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爷
只要我们和抵达过的每一处,都曾以诚意相识。
这便是出发的意义。
1
七月之前,我们本来计划一起去贵州看千户苗寨,又打算去九寨沟。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还是没能和丐胖、小锅他们一起走。
他们几个买了九寨沟的票。我想,不如去甘肃青海一带吧。
我死缠烂打地约到了几个朋友。作为已经失业的我,开始专注地做攻略,定行程,因为大家都是心酸的穷人,照往常订了各地青旅的床位。
当时在微博上跟大家聊的时候,我还认识了在青海湖当旅馆店长的鸡妹。鸡妹长得很像晒黑版的某个歌星,是之前的花粉,我们相聊甚欢,两个人相约青海湖边不见不散。
可沒想到后来,因为行程问题我们还是擦肩而过了。
H和高妹是在魅丽时的朋友,另一个朋友佐罗,是一个爱好骑行、在音乐节咆哮的文艺男青年。
等到一起准备就绪,我们就启程了。
从兰州机场到火车站的途中,我们的车穿越了一条长长的隧道。
白天的隧道里没有灯,我们在一片黑暗中穿行,远远地看到出口处的亮光,和我们一点点地靠近。
2
2014年6月的最后一天,我和老板在他的办公室长谈。
我最不习惯这种氛围的对话。
我俩面对面坐着,该说的客套话、真心话都说过了之后,他跟我说,你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艰难,你这次出去,你所面临的明天未必是光明的。
我愿意把这句话当作忠告。
我记得在某个节目里听高晓松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总是高看自己,所以才会选择离开和改变。
说实话我并非义无反顾,我也内心忐忑不安。只不过利弊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再相信自己一次。
返程的那天,我们又经过了那条隧道,我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回长沙之后发了一条微博。
在这个世界上,你所挨过的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都不过是日照之前的层层埋伏。
我们之所以能在每一次的痛不欲生后重新开始生活,是因为还相信,一切总会有希望。
前路坎坷,我无比认同。
我没有信仰。
可能一束光就能成为我的信仰。
3
在兰州火车站我们一人吃了一碗牛肉面,买了水和泡面。
这里距离敦煌还有十四个小时的车程。
候车室没有空调,所有人都拖着行车挤得满满的,近四十度的气温,整个候车室里臭气熏天的。
我们只买到了硬座票。
上了车我们都尽量让自己精神起来,打跑得快、聊八卦、看电视剧。
对面坐了两个敦煌的大姐,皮肤晒得黑黑的,她们在兰州打工,每个月就回一次老家,从来都只坐硬座。
大姐跟我聊天,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但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靠着窗的大姐一直看着我们,我总觉得她眼神里却有些忧郁,她说,唉,真是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
年轻本不值得炫耀,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东西。
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许多人,因为无法瞬间改变的贫穷,因为与生俱来的困境,不得不花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去付出。
而他们的付出与收获是不等值的。
这些人,年轻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是一个过程吧。
那些肆意的青春、自由,真的离他们太远太远了。
后半夜,我们就开始困得不行了。
狭小的位置上怎么睡都不舒服,趴着睡、坐着睡、抱着头睡,甚至把头轮流搁在同伴的后背上睡。总之,一个晚上真是什么睡觉姿势都换过了。
浑身痛得要命。半睡半醒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被清晨到站下车的乘客吵醒了。
再出发的时候,车厢里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人,大家都懒散地七倒八歪在座位上。
火车轰隆隆穿过了连绵的戈壁,风车林立如同一片随风而动的白色森林。
层层迷雾之后,一片金色的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整个车厢一点一点地变得金光闪耀。
我们兴奋地拿着相机去拍照,但怎么也拍不出它的美,最后只好趴在窗户上呆呆地看。
从来没有想过,我前半段的人生里,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日出竟然是在这列火车上。
命运赠予给我们的,终究比我们失去的要多太多。
抵达敦煌,拖着行李走出火车站,我们再一次被深深打动。
艳阳高照,视野辽阔,天空是从未见过的蓝。
所有的疲惫,就在那些无意的瞬间被驱散。
真的,一切难熬的、不堪的,都是值得的。
4
来接我们的周师傅人很和善。
他话不多,总是沉默温和地微笑。从我们简短的谈话中得知,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小儿子还在读大学。
周师傅退休之后,就在旅游公司开车。
所有的父母都这样吧,为了下一辈,即便奉献到最后也甘愿。
预订的旅馆掩盖在一片绿色的藤蔓之间。
大概是淡季的缘故,一个六人间就只有我们四个人。
每次出行真的总是体会到什么叫不拘小节。我们四个人就睡在同一间房的40块钱床位上,没有空调,老板娘好心地给我们搬了一个小小的电风扇。
我睡在上铺,墙上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口子,太阳就从那个口子照在我的床上。
看上去很温馨浪漫啊,但是整个午觉真的就很想死啊!
