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方丽
杨庆祥将1980年代至今的时代定义为“新伤痕时代”,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他指出不同于“文革”时代的伤痕,新伤痕时代的伤害性是“隐性的、不具体的、软绵的”,是每个中国人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都有可能遭受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的内伤。无论杨庆祥的论述及结论是否合理,他的“新伤痕”理念至少为理解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也成为理解刘川及其诗作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在某种程度上,刘川诗歌中的世界伤痕累累,当生活将个体生命抽打得遍体鳞伤,他试图用爱去修复每一道伤口,而简练的语言和看似戏谑的态度让他诗中的爱不至于浓腻、伤痕也不至于狰狞。刘川并不过分重视诗歌的形式,但其诗歌关照个体精神以及时代伤痕,抵达了一定的精神高度。精神高度或内涵深度正是刘川看重的诗歌本质标准。杨庆祥理性地审视这个时代,刘川则感性地记录这个时代,经由诗人之眼、诗人之心、诗人之口,他笔下的伤痕被抹上了刘川的色彩:“大道至简”却山止川行,成为时代病的解忧之作。
刘川长于书写琐碎和日常,这一点已成为共识,而对于如何重新认识这些被忽视的日常与经验,刘川的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凌乱的伤痕映入眼帘,每一道伤痕都有一个值得被关注的故事。更多时候,刘川扮演的是一个发现者的角色,通过无处不在的伤痕,他合理逆推并发现时代的疑难杂症。值得注意的是,刘川似乎有意止步于此,他的诗歌展现了众多“时代病”,却鲜有对症的处方。刘川将诗歌视为一种人本位的艺术,他说:“人本中不仅包含着最基本的人性关怀和道德坚守,还应该包含对人的精神、情感及肉体三个方面的深切尊重和深刻挖掘。”他的诗歌重点在于对人的尊重、挖掘和呈现,而不在于改变,因此不难理解他对时代病处方的有意忽视。西方16世纪的人体解剖学撼动了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整个时代思想的解放,刘川在思想层面对个体精神的解剖则触及了当下时代精神的种种病症。在刘川这里,“时代病”是对人性挖掘过程中的必然收获,这个收获拓展了他诗歌的体积和容量,与其纵深的思想一同构成了刘川充盈而有分量的诗歌世界。
刘川首先发现了一个患有“空虚症”的时代。童年的院子已经成为其诗歌的重要隐喻,他说:“如果真的有一块标记世界中心的石头,那么它一定竖立在我童年院子的中心。”这个集时空于一体的处所,是其精神领域的中心地带。童年的院子像一个光源照亮了刘川精神世界的四面八方,由于其精神世界并非空无一物,反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凸起与障碍物,因此产生了相应的暗影。城市生活是凸起之一,院子的光照亮了城市生活,也投射出了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生活于城市,刘川面对的是行尸走肉般的人群,但他“大大方方站进/行尸走肉般的人群里/和这些/重复相似毫无各自特征的肉碑/并排站在一起”(《站立》)。市民们丧失了各自的主体性,因而毫无特征的众人像一块块并立的墓碑。诗人发现了肉体之下个体空虚的灵魂,他们是一群百无聊赖的闲人。当他“用力拨开本城/八百二十五万零七千只人头/挤进里面/看他们正围观的/是哪一只蚂蚁”(《沈阳闲人》)时,便完成了对自我空虚的指认,他察觉到自己已经被空虚的人群所感染,因为围观正是空虚的重要表征。这群沈阳的闲人与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并无二致,他们同样拥有空虚的精神与麻木的心灵。在出发点上,刘川与鲁迅之间的差别则清晰可辨。刘川书写城市的空虚旨在展现时代的病症,而一般认为鲁迅站在批判国民性的角度书写看客的麻木和空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将刘川式的“讽刺辛辣”视为对鲁迅杂文风骨的继承的评论并不贴切,因为在刘川的诗中,针砭时弊之作不多,并且他的讽刺并不辛辣。刘川讽刺之诗的重点不在讽刺时代之弊、人之虚空,而在于展现宏大的时代中个体之必然命运。在《刘川诗选》的后记中,他说:“惟慈悲于内,始终不稍离。有时,看众生之苦,执笔难成一字,已满面是泪也,能否以余一人之身替之?”刘川写时代的“空虚症”立足点始终是人,一如诗歌《烟乡》中所言:“每次抽烟/我都问一下/手里的烟卷/喂,里面/有人吗。”香烟对当代社会的意义绝不会因“吸烟有害健康”式的口号而被抹杀。在极端发展主义的主导下,社会正畸形地前进,因此即使排除国家税收的影响,香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难以被健康论者彻底否决。这是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时代,焦虑、抑郁多为个体遭时代挤压所致,而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却能刺激中枢神经,起到提神、减压之用。可以说,香烟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至上的社会具有潜在的关联。刘川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且让香烟成了解忧时代“空虚症”的重要物品。《烟民老刘》便是一首解忧之诗:
