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文脉下的铁路文化园研究

2018-11-10 08:01李帅王艳想苏金乐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李帅 王艳想 苏金乐

摘 要:针对城市中的废弃铁路所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对国内外废弃铁路景观改造优秀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景观设计及工业遗产保护的角度去认识废弃铁路遗留下来的文化景观。对城市中的废弃铁路进行元素的保留、提取、更新、再现,通过景观设计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形成具有一定辨识度和历史场所感的铁路文化园。最后以兰考陇海铁路兰坝支线铁路文化园建设为例,基于城市文脉传承视角下浅析城市废弃铁路的更新与再利用。

关键词:城市文脉;景观设计;废弃铁路;铁路文化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8.019

Abstract:Faced with some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abandoned railways in cities,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and studying excellent cas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bandoned railway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it was proposed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left by abandoned railw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tain, extract, update, and reproduce the site elements, and strengthen the site and landscape as a specific cultural carrier through new design, form a spac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recognition and a sense of historical place.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nba Railway Branch Cultural Park of Longhai Railwa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view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newal and reuse of urban abandoned railways.

Key words:urban context; landscape design; abandoned railway; railway culture park

近代鐵路的建设无疑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交通变革,铁路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825年英国第一条铁路诞生至今,经过了蒸汽时代、内燃与电气时代、高铁时代,铁路见证了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整个过程[1]。铁路因其建造年代、过程、环境、用途等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规格、不同性质的铁路[2]。铁路见证了一座城市兴衰荣辱,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渐渐地形成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形或无形的遗产[3]。一座城市的文化遗迹或历史景观,往往是城市的个性灵魂所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4]。由于交通方式的转变而日益增多的城市废弃铁路,全面拆除或重新利用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2]。秉承着场所精神和延续城市文脉的理念,将城市之中的废弃铁路区域建设成为铁路文化游园,既保留了场地时代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

1 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园设计概述

国外开始普遍重视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改造设计,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黎绿荫步道[5]、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6]、德国柏林Südgelande自然公园[7]等是废弃铁路改造成功的案例[2]。我国是一个铁路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但在铁路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经验尚浅[3]。90年代滇越铁路改造,开启了我国铁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先河。并由此带动了广东中山岐江公园[8]、厦门铁路文化公园[9]、天津陈塘庄旧铁路改造等优秀案例。铁路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铁路文化遗产不仅指单一的某条铁轨线路或牵引机车,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包括铁路本体构成要素、相关配套设施以及铁路沿线自然风光、社会历史、人情风貌等构成要素[2]。我国普遍强调工业遗产地域特色认同及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但在地域特色传承方法和传承手段上研究较少[10]。基于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园设计,从铁路文化园的区域定位、铁路遗产与周边关系及特色、文化元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归纳。利用铁路文化符号,并将其作为园区建设的文化主题,依托废弃铁路场地人文与自然资源,融历史与记忆与景观设计之中[11],是铁路文化与城市文脉传承的纽带。

2 兰考东坝头铁路文化园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兰坝铁路,是兰考黄河防汛专用铁路线,建国初期对于黄河安澜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1952年、1958年毛主席两次乘坐专列来到兰考东坝头视察黄河[12]。随着防汛功能的减弱,兰坝支线最终被废弃,成为兰考历史的见证者。兰坝支线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某种程度上承载了兰考人民往昔的记忆。兰考县委县政府为展示伟人踪迹、展现兰考黄河安澜文化提出开发利用兰坝支线、打造东坝头特色风景游览区的构想。基于此背景下,兰坝支线铁路文化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兰坝支线位于东坝头黄河岸边,自东坝头沿黄河岸边改造利用1.04 km兰坝支线(单轨)。整合东坝头旅游资源,利用废弃兰坝支线,串联起东坝头黄河沿线自然与人文景观,打造以蒸汽小火车为主题的铁路文化游园。

2.2 东坝头遗址现状

兰坝支线自陇海铁路兰考火车站西分轨到达兰考东坝头黄河岸边,内有三股道,全长15.9 km,是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治黄文化的废弃铁路线。兰坝支线修建于1950年4月,翌年5月建成通车,兰坝支线在历年的黄河防汛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3]。后来随着黄河地方治理的日益加强,兰坝支线的防汛功能也渐渐弱化,火车轨道最终被废置不用,有的铁轨裸露在地面上,而有的铁轨则深埋在土层中。

