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

2018-11-10 07:02杨安然
科技视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公路

杨安然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公路养护项目也日益增多。对于公路养护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可有效节约资源的一种可行性养护方式,在很多公路养护项目中被应用。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冷再生技术对其进行养护,对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且从原路面的处理、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公路;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中图分类号: U4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7-015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7.076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s are increasing, and the road maintenance projects are also increasing. There are many ways to maintain roads, and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feasible maintenance method with low cost and effective resource saving. It is applied in many road maintenance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combines engineering examples, adopts cold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to maintain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and from the original road surface treatment, mix design, mixture mixing, transportation, paving, roll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such as joint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Highway;Conservation;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1 工程概况

某省道K395-K405段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路线全长10km,公路等级为二级,路基宽12m,原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加,加之运输重型车辆大量增加,该路段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纵、横向裂缝及坑槽,结构强度下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经勘察,原水稳基层大部分已破碎,路面强度严重不足,经综合比选,决定采用就地冷再生水稳基层方案。先将老路原沥青路面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就地冷再生(再生厚度25cm),再加铺下封层+沥青碎石混凝土。该工程2016年6月1日开工,2016年9月30日全部完工,总工期122日历天。本工程为大中修项目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恢复公路原有的使用功能,提交交通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行车舒适性,维持原有公路的线性。

2 冷再生技术的特点

冷再生技术就是利用冷再生装置,在施工的时候,先破碎旧路面,在将旧路面进行回收,加入一些新的混合材料,再对其进行施工。冷再生技术具有污染少,节约资源等特点。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减少废旧路面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减少新路面铺设所用材料,在公路改扩建或养护工程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同时,冷再生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等特点,可有效的节约成本30%左右,并且可以缩短工期50%以上,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施工流程简单,降低了对交通的干扰,对于交通量大或道路窄的路段特别适用。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场施工

3.1 原路面处理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指对原有的路面采用冷再生机械全部挖翻,收集废料,再投入到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因此,对于原路面的处理,是采用机械对其进行开挖,开挖后应该对底基进行整平。对老路进行铣刨和拌和, 同时要保证再生机械连续不断、均匀缓慢地进行。并且,由于再生设备的宽度相对于路面来说较小的原因,施工时应该分段、分幅地来进行施工。

3.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就地冷再生成败的关键也是就地冷再生技术的非常重要一环,首先,对其进行提取实验在老路冷再生深度范围内取样,准确掌握其材料组成情况和级配,再根据级配的曲线范围进行掺配水泥和集料,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一段的水泥和集料的掺配量,试验室通过4%、4.5%、5%的水泥含量进行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经多次试验,最终确定水泥剂量为4.5%。为了减少干缩裂缝,应严格的控制水泥剂量,一般不超过4.5%,当强度不满足要求时,调整骨料级配曲线。

3.3 拌和混合料

拌合混合料的时候要求搅拌站严格遵守配比规定,按照实验室的筛选结果对不同原料的使用比例进行调配,待监理批复之后才能正式开始搅拌工作;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用水量的多少进行有效把握,保持用水的最佳数量,在额外添加2%以内的水分,保证混合料在经过碾压成型过程后依然保持表层湿润; 在施工操作现场安排专门负责人员检查输送材料的器具,保证混合料处于均匀状态; 要对混合料中水泥的剂量做好实时监测和调整,定期对材料总耗量进行统计,便于对各种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要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潮、防水工作。

3.4 混合料运输

在对混合材料进行运输的环节中,最好选择可以承受荷载较大的运输自卸车,保证车况的稳定; 需要保证装载混合料的运输车整洁、干净、没有杂物; 在对运输车辆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拌合和摊铺的操作要求。最后,应尽快将拌和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3.5 摊铺施工作业前准备

在对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基层边缘厚度做好控制,通过控制线支架对标高进行合理的控制的同时,摊铺之前,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理,并且通过恰当的洒水以来进行保湿。在进行下基层表面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喷洒适当的水泥净浆,然后再对其按水泥质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 1~1. 5kg/m2。不具备条件时也可用先撒布水泥之后洒水的方式。在对现场进行摊铺作业时,宜采用2 台摊铺机梯队进行,当单台大功率摊铺机抗离析效果较好时,也可将施工操作换为单机全断面摊铺方式。在双机梯队作业施工过程中,一般需选择2 台前后之间在5~10m这样一个距离且型号相同的摊铺机 ,对于前后两台摊铺机而言,分别采用的是路侧钢丝以及设在导梁管控路面高程跟滑靴控制厚度和高程。对于路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摊铺施工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需要提前做好测试,为在试铺时能够提炼出相关参数数据,保证拌和时间、集料用量、集料级配、压实次数、松铺厚度、摊铺速度及压实工艺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对其试铺应选择100~200m 距离作为试验段。为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摊铺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调整与配合。

3.6 水稳碎石基层现场摊铺及碾压

连续大面积现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试验段总结出的各种数据进行施工。摊铺机进行施工时,需要保证速度,确保螺旋、料斗、刮板得到良好控制,为了保证材料润滑,需要在相应部位涂抹隔离剂,避免混合料出现黏结。施工连续性非常重要,没有特殊情况不准停机,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调整好混合料产量、摊铺厚度宽度,确保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摊铺效果。在混合料摊铺以及修整完成后,压路机应当紧跟摊铺机之后,对其进行及时的碾压。

3.7 施工接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必须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中间不能中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施工中断2 小时以上的情况,需要合理设置横缝。需要保证横缝垂直于路面车道中心线的位置,保证接缝断面竖直向前,完成碾压操作后,静置一夜,于次日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从接缝处开始摊铺,压路机应该沿着前一天压实的地方,前后反复压实,确保压实的质量。

4 总结

在公路养护中,冷再生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来进行,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桂霞.浅析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3(03):70.

[2]孔国永,王法亮.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7):78-81.

[3]黄森信.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13):325+ 389.

[4]张浩.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3(20):126-127.

[5]张兆兵.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视界,2015(13):268-269.

[6]王婷婷.公路瀝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7]李青芳,王淑妹.建筑材料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7(03):205-209.

[8]项斌.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2):98-100.

[9]宋健民,白鹏飞,管晓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建模分析[J].公路工程,2017(03):40-44+51.

猜你喜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道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