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到全球:于仁保险在华百年史(上)

2018-11-10 02:32赵兰亮复旦大学历史系
上海保险 2018年10期
关键词:洋行

赵兰亮 复旦大学历史系

赵兰亮,史学博士,任职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从事企业史、金融保险史、疾病史及欧美汉学的教学与研究。曾任韩国高丽大学东洋史学系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访问教授。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兼任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香港回归以前,提起英国在港四大公司或四大行,即使是普通香港市民也大都能说得出来,商界人士更是耳熟能详,那就是汇丰银行、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于仁保险。前三者至今都是赫赫有名,汇丰银行天下无人不晓;怡和虽然在香港回归前将注册地迁往百慕大,但怡和大厦曾是香港历史上第一座摩天大楼,是香港地标之一,怡和至今仍是香港著名企业,旗下拥有置地集团等众多公司;太古的历史与怡和类似,也是香港最为知名的公司之一,旗下有太古公司和国泰航空等上市企业。但是最后的于仁保险呢?它也曾经是那么的声名显赫,然而随着1999年它的母公司Guardian Assurance Company被AXA也就是法国安盛保险集团收购,于仁保险虽留得了名号,却迅速沦落乡野,如今几人知?俗话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于仁保险的现状正是生动的写照。可是,熟知保险史的人都知道,于仁保险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国保险业在华开拓与兼并的历史,它一家公司就占据了保险界的半壁江山。本文钩沉史料,以于仁保险的公司资料《履险》为基础,描述它从广州起家走向全球的辉煌历程。

一、成立:从中国第一家保险企业脱身而来

于仁保险的英文名称为Union Insurance Society of Canton,1835年由老牌英资洋行宝顺洋行在广州创办。其中文名称不一而足,包括于仁保险公司、于仁洋面保安行、於仁保险公司、友宁保险行、保安保险行等,尤以于仁洋面保安行和保安保险行常见。它是近代以来第二家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保险企业,它的产生也与中国第一家保险企业直接相关。

众所周知,自1684年开始到广州从事贸易直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基本上垄断了广州和澳门两地的中英贸易。但是,这一垄断地位是那么的不得人心,遭到了一些英国商人想方设法的抵制。这些英国商人在外国旗帜的保护下来到广州从事贸易。这其中就有怡和洋行前身麦尼克公司(Magniac&Co.)的创办者。航运贸易天然地需要保险业的保障。早在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贸易之时,这些保险业务都由英国本土或者设在英属殖民地印度的保险企业承保,中英两地相隔万水千山,对于尚处在飞鸽传书的传统通信时代而言,一来一往的承保与理赔无疑极为耗时费力。1805年,东印度公司在华经理达卫森(W.S.Davidson)自己私下设立的贸易公司即达卫森公司(Davidson&Co.)与麦尼克公司在广州发起创办了谏当保险行(Canton Insurance Society)。这是中国土地上所出现的第一家保险公司,由发起创办的两家洋行轮流主持经营,每五年更换一次,股权则分摊给这两洋行的经营者以及它们在加尔各答和孟买的老客户。谏当保险行承保自广州出发的贸易商船,也只赔付在广州出单的保单。

随着达卫森年老退出公司经营和年轻者颠地的加入,1824年达卫森公司改名为颠地洋行(Dent&Co.),也就是著名的宝顺洋行。1832年麦尼克公司也经历了同类的股权变更,变身为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

Co.),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怡和洋行。这两家新洋行继续维持合作关系,轮流主持谏当保险行的业务。

1833年12月底,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的垄断地位丧失,原来那些单枪匹马的英国商人转眼发现自己成了自由贸易者,贸易竞争的时代终于到来了。1834年3月22日,从广州驶往伦敦的第一艘“自由之船”488吨的“撒拉号”起航。这艘怡和洋行的货轮装满了蚕丝、丝织品、桂皮、大黄、菝葜和各类杂品,其中仅蚕丝和丝织品价值就高达100万美元,其保险业务自然由谏当保险行承保。

1835年,因为贸易的激烈竞争与经营管理上的分歧,此前温情脉脉的宝顺洋行与怡和洋行终于闹掰,最终决定终止在谏当保险行上的合作协议,谏当保险行由怡和洋行独家管理。宝顺洋行则另起炉灶,设立了于仁洋面保安行,并独立经营之。这就是我们上面所俗称的于仁保险。

二、从相互保险社到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变

于仁保险成立的初衷,是为当时广州的各国自由商人们提供相互保险的保障,让各创始人共同分担各自向英国或世界各国运送货物的风险。也就是说,于仁保险的股东同时又是投保人,是公司的客户,股东们需要每三年向于仁保险公司清偿所欠险款。他们自筹互助资金,共同运作,共同受益。这一组织形式从公司英文名称中的Society就已见端倪。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发现于仁保险的原始股东既有英国的宝顺洋行和华记洋行,也有著名的美国旗昌洋行,公司最初的实收股本不过区区5万美元而已。

