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纽带,是供城市居民出行的基础交通设施。同时,城市道路对城市景观、城市环境有直接影响,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协调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化建设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各类城市道路的生态景观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以改善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环境。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交通设施,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使城市生态系统分割成多个部分,对道路周边的物种生存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长期的。当前,国内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道路景观的生态设计成为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所谓景观生态设计,就是可以实现道路与本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减少道路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景观设计方式。如今,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从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方面入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如何实现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城市道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提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一些思路。
一、车行道景观生态设计
车辆行驶速度快,通过效率高,车流量大是车行道的主要特点。因此,车行道景观的生态设计尤其独特之处。车行道景观属于自然景观,具有比较明显的自然景观特点,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较多,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属性。在设计车行道景观时,要充分结合观赏者所处的高速运动的环境合理设计生态景观。在此环境下,人(景观主体)对景观客体(景观的形状、大小、功能及其变化)的感受与和静态环境中的感受不同,此时,人对景观轮廓具有更强的认知感。例如,当车辆行驶速度达60 km/h时,坐在车辆中的人的视野范围为视37°,如果车辆行驶速度上升至80 km/h时,人的视野范围缩小到29°,也就是说,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不断提升,人的视觉焦点会不断向前推移,视野范围不断缩小。车辆行驶速度为60km/h时,150m是最佳的景观单元尺度,当车辆行驶速度为40 km/h时,100m是最佳的景观单元尺度。因此,在车行道景观生态设计中,要确保景观客体的形体连续,外观优美,节奏感、韵律感强,变化不能太复杂,有限选择大尺度景观绿化植物。植物应该具备四季常青、耐干旱、耐低温的特点,按照当地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要注重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道路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部分车行道沿线有野生动物出没,因此要设置野生动物通行区,使车辆和野生动物各行其道,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保护原生态景观,使当地生态系统获得延续和发展。
二、人行道景观生态设计
人行道的景观形式主要是街景型,设计目的是为行人营造优美的道路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與车行道景观截然相反,人行道景观设计中以小尺度景观为主,追求景观的丰富多变,遵循一条道路一种景观的原则,注重生物多样性,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性,体现人文价值。在人行道的景观生态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表达城市的人文精神,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为基本设计目标,进行人性化、个性化景观生态设计,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满足人们对道路使用的基本需求前提下,在设计人行道景观时,要赋予道路更加深刻的含义,可以参考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人行道设计,力求表达更加深远的意境,反映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例如,可以在人行道景观生态设计中采用四季分明的设计来提高道路景观的观赏性,可以将最能代表不同季节特点的植物和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构建四季分明的景观。人们可以选用代表春夏季节的海棠、紫薇等植物,合理搭配可以构建春夏繁花似锦的道路景观;在设计人行道景观时,还可以选用梅兰竹菊等植物,合理搭配,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道路景观。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使用绿色环保的景观材料。人行道的景观设计也不例外,在进行人行道景观生态设计时,要做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生态环保,还要在整个景观设计中体现生态环保理念,使人们在观赏人行道景观时能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例如,人行道景观设计中使用的各种绿色植物除了供人们观赏之外,还可以在植物上进行标识,在标识牌上介绍植物的名称、原产地、习性等知识,不仅可以体现地方特色,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帮助人们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三、高架桥景观生态设计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我国政府及民众对城市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而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架桥下部空间是理想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空间,这种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做法值得提倡。然而,高架桥下的特殊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往往会导致植物出现枯死、难以存活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高架桥景观生态设计时,设计者需要结合高架桥下的特殊环境,合理利用其空间,提出更加科学、更加生态的设计方案。目前,国内高架桥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是整体铺设简易绿化带,部分高架桥下部空间被开发成临时停车场,还有些高架桥下部空间成了无人管理的废弃空间。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高架桥下部空间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不利于人与空间的互动,影响到城市道路景观的观赏性、生态性。因此,设计者应该根据高架桥所在位置和环境条件,设计相应的空间景观,赋予桥下空间新的含义。例如,可以在高架桥下开展针对性的绿化,即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如光照、雨水充足的高架桥,可以选择种植海桐、八角金盘、爬行卫矛等耐粉尘、适阴性强的植物,在光照不充分的高架桥下,可以直接采用景观小品硬质铺装等能够体现本地特色的景观元素加以装饰,以获得更美观、更具观赏性的景观效果。在人流量较大的高架桥下空间应该将其打造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让民众可以在路途中小憩,将人的活动拓展到高架桥下的空间,充分体现休闲互动功能,从而打破高架桥下空间沉闷压抑的视觉感受。分布在高架桥两边的街区因为高架桥而重新连接起来,使得两边街区重新建立密切的联系。而很多高架桥下部空间是城市流浪人员的聚集地。针对这个问题,设计者可以在高架桥下适当设置一些比较隐蔽的空间,让城市流浪人员能够爆流一点隐私,在桥下有一个安身之所。这样一来,高架桥景观设计更能体现城市的人文精神,符合为人民服务、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设计宗旨,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结语
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城市道路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对象。而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设计者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所有道路景观设计者的共同追求。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重视道路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当然,人们需要明白,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城市道路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城市环境良性发展,人类才能生活在更加美好的环境中。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