经过实地检查测量,目前保存完好的大约有4.5 km,为东坝头至百花公园一段。其终点站所在地为原兰考黄河河务局场院旧址,据《兰考黄河志》记载,兰考黄河河务局场院始建于民国1924年,守护着全长1 513 m的兰考东坝头险工段,目前保存完好的建筑有43栋,多为一层联排老式住宅,其中有2栋办公楼(图1)。

2.3 场地人文历史

东坝头古称铜瓦厢,据统计,自公元1171年(金大定十一年),黄河在阳武县(今原阳县西)王村决口改道流经兰考,到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在东坝头决口泛滥达143次之多,其中大的改道8次。800年来,黄河在兰考留下了数不清的足迹,黄河水患给兰考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但是也锻造了兰考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与此同时在兰考东坝头形成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壮美景观。

1952年毛主席亲临东坝头视察黄河,面对奔腾而来的黄河水,毛主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8年毛主席再次来到东坝头视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1978年,兰考人民为纪念毛主席两次来兰考视察黄河,在东坝头黄河大堤处修建了一座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同年7月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县主持工作,他带领全县人民治理因黄河决口而造成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大灾害,14号垛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焦裕禄精神教学基地。东坝头拥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风光秀丽,已成为兰考的后花园(图2)。

3 兰坝支线景观改造原则与理念

3.1 地域文化传承原则

地域文脉指城市的文化记忆、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和城市形态,它是一座城市特定时期所积累下来的历史产物,具有一定的特质性[14]。要把铁路遗迹看作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作为历史片段保留下来,在更新改造设计中融入城市文化。

3.2 场所精神保护原则

废弃铁路涵盖着大量本土居民生活的记忆,在建设改造过程中,对场地中原有构筑物进行保护,避免全部抹杀而丢失场地原有的场所精神。通过隐喻、象征的表现手法,将历史氛围、时代个性、铁路符号、场景记忆等加以景观化处理和表现,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铁路情愫和美好回忆[14]。

3.3 工业遗产保护原则

废弃铁路属于工业遗产当中的交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关键构成要素。铁路废弃地更新改造过程中保留存在的旧火车站、车头、机箱、铁轨、枕木、信号灯、火车转向架、月台等铁路元素。无论是从社会、历史、建筑、审美还是技术层面都对人类有着重要的记忆与价值。

3.4 生态设计原则

对于敏感脆弱的城市铁路废弃地,采用生态恢复的手段,对原有场地进行生态修复性和完善性设计,对铁路景观空间进行生态修复。选取低维护成本的植被,对场地的原有生物保留多于重塑。

4 兰考兰坝支线铁路文化园设计

兰考兰坝支线铁路文化园的设计以(时光记忆)文化为主题,改造利用废弃兰坝支线串联起东坝头兰考河务局机关旧址、东坝头险工观景台、东坝头火车站、毛主席纪念亭、黄河湿地等沿线各自然与人文景观。它把原来的东坝头废弃兰坝支线区域建成了一个集铁路文化展示、兰考黄河文化展示、主题民宿、生态保育等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并拥有了一个主题——兰考兰坝支线铁路文化园。根据带状场地特点,依据不同区段的优势资源进行区域的划分,使得每个区域都有自己鲜明的功能特色,同时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打造,形成整体统一的风格。共划分出了3个相互协调又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民宿生活区、火车游览区、滨河景观带(图3)。

4.1 民宿生活区

民宿生活区位于兰坝支线的终点处,由原兰考黄河河务局场院改建而来,占地面积24 001.2 m2。场院旧址保存较好的建筑共有43栋,2棵高20多m的丝棉木。建筑多为20,50,70年代的老建筑;现存的建筑具有技術、人文、建筑与艺术价值,对这些建筑进行功能的重新划分,原有的办公楼转变为博物馆及会议室、原有的仓库转变为餐饮场所、原有的住宅转变为客房、原有的运动场地加盖会议室。

4.1.1 建筑外立面的改造 对于旧建筑的改造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建筑的肌理和原有院落的基本格局,提取原有建筑的构件及元素进行建筑立面的更新,对于餐饮及住宿区域的旧建筑立面,以红砖作为景观粒子,在原建筑表皮上营造图案,保留院落格局,增加文化雕塑。对博物馆及会议室,以蓝砖作为景观粒子,在原建筑表皮上营造图案,保留朴实的民国风貌,并参照苏州朴园——民国园林,对场院内景观进行改建,提取蓝砖因子,以蓝砖席纹铺地,增建虚墙,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又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

