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塘古村落设计布局的儒学特征

2018-11-10 09:57高青莉
设计 2018年5期

高青莉

摘要:走马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茅山,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整个村落保存下来明代建筑八处,另有清代建筑多处。村庄建筑的设计布局突出体现了浙东古村落的文化特色。而由于此地祟诗书礼仪、尚科举入仕,因此其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均符合儒家学说中的宗法礼制、天人合一、君子气节等要求。文章通过对走马塘内典型建筑设计布局的论述,探讨古村落建筑布局与儒学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概括出走马塘古村落所体现的儒学特征。

关键词:走马塘 陈氏宗祠 风水学 君子河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1-0142-02

引言

走马塘,位于宁波以南,鄞州区茅山,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间(公元988年),全村有4条护村河环抱,水系发达,其护村河与杭甬运河相通。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据载,当时长洲进士陈矜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茅山。其子陈轩为父守陵,挖四方河建村,定居于此,至今已经38代。走马塘原来叫作“先生塘”,由于这里读书考试之风甚盛,入朝为官者众多,因而车马进出频繁。为了利于车马通行,便于河岸筑堤,故称为“走马塘”。村中至今尚存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造。其中明代建筑保存下来的有八处,清代的更多。由于这里陈氏家族世代推崇读书为官,所以其建筑布局中体现了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特征。

一、“宗族禮法”的等级秩序

“宗族制度盛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由血缘派生的空间关系,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态。”这种宗族制度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便是在古村落中起到核心作用的祠堂。祠堂,通常认为最早出现于汉代,建于墓群,南宋朱熏首开祠堂之制,从此家庙也被称为祠堂。明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皇族或封侯过的姓氏将自己的宗祠称为“家庙”,而民间百姓称“宗祠”。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人们注重家族观念,所以各村都会建立起属于自己家族的家庙或宗祠。祠堂既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亦是同族子孙婚丧寿喜的活动场地,同时也是族亲们商议事务的聚会地点。

祠堂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是维护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和儒家礼仪秩序的重要工具。“走马塘的祠堂建筑约占全村26.7%”,总祠最初为家庙,宋理宗赵构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颁赐家庙为“遗忠堂”,又称“祖堂”,位于村中南轴线的中心,是走马塘陈氏家族最早的祭祖场所,也是村中的礼制中心。其他支祠有老祠堂、陈氏新祠堂、瞻衮祠、泉公祠、慕川公堂,香火堂有泉公祠和小堂前等。走马塘的陈氏祠堂分为老祠堂和新祠堂。老祠堂的兴建源于八世祖陈大有与其兄陈大寅“分二众(东众和西众),起行第,修家谱,建宗祠,是为老祠堂”,老祠堂便是西众祠堂。

留存至今被人们所熟知的是陈氏新祠堂。沿走马塘中心老街,到达位于西南角临河面北的一座祠堂,便是新祠堂,亦即东众祠堂。十世陈埙将影堂改为祠堂,前后有明堂,堂前有照壁。这座祠堂遭遇多场兵祸,后人重建称新祠堂。这一基于宗族和礼法为核心的祠堂建造,构成了村落的中心。

二、“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古生态之美,在浙东地区的古村落中分布很广。这是由于这一地区的古村落“大都是以族群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遗迹,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建筑组成。在聚居的构建规则中更考虑到使用生态的空间因素”。“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源于道家思想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儒家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经过西汉董仲舒及宋明理学的各大儒所发展完善的一整套人伦道德原则。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就要求人们要顺从天意,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天命相符合。而由于走马塘古村落最初便是为守孝而建设,陈氏后人更是读书入仕者甚众,由此引申出了走马塘建筑布局中的一大特点便是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为了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走马塘的布局还尽量考虑到了风水学的要求。“中国的风水学流派大致归为“形势”和“理气”两大流派,形成于魏晋时期。形势派着眼于自然环境、土地及山脉河流的走向、形状、形势和数量学,此派理论认为村镇风水选址主要有五要素,即“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从走马塘的布局来看,整个村子被护村河环抱,古时,可从水路通明州、杭州。南北货物通过水路从河埠头上岸,有紫来桥、庆丰桥等连通各水系。东部漕、邵家漕、徐家漕错落其间,便是以“观水”基本理念所建设的。这种布局方式在风水学上称为“带状水”,兼具了审美效果和防涝目的。走马塘在自然河流的基础上引水护村和灌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符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要求。

