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开雄
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于2018年7月到8月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采取在生产企业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检学生服产品60批次,按明示标准检验合格率为77.8%,按GB/T 31888标准质量评估符合率为100%,总体合格率90%。
为切实履行学生服质量监管职能,充分掌握学生服质量状况,保障学生服质量安全,促进学生服产品提质增效,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于2018年7月到8月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采取在生产企业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检学生服产品60批次,按明示标准检验合格率为77.8%,按GB/T 31888标准质量评估符合率为100%,总体合格率90%。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纤维成分及含量、pH值、染色牢度等项目。
(一)产品概况。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统一着装上学成为普遍共识,校服管理工作随之启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直辖市,各级部门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校服的质量监督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地工作不平衡,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校服管理协调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市校服质量总体合格情况在90%以上,问题主要存在于成分含量与生产企业提供的不一致。学生服作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通过统一着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自律性、平等意识和团队精神,其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安全和学校教育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生产企业概况。目前,重庆市有校服生产企业30余家,年产校服约100万套,产值约2亿~3亿元,企业主要分布在江北、渝北、巴南、北碚、南岸、涪陵、九龙坡区、江津等区县。重庆无大型校服生产企业,中型企业有重庆市青于蓝服饰有限公司、重庆立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犇鑫服饰有限公司、重庆金迈郎服饰有限公司, 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服装厂,其余生产厂家均为小微型企业。由于生产企业规模不一,生产水平有高有低,生产设备时代跨度大等客观因素,导致我市学生服质量良莠不齐。
(三)抽检概况。本次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抽检区域涉及重庆市巴南、江津、渝中、丰都、涪陵、渝北、北碚、永川、南岸、江北、南川、铜梁、开州、云阳、大渡口等15个区县31家校服生产企业,覆盖了全市大部分地区,采取在生产企业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经企业检验合格或以任何方式表明合格的产品,包括夏装(T恤衫、衬衫、短裤、夏裤、短裙等)和秋冬装(运动装、春秋裤、秋冬装上衣棒球服等),共抽检学生服60批次,总体批次合格率为90%。
(一)检验项目及依据。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GB 18401”)与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GB 31701”)标准全项目检验;纤维含量、耐光色牢度、接缝强力、起球等按照明示标准检验。
当产品标注的产品标准明显不适用抽查产品或抽查产品未标注产品标准编号时,检验GB 18401与GB 31701标准全项目及纤维含量。
(二)判定要求。
1.有明示标准的产品按照GB 18401、GB 31701及相关明示标准进行判定。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验产品符合本次专项行动要求;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验产品不合格。
2.无明示标准的产品按照GB 18401、GB 31701及GB/T 29862标准进行判定。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验产品符合本次专项行动要求;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验产品不合格。
3.产品明示的产品质量等级与执行标准规定的等级不一致或等级缺项时,按执行标准的最低等级判定。
(三) 质量分析。
本次专项行动中共抽检学生服产品60批次,检验合格54批次,合格率90%,以下分析及合格率的统计均以本次专项活动总体检验结果为准。
1.按抽查区域批次合格率分类统计如表1和图1所示。从学生服企业分布看,渝中、渝北、巴南、南岸4区学生服企业相对集中,抽查批次较多。从学生服抽检合格率看,永川、渝中、南岸3区所属企业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5%、62.5%、60%。
表1 抽查区域批次合格率汇总表
图1 抽查区域批次合格率柱状图
2.按产品类型分类统计如表2和图2所示。按产品类型抽查合格率看,学生服产品夏装的合格率为95.1%,较秋冬装78.9%的合格率高出16.2个百分点。反映出秋冬装相对于夏装在pH值、染色牢度、纤维含量等指标上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夏季校服为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对面料纤维含量中棉纤维的要求有硬性指标(棉纤维含量标称值不低于35%),企业在采购面料的过程中对棉纤维的含量相对于秋冬装把控较好。
表2 按产品类型抽查批次合格率汇总表
图2 按产品类型抽查批次合格率柱状图
3.按不合格项目分类统计如表3和图3所示。从不合格项目分类统计图可以看出,本次专项行动中共有6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共有3项,分别为纤维成分含量、染色牢度和pH值,不合格项目中纤维含量不合格有4次,占不合格批次总体的66.7%。反映出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纤维含量和成分不够重视,从而导致纤维的成分及含量与标识不符合。
表3 不合格项目分类统计表
图3 按不合格项目分类统计柱状图