于仁保险成立后的头几年发展势头一直良好。但此时的中英贸易关系在鸦片走私的影响下已越来越紧张。受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冲击,根据英国贸易总监的要求,1839年5月于仁保险将公司迁往澳门。随后鸦片战争爆发,颟顸的清政府一败涂地,1842年8月中英之间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香港殖民地政府随即成立,于仁保险决定将公司迁往香港,此后一直扎根在此,在英国国旗的庇护下开展经营活动,历经百年之久。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公司制度的设立基础发生了重要改变。在此之前,在英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唯一办法是获得皇家许可或议会的认可。毫无疑问,这种做法耗时费财,也容易滋生寻租与腐败行为。1862年英国政府改变了策略,出台了新法律。根据新规,任何团体都有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利,他们只需要向当局提供适当的材料就可以申请设立公司。这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

于仁保险设立之处是一种非永久性的合伙制企业,公司的生死存亡几乎与合伙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1862年于仁保险的创始洋行宝顺洋行在港陷入经营困境,连累于仁保险遇到了第一次组织制度上的危机,最后宝顺洋行退出于仁保险的经营,改由G.D.威廉姆斯出任公司主管。

上海开埠后,短短十多年间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口岸。为了拓展业务,1868年于仁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这是公司成立33年来首次在香港以外设立的分支机构。

1871年,纳撒尼尔·伊德(Nathaniel Ede)被任命为于仁保险的新主管。伊德给于仁保险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开创了公司史上的“伊德时代”。他制定了新的《公司章程》,放弃了自1835年创立以来一直持续到1870年的公司每三年一清算的旧时原则,对公司的经营存续时间不再做出规定。从此,于仁保险的公司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已不再是一个共同分担风险的临时性商人互助组织,而是一变为一个永久性的公司。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于仁保险的股东成员此时仍需承担无限责任。同时,于仁保险还保留着一些旧式合伙制的特征,本质上仍是一家股东负无限责任的相互保险社。比如,为了获得股东在业务上的支持,公司新章程中明文规定:对于那些不向公司提供业务支持的股东,公司董事会有权取消其拥有的股份,将其重新分配给能为公司带来业务的其他人。

1882年10月24日,于仁保险根据《香港公司法》重新注册,改制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最终将原先股东的无限责任修改为有限责任。根据新注册资料,于仁保险额定资本为125万美元,共分为500股,每股高达2500美元。同年12月13日,于仁保险召开新一届股东大会,决议将公司股票的每股票面价值提高到5000美元,仍分为500股,也就是说资本额上升到250万美元,但实缴资本仍为25万美元,为名义资本的十分之一,这就为日后留下了一大笔待缴股本。

从合伙制的短期互助性组织到永久性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法律形式的变化,也预示着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管理革命的成功案例。原先由宝顺洋行独家经营,管理风险高度集中。1862年宝顺洋行的危机即是明证。在新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下,股东、董事会和董事长虽然可能会出现经常性变动,但这不会威胁到于仁保险的业务经营,因为管理人员与队伍是长期稳定的。这也就是后来人所共知的“专家管理”。

三、海外扩张、兼并收购与新世纪的曙光

于仁保险初创时,是一家资本仅5万美元的相互保险组织。虽然实力不大,但当时保险业刚刚引入中国,市面上仅有它和谏当保险行两家公司,营业上还算过得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1868年于仁保险的实收资本已提高到25万美元,共分为250股,每股实缴1000美元。该年净保费收益达到3万美元。

1868年,也是于仁保险走出香港向外扩张之年。该年其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迈出海外扩张的第一步。1869年于仁保险看重越南在中欧海上贸易航线上的重要地位,在西贡设立办事处。这是于仁保险从中国区域公司走上远东区域公司的重要一步。

1871年随着伊德就任董事长和新公司章程的制订,于仁保险的“伊德时代”到来,它改组为永久性的无限责任合伙公司。1874年1月,于仁保险在伦敦设立了一个分支机构,成立伦敦委员会。这是于仁保险迈出的大胆一步,更是公司日后成为国际化大企业至为关键的一步。当时伦敦已是全球保险业的中心,有众多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大保险公司。与那些公司相比,于仁保险不但规模小得可怜,而且也毫无知名度。但就是自此开始,于仁保险走上了迅速发展之路。

1874年底于仁保险的资产为34.5万美元,1875年底增加到50多万美元,1877年底已经超过100万美元,1882年底达到了150万美元。毋庸置疑,正是国际化战略给于仁保险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和超级经营能力。1876年伊德在公司年会上自豪地说:“今年的结果比之前的更令人满意。公司已经支付了5%的奖励金给所有业务贡献者。今年预计给股东的回报率为8.64%。”1877年于仁保险净保费收入约为90万美元,净利为30万美元,净保费收入中拨出104000美元分给有业务贡献的股东。

