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担心孩子被网红审美吞没,不如这样做

2018-11-09 10:19陈妍妈妈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红孩子

陈妍妈妈

当孩子爱上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向网红审美看齐时,身为父母,除了焦虑上火之外,不妨为他们推开另一扇审美的大门。

被网红审美层层包裹的孩子

2017年,新华网发布了一篇《95后谜之就业观》的文章吓到了我。图表显示,有48%的95后选择了“毕业后不就业”。而在选择就业的人里,有54%的人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

事实上,成为网红不仅是很多95后的理想,年龄更小的孩子们也对其趋之若鹜。前不久,杭州一位小学班主任转发班里一个小女孩拍的视频,她在视频中大肆炫耀自己使用的口红有多么昂贵,举手投足间俨然一个“美妆达人”。小学女生是“美妆达人”,小学男生也没闲着。有个男生作业没完成,理由竟然是头天晚上在某鱼平台上直播打游戏,所以没来得及写作业。

“前两年孩子去春游,唱的还是音乐书上的歌曲,今年他们唱的全是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歌。什么‘一起学猫叫,什么‘被鬼迷心窍了……”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如果孩子玩儿视频网站只是模仿唱个歌也就算了,但是跟着一些三观不正的网红炫富、辍学、攀比,问题就大了。

比如,在某音上借一段“GUCCI ~GUCCI ~PRADA~PRADA ~ ”的洗脑音乐和简单的蹦迪动作一夜爆红的17岁女孩,短短几天就坐拥超过1000万粉丝。她的爆红,让无数小粉丝对于不用读书只要整天蹦迪、不用努力就能满身名牌的日子充满艳羡和向往。

比如,网红的世界通常是清一色的肤白貌美大长腿,眼睛越大越好,下巴越尖越好,不管动多少刀,只要上镜漂亮就好。这很容易让还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追求病态的审美,失去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再比如,现如今许多明星与网红的吸睛组合时不时抢占各大媒体的头条,出名度、吸金率让孩子们沉迷于视频网站,将网红、明星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便给了投机取巧更充分的理由:富二代的女朋友是网红,男明星的女朋友是网红,连企业家和影帝的老婆都是网红!还辛辛苦苦上学干什么?当网红就好了啊!

把网红当理想,不过是因为孩子见识尚浅

按照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孩子在六七岁后开始渐渐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到青春期达到顶峰。此时的孩子迫切需要被接纳与被认可,他会按照最先接触的以及接触最多的审美标准来调整自己。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会被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影响,绝不只有网红这一种。而一个以做网红为理想的孩子,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审美很匮乏。相反,一個去博物馆看过世界名画,见识过诗歌、雕塑、书法等艺术之美的孩子,绝不会轻易被网红洗了脑。所以,孩子年纪越小,父母提供的审美教育就越重要。

我自己也下载过某音的视频APP,我觉得那些各式各样的15秒视频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家里的小朋友却非常感兴趣,看了一个又一个的15秒,根本停不下来。小小的15秒看似短暂,但积累下来,浪费的时间就相当惊人了。育儿群里有位妈妈说自己因为贪看短视频,经常刷手机到凌晨。成年人尚且如此,又怎能苛求孩子有强大的自制力。孩子沉迷于视频网站、追捧网红主播,无非是在他们第一次拥有自由意志推开人生大门时,就接触到了这些快餐式的内容。假如,当他们推开大门,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那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父母与其一味地围追堵截孩子看短视频,不如选择一些更好的审美资源。

也有一些用心的作者,他们用流畅的画面、古朴的风格,将现代审美和古代文化合二为一,拍摄出充满古典韵味的视频,在视频平台上的点赞数超过百万。比如,某知名古风博主一直坚持从大自然中选取材料做各色小玩意儿,从梅子酒到胭脂膏再到梳妆台,每次看都受到了纯净的审美洗礼。

用传统文化之美取代浮躁审美

15秒短视频的出现,本意应该是填充现代人的零碎时间,比如上卫生间、排队、候车等。但现代人大多浮躁,包括孩子在内,很多人不明白自己日复一日地拼命学习、努力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在空闲时间里像古人那样念上一篇文章,书写一篇大字。这样能沉下心的人,不仅传承和沿袭了传统文化,而且不会那么浮躁地想要依靠别人的观看来证明自己。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拿我所在的扬州城来说,活字印刷、木偶戏、剪纸、造纸等传统文化都开展了体验项目,我们可以花一两个半天带孩子参与其中,制作出一件能表达自己意志的作品,透过几百几千年的历史,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美感。如此丰富喜悦的过程,远比扔给孩子一部手机要有意义得多。

当网络信息时代的洪流铺天盖地地袭来时,很多父母也许会痛心疾首地呼吁“救救孩子”。可事实上,救孩子应该靠父母自己。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最喜欢在扬州的小巷里走走停停,拍摄古朴的街景,而他的孩子跟他穿街走巷几次后,也主动要求借一台旧相机,开始有模有样地捕捉巷子里的文化风情;我的小叔叔是扬州传统木偶戏的忠实拥趸,而他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用橡皮泥捏出一些木偶的大致轮廓,还懂得用不同的颜色给人物搭配服装;还有一个孩子因为总跟着父母泡图书馆,所以在班里其他小朋友吵吵闹闹时,他依旧能踏踏实实地把识字卡片读完一遍。

这几个孩子跟爱刷短视频、爱看直播的孩子一样,都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影响了他们的性格与审美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父母。与其害怕孩子被网红审美的洪流吞没,不如为孩子的世界多推开一些认识美、了解美的窗口。

历史留给我们的美多种多样,随着岁月的沉淀,它们能够永垂不朽,它们是不可替代的经典。所以,这么美好灿烂的文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知道呢?

猜你喜欢
网红孩子
网红杨梅汁
我要当网红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网红”数学课
孩子的画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