从楼上往下看
天啊
下边全是人头
厚厚一层
像装满了的烟缸一样
太多太多了
他本想往下
扔一个烟头的
结果没扔
楼下密集的人群强化着诗人的空虚之感,他以烟民自居,手指间具体可感的烟头于是成为空虚中唯一真实的物品。“老刘”之所以拒绝往下扔一个烟头,更多的可能还是因为他拒绝将这唯一的真实扔进无边的空虚之中。香烟于是成了对抗空虚之物,与治疗不同,对抗没有主动干预或者改变的意义。刘川无力治疗时代的空虚症,他能做的只是一个记录者,记录之余,在自己的诗歌王国里对抗空虚,反抗虚无。
当童年美好的记忆与现实世界不断碰撞,“人际关系、婚姻、打工的薪水”等等共同构成诗人挣扎其中的命运,孤独感便油然而生。当然,刘川诗中的孤独具有更宽泛的所指,与“空虚症”一样,他记录了由个人到群体再到时代不断蔓延、互相作用的“孤独症”。拥挤的人群是刘川诗中的常见意象:“满城的人/天啊,他们正主动/蜂拥到这面铁篦子上来”(《忙忙碌碌的大城市》),“此时此刻/有无数的人/在并排、笔直、匀速/平行地走”(《平行的人》),“我真怕/滚滚人流/太汹涌/一下子把他们/冲走了”(《白大褂》),“每天我上街/看见熙熙攘攘的无数人”(《经纬》),“此刻、此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人群聚集”(《沈阳:人这样多》),“大街上,满是人头/拥挤着向前/就像黑压压的泥石流”(《泥石流》)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些诗中,诗人始终孤身一人,与人群有着天然的隔绝之感,殊不知在他人看来,诗人同样是组成“人海”的分子之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历来为文学的重要表现领域,叶圣陶小说《隔膜》中那种孤独无助和互无意义的存在真相,在刘川的诗歌中被极致呈现。
往东/是人/往西/是人/往南/是人/往北/是人/到处都是人,密密麻麻的//为什么我站在人群中间/却常感觉,身处/无人的荒漠
这首《大城市》构建了一个以诗人为中心的人群图谱,在人群的围堵中,诗人经验到的是漠然与孤独,于是产生了“身处无人的荒漠”之感。拥挤嘈杂的人群与诗人内心的荒凉之感形成对比,在这个一对多的结构里,个体的渺小与孤绝被无限放大。第二节的发问没有具体对象,因为诗人不知道这种疑惑谁能解答,自我和人群在某种程度上都陷入了失语之境。人群熙熙攘攘、嘈杂不堪,诗人无法听清他人的言论,人群也无法接受诗人的信息,语言上的隔膜首先出现了。抽象的人群与具象的个体本身就缺乏理解的媒介,更何况是在各奔前程的“大街上”。基于以上两点,人群成了刘川表现时代孤独症的重要意象。另一个借以展示孤独症意象或者主题的是婚姻。《一对夫妻》中,诗人将婚姻视为拴住双方的铁链,《结婚证》将婚姻解构成一个个钢印,《肉体》反思婚姻中贞洁与肉体的关系,《三八节》将家视为结婚证在现代婚姻中,由结婚证所赋予的合法性正日渐瓦解,夫妻之间的隔膜不断加深,诗人反思的正是这种合法性。靠结婚证捆绑、维系的婚姻强化了个体的孤独感,而这已经成为时代的通病。经由刘川的诗,我们发现回到家庭是婚姻带来的孤独,走向街道是人群给予的孤独,回归内心则是存在本质的孤独,他用自我、婚姻与人群重新注释了这个时代的孤独症。2014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泰戈尔诗选》,书名颇值得玩味,它让孤独与狂欢彼此勾连,并分享着相似的本质。对刘川而言,唯有诗歌能承载其恣意的狂欢。不同于巴赫金论述的狂欢,刘川的狂欢没有反抗霸权、建立自由民主世界的理想色彩,他以诗狂欢,完成了一次次孤独的旅途。
刘川并未对时代的空虚症和孤独症大加讨伐,他认为空虚和孤独任何人都无可避免,因此当他发现个体精神将永远与这两种“病症”纠缠尤其是发现时代也患上此症时,出现的便是恻隐之心和包容之举。与此相反,在他看来,膨胀的欲望是时代精神的毒瘤,不得不加以警惕。记录疯狂地追逐名牌(《人们身上全是名牌》、《价签》)、谋求权力和利益(《画皮》、《那么多男女》)的人们时,刘川曝光了物质、权力和利益的毒瘤,此三者正不断逼近这个时代最后的底线。同样他无法给出解决的对策,或许他曾寄希望于个体精神的自洁,具体的方式就是阅读以提升精神层次,但当他发现当下书本的秘密之后,便只剩下坚定的嘲讽和批判:
本国/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不信你看////出版的书/越来越多/就能保证/这些书都被读了吗//当然能,不信你看——/造纸厂和废品收购站/回收的旧书/越来越多