1882年10月于仁保险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后续发展再次做了组织制度上的保障。1883年全年保费收入约为125万美元,这是于仁保险自1835年开业以来的最高额。该年每股分红31美元,内部奖金高达约22万美元。

1883年于仁保险再次向外拓展,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设立分公司,大力开展大洋洲区域的业务潜力。至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可以说于仁保险已初步成为令人注目的全球性保险公司,业务横跨亚、欧及大洋洲,尤以亚洲为业务重心。

1897年伊德自于仁保险退休,他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长达26年,是第一个长期掌握于仁保险公司命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正是他,把于仁保险从一家小型相互保险社带到了国际大舞台,使其成为最顶尖的保险企业之一。伴随着“伊德时代”的结束,于仁保险也迎来了二十世纪的曙光。新世纪充满了希望,但也隐藏着巨大的灾难与战争。一切都还是未知。

1902年爱德华七世加冕,处于鼎盛时期的英帝国迎来了新国王。那时的日不落帝国可谓是拥有全世界的至尊王者,众所周知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都是英镑的时代。全球一半多的航运与贸易都是用英镑结算的,英国支配着全球。但是危机却如影随形,爱德华七世面临的其实是一个开始衰落的帝国。国际形势也风起云涌,1900年前后义和团兴起,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911年清政府覆灭。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巨大灾难。好在于仁保险身处香港,营业也以亚洲及环太平洋为中心,因此躲过了战火的侵袭。但一战的结束,也预示着英帝国开始从舞台中心跌落,一战后的国际货币、黄金和世界航运贸易方式都将发生重要的改变。于仁保险则在此前后走上了兼并扩张之路。

1906年,于仁保险收购了保宁保险公司(China Traders’Insurance Company),随即将公司名称中的China改为British。这是于仁保险的首次收购行为。在这次收购之前,于仁保险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850万美元,到1908年底则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美元。

1909年于仁保险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再次修改了《公司章程》,规定除了原有海运各险种外,还可以经营火险业务,但火险业务的实质性开办还要等到1916年。1916年于仁保险兼并了中国火灾保险公司(China Fire Insurance Company),首次涉足火险业务。该年公司董事会决定发行新股3600股,其中2800股用来换发中国火灾保险公司的原有股票。该年底,于仁保险的资本额达到了400万美元。

另外,于仁保险也开始了在美国的拓展之路。早在于仁保险创设时,美国的旗昌洋行就是其原始股东之一,旗昌洋行还负责于仁保险在马尼拉的业务经营。据资料显示,于仁保险现存的最早一张海运保单即是由旗昌洋行在1839年签发的,承保的是自菲律宾到伦敦的一船糖。旗昌洋行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它在马尼拉的分支机构1904年被于仁保险兼并成自己的分公司。1918年,于仁保险改变了原先在美国由代理商拓展业务的经营模式,自己设立了办事处。

由于远离战火和一系列扩张,于仁保险的业务在一战期间仍得到了快速增长。1914年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700万美元。1915年4月首次向股东发放“红利股息”。到1918年底,于仁保险的财务报表上显示账户余额有624万美元。该年内部分红每股为30美元,给股东的奖金为利润的20%。年终决定追加每股分红和额外分红合计36美元。算下来每股1918年的分红是66美元。

这期间一个重大的变化是记账单位的改变。1917年,受一战时期英镑贬值的影响,于仁保险原来以银元计算的账目出现了急速膨胀,于是公司决定改变这一实行了数十年的记账方式,改以英镑计算。假如说此前于仁保险是一家与中国紧密联系的公司的话,那么此后它与中国联系的一个货币维度就被切断了。货币的改变与营业范围的全球化,扩张与兼并,这些都标志着于仁保险此时已成为一家真正全球化的企业。

在新世纪的迷人曙光中,于仁保险也遭受过一些沉重的打击。1912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对中国而言是新旧政权的更替,放眼世界则是海难接连不断,四个月的时间内有41艘轮船失踪或沉没,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这艘当时世界最大的巨无霸沉没在大西洋上,超过1500人丧身海底,事后于仁保险支付了4.2万英镑的赔偿金。正应了那句老话:世事反复无常,未来充满变数。

猜你喜欢
洋行
老码头
“永不褪色”的流行色
安达森洋行旧址 战火中曾存放故宫国宝
“美人”带货香飘万家
从产销系统再探晚清闽茶对外贸易的由盛转衰
只知有莫,不知有英”
上海礼和洋行
汉口沧桑
浅谈晚清军火贸易中的回扣问题*
捷成洋行:险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