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婵,徐洁芬,朱惠婷,周小虹,李健柱
(东凤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
寄生虫病是农村地区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卫生水平导致,并且是可进行防治的。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人畜共患病。肝吸虫感染途径为食用被污染的鱼、虾和使用被污染的器具等[1]。传统的寄生虫检验方法是直接涂片法和盐水浮法,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肝吸虫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传统方法[2]。按照广东省卫生厅2006年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肝吸虫病防治规则实施方案(2006年-2010年)及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作者等配合中山市社区防保所对下属社区调查280名居民,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6年对本单位所在东海社区调查280名社区居民,其中276人留取粪便,男性146人,女性130人。以2人或以上的家庭为单位为48户,共137人,以个人为单位为141人。年龄在3岁-80岁间,≤20岁51人,21岁-40岁57人,41岁-60岁100人,≥61岁66人,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学本科。
1.2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粪便约5 g,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3]查找寄生虫。检出虫卵者,定为肝吸虫感染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人群感染情况 276人份粪便样本中检出钩虫3例,鞭虫2例,肝吸虫146例,感染率分别为1.09%、0.72%和52.89%。以家庭为单位共有48户,阳性43户,阳性户占比89.58%。141个人单位,阳性74人,比例52.48%。
2.2 肝吸虫感染人群性别分布 276人中,男性146人,阳性91人,阳性率为62.33%;女性130人,阳性55人,阳性率为42.31%。男性组与女性组肝吸虫感染率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P<0.05)。
2.3 肝吸虫 感染人群年龄分布 年龄越大,肝吸虫感染率越高,≥61岁组感染率最高,相同性别间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肝吸虫感染人群文化程序 排除幼儿园组和文盲组,文化程序越高,肝吸虫感染率越低,小学组感染率最高。不同文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感染人群职业分布 农民和工人在肝吸虫感染率最高。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6 防治调查 按自愿原则,对肝吸虫阳性者进行免费治疗,镜检虫卵阳性者口服阿苯达唑驱虫,一次2粒,一日2次,连服4日。驱虫治疗3周后复查,116名虫卵阳性服药者中,有101人虫卵转为阴性,15人仍为阳性,虫卵转阴率为87.07%。
肝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渔业资源发达和河流湖泊众多地区,与当地生活、饮食和卫生习惯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一些地方的肝吸虫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有文献相关报道,肝吸虫病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和肝胆管阻塞和肿瘤[4]。中山市北部地区河流交错,盛产鱼虾,当地饮食多以鱼类为主,特别是“鱼生”等传统饮食为当地人喜爱。鱼类的加工和食用习惯使得该地区人群感染肝吸虫较高。2007年广东省肝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42%,中山市疾控中心2001年-2010年对中山市肝吸虫调查感染为27%,阜沙镇肝吸虫平均感染率为33.67%[5],本次调查的东凤镇下属社区肝吸虫感染率为52.54%,远高于广东平均水平和中山市平均水平,与邻近佛山顺德地区接近,饮食卫生习惯都比较接近,因此肝吸虫的感染率也比较接近[6,7]。
表1 中山市北部某社区肝吸虫感染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表2 中山市北部某社区肝吸虫感染者文化分布
表3 中山市北部某社区肝吸虫感染者职业分布
结果显示,肝吸虫感染率男性为62.33%,女性为41.54%,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男性在当地的家庭地位和生活习惯有关。从年龄组来数据来看,肝吸虫感染 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年人,并随着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21岁-60岁人群正处于社会主体地位,感染率较高可能是社交活动较多和当地主流饮食习惯有关,61岁以上感染率较高应该与过去落后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有关。≤20岁组多为幼儿园和学生,学校集体生活和集体饮食,接触肝吸虫机会较少,故感染率较低。而≤20岁女性组中3例肝吸虫阳性有2例分别为19岁学生和20岁工人,与21岁-40岁组女性职业成分接近,造成统计误差。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家庭感染率较高达到89.58%,并且出现一个家庭单位中多名成员感染或全部感染的情况,这与家庭集体饮食习惯有关。从调查人群文化程序分析中,小学文化水平感染率最高,达到70.09%,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降低。文化程序越高,对卫生要求和饮食安全的认识也越高,但由于本次调查高文化水平取样较少,可能导致感染率高,同时也与高文华水平人群的社交活动有关,幼儿园组因为是集体生活和饮食较多,肝吸虫接触和感染率最低。文盲组由于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导致取样较少,感染率偏低。从调查人群职业分布中分析,农民和工人感染率最高,分别为66.93%和56.57%。由于这两类人群生产生活习惯与肝吸虫接触机会较大导致。
综上所述,肝吸虫感染最主要与当地人民喜吃生鱼、生虾食生活习惯,淡水鱼虾又是肝吸虫主要的第二中间宿主,人们食用被肝吸虫囊蚴感染的淡水鱼虾后,囊蚴可以人体内发育为成虫[8]。其次与地区分布、生产生活、工作环境、社交活动和文化程序有关。感染主要集中在20岁-60岁间人群,年龄越高感染率越高,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感染人群多分布在低文化水平和高文化水平两个极端,感染人群多为农民和工人为主,感染率明显高于中山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值得大家关注和相关部门宣传积极防治,降低肝吸虫病对当地群众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