4.按产品明示执行标准分类统计如表4和图4所示。本次专项行动共有30批次学生服明示执行标准为GB/T 31888,占比为50%,较上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近年来学生服质量的引导及宣贯成效明显,企业主动提升产品质量的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企业能主动按GB/T 31888标准要求采购面料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表4 按产品明示执行标准分类统计汇总表
图4 按产品明示执行标准分类统计柱状图
(四)抽检项目分析
因学生服明示标准多而杂,对学生服的质量要求不一,所考核指标也不尽相同,在统计中无法判断每一项检验指标所涉及的明示标准检验项目的检验批次,指标的合格率无法作出明确判断,因此抽检中各项检验指标的统计分析均以学生服质量评估项目GB/T 31888为标准,评估学生服质量指标与GB/T 31888的符合率。本次质量评估项目主要包括GB/T 31888中规定的标识及标签和安全要求与内在质量。
从整体上看,学生服产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及耐久性标签缝制位置)不符合批次最多,本次专项行动共有30批次学生服明示执行标准为GB/T 31888,占比为50%; 其余30批次学生服无标识,没有明示执行GB/T 31888。
从单个指标来看,学生服产品的主要不符合项目有纤维含量、耐湿摩擦色牢度、pH值等。
1.纤维含量。纤维含量反映了纺织产品的材质属性,决定了纺织产品的服用性能与舒适程度。本次专项行动共有4批次纤维含量指标不符合,占总不符合批次的66.7%,是所有安全要求与内在质量指标中不符合率最高的指标。4批次均为非直接接触皮肤部分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与明示指标不符。 GB/T 31888标准中规定学生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在本次专项行动中直接接触皮肤类的学生服纤维成分及含量均符合GB/T 31888标准要求。这说明在学生服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职能部门、生产企业以及使用单位都很重视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纤维成分及含量的指标,在产品原料环节把关比较严。
2.染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和穿着美观。
本次专项行动中有1批次耐湿摩擦色牢度不符合,占总不符合批次的16.7%,不合格产品为深蓝色夏装。染色牢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与染料、制剂的选择和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有关。
3.pH值。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时,有利于保护人体皮肤的表面平衡,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易使皮肤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根据GB 18401标准规定,婴幼儿服装产品的pH值应达到A类要求,即4.0~7.5;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pH值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即4.0~8.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其pH值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即4.0~9.0。
本次专项行动中有1批次学生服pH值指标不符合,占总不符合批次的16.7%,表现为pH值偏碱性,超出标准范围。面料未严格按照工艺条件进行中和处理或中和处理不充分,都有可能会引起产品偏酸性或偏碱性(本次专项行动中不符合表现为偏碱性),从而导致pH值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一)企业生产建议。生产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熟悉相关学生服标准,尤其在采购原辅材料时要严格把关,对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和记录,保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按照合同要求及明示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并执行好出厂检验制度。
(二)教育机构采购建议。教育机构在采购校服时,一是要选择质量保证能力强、信誉度高的企业,并将产品的质量要求列入合同中,如执行标准、产品等级、安全类别、纤维成分等技术指标,以便于验货时有据可查。二是要做好学生服进校检查验收及记录工作,验明并留存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确认产品标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同时随机抽取样品,开具学校送检介绍信,委托国家质检中心(重庆)对学生服进行免费检验,防止“问题校服”流入学校,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
(三)消费建议。学生及家长在使用学生服之前,应仔细查看标识及型号,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服装,穿戴前先行水洗,以减少面料上残留的甲醛或染料浮色对人体皮肤的影响。
(四)监管工作建议。
1.加大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加强学生服原料把关、质量管控、质量标识等方面的日常监督检查,在关键节点(校服生产企业)、关键环节(原辅材料进货)、关键指标(安全性理化指标)上加大检查力度,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控制。
2.深化学生服质量评估专项行动。建立学生服质量监测机制,针对重点安全性指标、易出现质量问题指标、经济发达程度、生产企业及学校数量分布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评估专项行动,以点带面掌握学生服质量变化情况,增强专项行动的有效性,形成监测学生服质量的长效机制。
3.继续做好对学生服生产企业帮扶的力度。加大对学生服各类标准的宣传讲解,用标准引领学生服质量提升,鼓励学生服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效应,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支持,以管理保质量,以质量促效益。
4.进一步完善学生服的“免费送检”工作。对重庆市辖区内中、小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学校开具送检证明(介绍信),送检的样品实行免费检验,确保学生服质量双保险。
5.完善学生服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学生服质量安全查询平台。企业将二维码电子报告附在产品包装上随货同行,让学校老师和家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直接查验学生服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