因为实在太热了!
整个中午我和高妹就像两张大煎饼……在上面不停地翻边儿……
下铺的兄弟们也不得安宁……
这大概真的是有难同当吧,呵呵呵。
下午我们去了莫高窟。
进门的时候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别了小蜜蜂,方便听讲解员讲解每个石窟的故事。
各个朝代精彩绝伦的壁画,释伽得道的传说。纵使尘世间再狂暴的风雨,最终也未掠去曾惊心动魄的斑斓。
我们唏嘘长叹,痛恨惋惜。
这座东方卢浮宫黄色的泥壁之下,尘封的是中国久违的神圣历史。
四百多個石窟,我们最终只参观了开放的十八个。讲解员收了麦,让我们自由参观。
藏经洞陈列馆的游客们抱着相机进进出出。
我一个人坐在外面的长椅上,沉默了很久很久。
既然没有大修为,便只剩下虔诚。
念及辉煌的曾经和沉重的过去,我闭目冥想。
这大概是我此刻唯一所能。
5
旅馆外面走五分钟路程就是鸣沙山。
痛心疾首地买了昂贵的门票,刚进去就碰到有人牵着骆驼问我们要不要坐。
驮着你跑一圈,要收一百块!
我们冷静地拒绝了。要知道,一百块,这可是我们两天半的住宿费啊!
除了光长个儿没长体力的高妹,我们很快就爬上了山。
站在鸣沙山顶可以看到大半座敦煌市,山顶上有许多游客,一阵一阵的风把我的红披肩吹起来,犹如火龙舞黄沙。
我们拍了一会儿照,就坐在顶上等日落。
西北的日照比南方长很多。
快九点的时候,落日的金黄果然就开始包裹着整个山峰。细小的沙粒泛着光,像晶莹剔透的黄金。
太美了啊,真的太美了。
美到需要你屏住呼吸去享受,美到恋恋不舍,生怕它转瞬即逝。
整座小城越来越暗,游客也陆续下山。
我们很想拍一张照,但是因为没有带三脚架,也没能找到帮忙拍照的人。
最后我们只好把相机放在堆好的小沙丘上,来回奔跑好几次,才抓拍到夕阳西下的余晖里,四个雄伟的背影……
后来这张照片一直被放在我的电脑桌面上。
每次焦虑时看到它,我就能回到那一天。
月牙泉碧波之上,鸣沙山沙尘之巅。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我们四个人坐在旅馆外的路边吃十块钱一碗的牛肉面,抬头便是星空。
那样的内心安宁,在此之前从未有过。
第二天旅馆的老板娘再组织我们去鸣沙山露营看日落。
纵使她偷偷告诉我,她有办法让我们不用购票就可以从一个秘密基地入场,我也还是拒绝了她的好意。
去一个地方,就像遇见一个人。
有生之年,能有一次就足够。
(未完待续)
原文摘自《成人礼晚点》
PS:我最近翻旧文档的时候,又重新翻回这篇,这是我2014从魅丽离职之后的一段旅程。现在回望那时候的自己还是有一些稚嫩和迷茫。
但不可否认,我们迷茫的时候,就是我们尚且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