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华
摘 要: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忠县农业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向现代农业迈进过程中,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忠县为例,就基层农业推广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就如何加强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推广现状;对策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近几年忠县搭上了现代农业的快车道,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成效显著,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我县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推广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挑战与机遇并存,现有队伍的推广现状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突飞猛进。
一、基层农业推广现状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门领导认为农业推广可有可无,可以通过市场自身调节来发展。对目前农业推广机构存在的队伍不稳、保障措施不力、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不高、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较少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造成推广职能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延缓了新技术的推广速度。
2.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推广机构不健全,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等公益性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在2001年把原乡镇农业推广人员人财物下放乡镇政府管理后,政府随心所欲的抽调农业推广人员,导致农业推广专业人员大幅减少;加上部分退休、减员,无力承担农业推广的部分职能;人员老化,专业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农民全方位需求。
3.人员不能实现有序流动。机构改革下放乡镇管理后,由于人员不能实现有序流动,对一些长期不服从单位管理人员,单位感到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
4.新进推广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缺乏专业技能。2001年机构改革后,上级有关部门曾要求,五年内新进人员必须是农业或林业院校毕业才能进入农业推广队伍,而在实际操作中,完全把农业推广部门当作是随意安排人员的地方,这几年指导站、广播站、文化站只要有关系人员,均可进入。把真正农业院校毕业人员拒之门外,导致农业推广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5.农技队伍没有固定的试验田。凡是要搞试验,农技人员的主要工作不是安排试验方案,而是大部分精力就在找地块,往往今年在这个地方,明年由于农户不愿意,又只得换个地方,给试验工作带来极大难处。
6.推广手段不接地气。随着科技发展,农技推广手段也越来越多,电视网络短信都可以用上,但农民反映效果不好。由于年龄、文化的限制,网络、手机短信在农村受到很大限制,农忙时节又没时间看电视。2000年后,全县各乡广播站主要经营有线电视,传统的农村大喇叭和农户小喇叭全部撤掉,由于农技推广的时效性,原来只要发现什么问题,在乡里喇叭上一讲,农民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间都能听到,效果很好,现在就很难宣传了。
二、基层农业推广对策
1.提高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要保证农业推广体系人员整体素质,一是建立健全新进人员选拔制度,凡新进人员必须从农业院校招考,以确保队伍新鲜血液的专业素质;二是要求现有农业推广体系人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汲取的转变。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推广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书籍和杂志进行阅读,并且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定期开展的培训或讲座,对培训内容认真记录,通过反复阅读与思考的方式,保证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高。另外,推广人员还应当根据自身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针对性地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主题与同事展开交流。推广人员在保证对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水利、畜牧业知识有所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推广工作效率。三是对基层农业推广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村社干部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评议,对于自由散漫失职渎职人员,解除聘用手续,以确保农业推广队伍的战斗力。
2.增加财政投入,创新推广方式。在农业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业骨干人员的引领作用,积极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新办股份制农业企业。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财政投入,以确保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的推广作用。
3.立足农村实际,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当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农村实际,引导农民对区域特征或需求相符合的农业技术进行应用。 可通过问卷调查和下乡走访切实了解农民的需要,同時把实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结合起来,满足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需要,在技术推广中还要把技术实用化傻瓜化简单化,使农民一看就明白,这样才能使新技术在农村最快的转为现实生产力。
4.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推广农业技术。在利用现有传统方式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广方式,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种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在农业推广领域。针对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人员可以对微信、微博或其他移动终端的应用加以利用,以此为平台开展对农业政策和技术引领,确保推广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日新月异的农业新技术,对农业推广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立足传统的推广方式上,改进思维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完善农业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