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包装行业有7 家上市公司,其数量之多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前列,形成一个小团队,引得关注。现将它们的简况列表于下分别概述(排名不分先后)。
7 家上市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7 家上市公司产品为包装印刷、塑料包装、纸包装、金属包装、竹木包装和胶粘剂,除了玻璃包装外,几乎覆盖包装五大子行业,具有代表性。尽管它们在业务、起点、侧重点、拓展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但生产经营一直平稳发展、稳中有升、稳步渐进,无大起大落情况,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影响力,起着领先带头作用,如图1所示。2017 年7 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达178,2448 亿元,占全市包装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约1000 亿元的17.8%,显示举足轻重的地位。紫江企业、宝钢包装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0761 亿元、45,4636 亿元,是同类子行业中的佼佼者。
7 家上市公司市场意识较强,很早就跳出以政府为主导、依赖于行政计划调拨的计划经济模式,进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它们经营方式都是以销定产,直销为主,有的是直销与经销相结合。
为扩大再生产,做大做强包装主营业务,它们通过规范的募集资金渠道,相继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获得股票上市。上市最早是界龙实业,于1994 年2 月24 日上市,当时被称为农村第一股,上市最晚是顺灏股份,于2017 年10 月16 日上市。尽管上市时间有先后,运作有差异,但它们都很好地实行两条腿走路,实体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突出板块联动效应,通过股权转让与增资,使实体经营规模与资本经营规模同时扩大,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有效增长,加快企业发展。
7 家上市公司牢固树立创新理念,营造创新环境,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技术中心,组建研发团队,配置必备设施,从事设计、材料、装备、工艺、安全等方面研究与开发,并且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研发成果,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力和产业化水平。
7 家上市公司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能力负荷过载,继续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益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它们一方面把企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下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企业知名品牌,提升精致管理水平。比如康达新材料的“万达”商标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图1 生产经营稳中有升
7 家上市公司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实践中推动包装绿色进程。一是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尤其是VOCs 排放治理;二是在包装整个生命周期中推进包装减量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防止和杜绝有限资源的浪费;三是注重安全包装,发展健康食品包装、安全药品包装。
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本模式是企业经营活动必须予以关注的三大基本面。7 家上市公司不仅重视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提升,也关切资本模式的运行,从登报上市,企业步入资本市场开始,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强制性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业绩预告制度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保证企业内部稳定,以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上市既为企业带来社会资本,也逼着企业规范经营,证券交易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各家上市公司头上,惩戒违 规现象。因此,它们既尝到经营甜头,更懂得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的经营服务。
然而,对于整个上海包装产业来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表现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重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高新技术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进口依赖度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竞争现象未能得到遏制。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是促进包装产业适应现代化制造业发展要求,强化对国民经济支持地位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瓶颈”、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当前,包装产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转型发展着重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要推进从包装制造向包装创造、包装生产向包装服务、包装经营向经营包装方向发展。
包装产业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和态势较缓慢,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同质化现象严重,“小而散”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时有发生,良性、有序的竞争生态还未形成,尤其是缺乏创造力。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行业不断变革、持续向前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了创新才能实现创造。从包装制造向包装创造发展要抓几个方面:
一是以创意设计为源头、为抓手,加快产业与创意设计的融合,通过包装创意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能力,包装创意设计要从产品文化、企业文化、民族地域文化着手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包装的功能,通过提高包装设计水平,通过包装创意设计与生产力的密切结合,使包装创意设计走上产业化道路。
二是实行智能化制造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创新设计方式、生产工艺、技术工程等智能化制造,研制生产包装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推动产品品种增加和创造能力提升。重点发展绿色化、可复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加快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 中高端产品。
三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多样化的要求,增强为消费升级配套服务能力。通过包装创造丰富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主导产品优势,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驱动消费。
包装产业传统的经营方式是生产产品,等客上门,销售产品,经营方式单一、局限、无活力,即使有服务也仅是产品方面的服务,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包装生产转向包装服务,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包装是涵盖科技、经济、文化、市场、生活等方面的综合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交融的配套服务业,同时还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观察行业整体水平和城市综合购买力的窗口,因此包装服务是广泛的,涵盖面很大的。
其次是包装服务既要重源头,推动包装创意,提升设计研发水平,也要重视后道,提高后道整体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要为相关上下游服务,为产业链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民生活需求服务。
再次,包装服务具体实施,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导企业重塑生产方式与制造模式,重构与用户、市场之间的关系,拓展产业领域,延伸服务链,对接上下游产业与终端需求,引导企业由传统包装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动企业内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包装经营是单一的、单向的、被动的,顾客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趋于同质化,尚未完全跨入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经营包装是全面的、多向的、主动的,为顾客、市场提供包括设计、研发及后道延伸的整体服务,进入差异化,完全进入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遵循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经营包装运作模式,思路开阔,目光远大,勇于开拓进取,善于联络协调,搭接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实现多元化经营。经营包装能以大(规模)、小(灵活)、专(特色)、精(个性)、快(速度)取胜,尤其能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能够抢占发展方式的制高点、自主创产新的制高点、品牌服务的制高点、低碳环保的制高点,从而不断向差异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经营包装还表现在包装功能的完善和发展。包装原来两大基本功能:保护功能,为产品“保驾护航”,促销功能,为产品“锦上添花”,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当前包装新功能就是环保功能。随着社会对“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经营包装提供了机遇,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出路更加广阔,前景更加看好。
经营包装还可以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链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包装企业可以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模式和经验,提升自我学习、适应环境、整合资源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主动在发展定位、产业战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投资趋向、品牌建设、产品升级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大对研发、技术、品牌的投入,实施差异化发展,这不仅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和升级,也为实现多元化经营包装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企业已经“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拓展海外、布局海外,面向世界,迈出可喜的步伐,今后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走得更远,走得更坚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包装是为经济发展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由包装功能需求约定的特殊性服务业,根据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精神,在当今新时代、新业态下,包装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热爱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包装要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以此为奋斗目标。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