——《书》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由于他们不能公平地分享“改革红利”,同时因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刘川在中国转型期从农村走向城市,他对农民工有着更具体的理解和同情。《六月雪》为一具尸体无人认领的农民工鸣冤——“我又能说什么,今晚不写诗了/撕掉这一章洁白洁白的纸/并把这些细碎至极的纸屑扬出窗外/看啊,六月飞雪,六月飞雪”。面对农民工的死亡,诗人发现了诗歌的无用,将悲愤化为细碎的纸屑,试图将农民工的冤屈昭告天下,然而细碎至极的纸屑终究不是六月雪,沉重的哀痛由此而来。诗人痛心农民工之死、斥责肇事人之无良、鞭挞世人之冷漠、自疚个人之无力,生命成为贯穿诗歌的凄凉线索。另一首诗《马二》从反思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民工以及城乡对立的文化结构。诗中的马二在工地上失去了一条腿,沦为瘸子马二,但每当他经过这个著名的富豪别墅区,他“都无比自豪/指点着对身边的人说/老子的一条腿/已经插在里面了/就差/这一条了”。刘川用极简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马二,作为意外残疾的农民工,他身处不幸中的乐观令人敬重,更让人痛心,但他的乐观却包含着对富豪别墅这类象征金钱、地位之物的臣服,因此无比自豪。刘川捕捉到了当下中国社会尖锐城乡矛盾以及其中隐含的贫富对立,从马二的自豪反应来看,他显然认同城市的生活,而他的认同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城市优于农村,因为在他们看来城市与财富之间可以画上等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实在”的空间地域还是“虚在”的精神世界,中国农村正被城市蚕食鲸吞,城市的主导地位早已无可动摇。作为隐喻,“富豪别墅区”是马二残疾的原因也是其自豪感的来源,马二对“富豪别墅区”的依附象征着农民工对城市的从属地位。刘川所写,就是深入农民工的内心世界,体恤他们的艰辛和不易,同时反思这种不科学的城乡观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贫富差距。《一到阴天我就会想起矿工》这首诗不是典型书写农民工的作品,但诗人由农民工所触动的恻隐之心成了诗歌的核心。在诗人看来,阴天的乌云就像巨大的煤层,他每日像顶着一个煤矿上下班,像一个“不幸被埋在井下的矿工”。刘川的细腻和敏感可见于此中,不幸的矿工已成为其精神深处挥之不去的隐痛,只有心中有爱之人才能被他人的不幸牵动。在刘川诗中,农民工群体因为遭受的众多苦难、不幸,而成了刘川灵魂深处的炼狱之所。
我该如何向佛祖忏悔——/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看没了头,它居然还能/拼命地飞一阵子/为此,我今天一边流泪/一边看着满大街的人/他们一个个就像这样从不思考/没有头脑、没有感受、没有思维/拼命地走一辈子/仿佛我八岁时伤害的那些蜻蜓托生的
——《忏悔》
火车像一只苞米
剥开铁皮
里面是一排排座位
我想像搓掉饱满的苞米粒一样
把一排排座位上的人
从火车上脱离下来
剩下的火车
一节节堆放在城郊
而我收获的这些人
多么零散地散落在
通往新城市的铁轨上
我该怎么把他们带回到田野
刘川相信“大道至简,赖此通天”,因此他始终致力于用简洁的口语传达朴素的情感,书写鲜活的经验,记录真实的时代,即使在公认的转型之前亦是如此。在所有的记录、揭示和批判之后,在时代的病症和新的伤痕之前,对于这个并不完美的时代,刘川的爱山止川行,成为解忧时代病的温暖之源。
注释
:①2017年6月,《南方论坛》设专栏讨论,其中刊登了杨庆祥的文章《“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
②杨庆祥、魏冰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和“爱”了——“新伤痕文学”对话》,《当代文坛》2018年第1期。
③刘川在《观念写作的误区》中写道:“诗必须有终极指向,精神高度。诗歌不是形式是内涵;不是语言是智慧。”参见《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8月号。
④刘川:《角色与本色》,《诗刊》(下半月刊)2008年5月号。
⑤刘川:《我的生活与诗歌——以蚕为坐标》,《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6月号。
⑥本文中所选诗歌无特殊说明均选自《刘川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作为一本最新的诗选,本书基本涵盖了刘川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另,本文论及的诗歌所标注的创作时间均按照诗集中的时间进行标注,文中未标注代表诗集中没有标注。
⑦芦苇岸在《从被现实“倒逼”到希望抵达的“光明顶”——刘川诗歌评论》中说:“我看来,刘川的诗歌继承了鲁迅杂文的风骨,针砭时弊、嬉笑怒骂,看似随意得不怎么用力的嘻哈行为,却自成纯正特色。”参见《海燕》2014年第4期。
⑧刘川:《如实招来(代诗人简历)》,《刘川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246页。
⑨刘川:《我的生活与诗歌——以蚕为坐标》,《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6月号。
⑩书名其实借鉴了台湾歌手阿桑代表作《叶子》中的一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