保障,也将加快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制定的步伐。
4 结语
统一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迫在眉睫,在统一框架下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是推动中国富硒农业产业的关键。用标准规范富硒产业发展,中国急需加强富硒产品的标准化制定,早日形成硒产业国标,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乃至对外输出标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 勋,徐辉碧.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社出版社,1994.
[2] 陈元明.康必硒.微量元素硒与健康[M].武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3] 华 岩.硒·生命的营养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营养学报,2001,23(3):193-196.
[5]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朱发厅,薛 华,徐 然,等.硒产业标准化体系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14):30-34.
[7] 汪厚银,李 志,赵 镭.富硒产品相关标准的技术动态分析[J].标准科学,2014(11):28-34.
[8] 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9] 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S].
[10] GB/T22499-2008,富硒稻谷[S].
[11] GB86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S].
[12] 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S].
[13] GB1903.2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硒酵母[S].
[14] GB1903.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硒食用菌粉[S].
[15] GB1903.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硒化卡拉胶[S].
[16] GB190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亚硒酸钠[S].
[17] GB1903.1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
[18] NY 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S].
[19] NY 600-2002,富硒茶[S].
[20] GH/T 1090-2014,富硒茶[S].
[21] GH/T 1135-2017,富硒农产品[S].
[22] DBS 42/002-2014,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S].
[23] 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S].
[24] DB61/T556-2012,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S].
[25] DB36/T 566-2009,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S].
[26] DB34/T 847-2008,安徽省地方标准富硒大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