4.1.2 建筑内部的改造 旧建筑、旧厂房的重新利用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改造趋势。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在对兰考河务局场院旧址改造上,结合原有建筑格局,局部改建加建,翻新建筑屋顶,加高层高,屋顶加开天窗,使房屋看起来轻盈,屋顶和墙体之间用钢材玻璃连接,增加室内光线;通过现代砖工艺,配合钢材、玻璃等材料,统一整体感;保留建筑本身历史旋律的同时使建筑空间更具体验感,增加文化类雕塑、植物、水景等,柔化建筑空间(图4)。

4.2 火车游览园

车站建筑因建设年份和所有权不同,其建筑外观通常带有较强的人文风貌,极具历史价值[2]。东坝头火车游览园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并改造旧厂房、铁轨、枕木等场地遗留物,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赋予其新的景观,将废弃铁路空间改造为铁路游步道、铁轨自行车游览园、机车展示场所、雕塑小品等艺术装置等多功能空间。参照同时期周边地区陇海铁路上老火车站建筑样式,确定东坝头火车站建筑样式为民国风格,红瓦坡屋顶,青砖花墙,连拱大窗;选择具有时代背景和历史缩影的蒸汽机车作为东坝头火车游览园小火车(图5)。

4.3 滨河景观带

滨河景观带位于园区南侧的黄河沿岸,沿线长度约1 061.2 m。东坝头险工始建于民国13年,凸形,是经过不断的抢险加高陆续修建起来的险工工程[12]。凸岸工程常年大河顶冲,其本身就是一道壮阔的自然景观。通过对现状保存完好的垛坝进行景观更新,融入黄河安澜文化,增加雕塑小品,打造黄河滨水文化景观节点。黄河湿地面积约96 672.2 m2, 在保留现状地貌、地被植物的基础上大面积种植湿生植物,如:慈姑、荇菜、水毛茛、芦苇、再力花、梭鱼草、斑叶草、粉黛乱子草、芦竹、细叶芒、千屈菜、柽柳、紫穗槐、枫杨、乌桕、水柳(图6)。

5 结论与讨论

城市废弃铁路承载着城市历史的缩影以及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文脉的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更新与再利用两个层面进行规划研究,既保护了工业时代原有的风貌也对城市更新建设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城市文脉传承的铁路文化园,是铁路文化遗产开发改造的模式之一。兰考兰坝支线铁路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对废弃兰坝支线的改造利用,串联起废弃铁路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充分利用各种场地原料,老旧建筑、铁轨、月台、堤坝等进行景观艺术化处理,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和个性特色展现;挖掘区域人文底蕴,进行景观因子的提炼,将场地的文化和城市的精神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打造一个集文化熏陶、绿色生态、宣传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铁路文化园,既促进了废弃铁路区域的发展,又延续了城市的文脉。

参考文献:

[1]张冬宁.世界铁路遗产研究及其对我国铁路遗产保护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44-49. [2]鞠函余.基于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园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3]柴栋梁.工业遗产中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4]RICHARD HAAG. Eco-Revelatory Design: The Challenge of the Exhibit[J].Landscape journal, 1998(17):72-79.

[5]陈立镜. 从工业遗存到城市公共空间——巴黎绿荫步道(La Promenada Plante'e)的改造设计及使用[C]//朱文一,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六)2015年中国第六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王琰,张华.城市废弃工业高架铁路桥的重生——纽约高线公园更新改造及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42(4):111-115.

[7]作者不详.德法景观考察:德国Südgel?覿nde自然公园[EB/OL].(2014-09-10)[2018-05-18].http://www.chla.com.cn/htm/2014/0910/218556_2.html.

[8]北京土人景觀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中山岐江公园[N/OL].中华建筑报,[2011-9-6]. [2018-05-18].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HJZ201109060160&DbName;=CCND2011.

[9]陈娟.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厦门市铁路公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5): 41-42.

[10]乔治.工业遗产的价值链重构与景观活化——以西北第一印染厂半坡国际艺术园区改造为例[J].中国园林,2017,33(10):96-100.

[11] 宋尚周. 废旧铁路及站场的景观改造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5): 282-283.

[12]翟自豪.兰考黄河志[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3]黄河水利委员会.王化云治河文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14]李莹.韩国建筑师承孝相建筑创作本土化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梁燕莺景观设计作品选登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