三、“君子气节”的立身标准

在走马塘古村落中有四条护村河,其中最特殊的便是君子河。在进村的村口走道上,有一座进士村石牌坊,在进石牌坊的柱刻楹联上刻有“君子河忠孝里捧制诰煌煌千百世留芳俎豆,中丞第内翰家睹人文济济亿万年接武箕裘”。君子河对走马塘陈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君子”一词在先秦诸学中被普遍使用,其含义也是多样的。真正将“君子”一词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还是要归功于儒家学说的开创先师——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在《论语》中有广泛的记载。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等,不胜枚举。孔子将“君子”设定为对士大夫和读书人的道德品质要求,是儒家的人格和教育目标。君子河为入村必经之地,此河的命名便是陈氏先祖对后世子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殷切期盼。

在走马塘有六座桥建于四周,分别为东升桥、紫来桥、泥头桥、团桥、树桥和后宅桥。君子河上有一座横跨其上的古石桥——团桥,是昔日走马塘水陆两路去县城和京城的主要出入口。从茅山进村的陈氏子孙们皆由此进村。团桥为宋福王郡马孟谊公所建,既是取“团圆”之意,同时又与泥头桥、庆丰桥构成“品”形,勉励后代出一品宰相。据统计,陈氏子孙历代做朝官、地方官、学官等多达一百六十人,其中载入《宋史》《明史》的五名,在《宁波地方志》中列传的近二十人,仅“行五房”中出国学生就有一百一十多人。现在仍居住在走马塘的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们多散落各地,成就依然突出,并没有辱没先祖们的辉煌。

走马塘古村落布局的另一独特之处是村中随处可见的荷花池。荷花历来被视为君子之花,北宋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大儒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荷花在走马塘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份,被陈氏誉为“族花”。陈氏先祖们将护村河河水引入村中,修建了大大小小的荷花池,有“七十二荷花池”之说。在这些荷花池中,村东的中心荷花池是最为开阔的。围绕荷花池建有多座多路多进的居民大院,有前新屋、中新屋和后新屋等。走马塘的居民大院,其中中新屋大院群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设计上是典型的清代浙东古村落样式,“H”形墙门的毗连式大院落,采用砖木结构,廊檐弧形尖角翘起,既可以加强居室采光通风,又能够显示主人的社会地位。在前新屋和中新屋之间的荷花池上有三座石梁桥,连接着这两个大院群。荷花池对面的前新屋大院群,内有独立的家庭式院落,居住数十户,有五个天井,而荷花池便是面对四道南开门。站在池塘中央的独板桥上,仿佛置身荷花之中。这些荷花池的作用,除了能满足村民日常的实际用水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子孙们的高尚精神品质。

四、“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在先秦时代的儒学中是主张将耕与读分开的,孔子将耕稼当作小人所为之事,孟子则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随着“以农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发展延续,农业的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科举考试中也规定士、农子弟可参加科考入仕为官,所以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耕读结合、半耕半讀的价值取向。这座位于鄞南平原上的古村落,拥有两千余亩的耕田,得益于丰饶的水系资源和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村内居民大院层层叠叠,廊檐相接;村外田连阡陌,沃野千亩,陈氏子孙们既可以在村内赏荷读书,又可以于村外体会耕稼之乐。“叶落归根以及为耕为读的传统理念,使得乡村成为古代中国的财富聚集地,重视教育的古人在整体建筑布局中处处流露出对文化的渴求”。走马塘是这一耕读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发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从而为陈氏一族的繁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也使走马塘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千余年来得以延续。

结语

走马塘这座被人们赞誉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的浙东古村,千余年来缓慢的独立演进,形成了“四方河内,祖堂居中,东西两众,荷塘遍布,各堂沿四周林立”的空间结构,为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科举制度、农耕文明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既是众多浙东古村落的一个缩影,又是有着独特儒学气质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