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8-11-09 05:04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姑父姑姑专利

申请专利的那点事儿

申请专利是一件又费时又耗财的事儿,而且,这里头的水还有点深。

我还在读大三那会儿,几乎整个班的人都在忙着折腾专利,因为我们是设计专业,系主任勒令每个人名下得有一个专利才能顺利毕业——这当然是唬人的,但在当时我们是真信了。专利申请的步骤颇为麻烦,惯例是找外包公司帮忙准备文件和走流程,一件外观专利1800元,实用新型专利2200元,发明专利则起码得5000元,要价着实不菲,还不一定能申报得下来。

后来有个同学跟我透露说,她找人申请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只花了500元,如果申报不成功,还能给她退款。我不信,这不是明摆着做亏本生意吗?她说是真的,是她男友帮她介绍的工作室。我知道她男友是个挺能整事儿的,认识的人也的确多,但我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对此,她解释道:“亏本生意谁都不爱做,人家可精着呢。”

原来,那500元买的只是个“发明人”的署名位置,而真正的专利权,却根本不在她的名下。流程说来也简单,当工作室准备要申请一批专利了,就把“发明人”的挂名位置给明码标价卖出去,实用新型专利一般定价为500元,外观专利还要更便宜一些。至于付完款,“买方”就什么也不必操心了,包括要申请的专利作品内容都是工作室那边全程搞定的。我听了之后心里总有点别扭,心想连申请的作品都不是自己设计的,这不是骗人的吗?虽然省事儿,但我过不去心里头的那关,干脆放弃了这条路子。

直到后来同学把专利授权证书拿到手,她才知道自己“发明”的专利叫什么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拿着那个专利申请人的名字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条件检索,结果吓了我一跳,下面显示出来的专利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几个页面,不过里头的发明专利倒是没几个,想来是含金量更高些。我随意点开几个一看,果然发明人都是形形色色不怎么带重样的名字。我稍一琢磨,觉得这买卖是行得通的——专利权由工作室保有,保证了后续转让专利所赚的钱也是归他们的,利益丝毫不损,还能额外赚上一笔,而“买方”得了“发明人”的名头,想要借此给评奖评优评职称加的分也加上了,不费半分力气,说起来的确是互利互惠,结果也让双方都能心满意足。

但我还是觉得有些说不清的别扭。旁观了这么一遭,我才发觉原来这里头水分挺大。等到后来出了校园,年纪也大了些,再去看很多名字下面所挂的光鲜亮丽的附属品,也很难再像当初那样惶恐和崇拜了。

(杭州 食二)

在自助餐厅打工的见闻

今年暑假,我找了一份在自助餐厅打工的工作。上班第一天,怀着好奇心的我一边在别人的指导下干活,一边用心学习各种吃食的加工制作方法。

先从切水果说起。西瓜、火龙果、哈密瓜切起来比较顺利,而白皮、花皮甜瓜切起来相当麻烦。不是说瓜不好切,而是切开后瓜瓤周围有一圈黑色的印痕,不剔除干净就不能端出去摆上台。剔除时不但费劲还极易把瓜弄碎,碎了只好忍痛丢进垃圾桶。问一旁拌肉的大姐,甜瓜为什么内部都有一圈儿黑色的印记?那大姐说:“这些甜瓜都是被人打了甜蜜素之类的化学添加剂,你仔细看看,瓜皮跟瓜瓤间都有注射器扎过的印记。”我仔細一瞧,还真是。大姐接着说:“不打增甜剂瓜就不太甜,西瓜也打,不过肉眼很难看出来,像甜瓜之类的我从不吃。”

给猪血豆腐换水时,大盘小盘各一份。我问洗菜的大叔:“都是猪血豆腐干吗分大小盘?”那大叔说:“什么猪血?!都是鸭血做的。猪血多贵鸭血多便宜,吃的时候谁也分不出来,能省钱老板就想法省钱。”负责冷热饮品的小袁每天忙忙碌碌地冲果粉、香精,勾兑搅拌均匀了倒入各种饮料机中。什么可乐、雪碧、柳橙、蓝莓、奶茶、冰淇淋、果冻等等,都是她一手操作调制勾兑出来的。看着色彩鲜艳的各种饮品,小袁说:“这些饮料顾客们可喜欢喝了,大人孩子哪个不喝上三五杯?我知道这些饮料有害身体健康,所以我从不喝一口。”负责切肉的小王每天操作两台切肉机,什么牛肉、羊肉、猪肉、培根都由他掌管。这些生肉都是敞开供应,随取随添。消费者大都挑价格较贵的牛羊肉吃,小王就马不停蹄地切。“这些牛羊肉肯定有问题,二三十块钱一斤让大伙儿随便吃,还不把饭店吃黄了?反正每次进的货都是冷冻成型的,到底是啥肉谁也说不清。”对内情完全知晓的小王悄悄告诉我。

洗碗工老张跟老刘两人分工合作。只见老张把碗盘从满是油乎乎、漂满洗洁精泡沫的大池子里简单地洗洗捞出来扔进临近的池子里,老刘再从这个算是“清水”的池子里捞出来码放整齐。老刘这个池子里的水也是发黑发混,实在是看不过眼了才换清水。

一天,服务员小李跑进厨房告诉我们:“有四个人刚退票,他们消费了300多块钱,原因是生菜叶子里有一条绿虫子,且洗得不干净。”我一听满脸惊愕。厨师老左说:“这是不错的让你退钱了,还有人吃饱了不吭不响地拿着装进塑料袋里的变质食材到卫生局投诉,卫生局罚咱3000多块钱呢!”每逢周六周日或是过节,前来吃自助餐的人蜂拥而至,他(她)们哪知道这些美味食材背后隐藏的秘密呢?

(天津 农夫)

老年旅游的关卡

国庆长假结束,出游人流骤减,刚退休的姑姑、姑父指着报纸上刊登的旅游广告说,我们就去这家景区游玩,有山有水,经济实惠。我看着报纸上“人均200元任意游”的广告词,有些担忧地劝告二老,这个景区假期游玩下来人均约需1000元,如今降幅这么大,恐怕设有陷阱,还是谨慎些为好。姑姑说,我们是穷游,图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晚年生活,不是去奢华享受的,中途要有强制消费,我们宁死不掏钱就行了,反正有报纸广告为证。姑姑之言,也不无道理。

姑姑、姑夫来到景区时,果然不见长假时期的排队长龙,他们按照报纸广告上所说的那样,每人交了200元门票钱,便开始尽情领略山水美景。进入景区大门直行约20分钟,在一路口处遇到了拦路虎。工作人员解释说,经过一个假期的运营,山路已经不堪重负,为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右边的上山入口临时关闭检修,游客须从左边的水路乘船抵达湖泊对岸,然后才可从另一入口上山观景,乘船的费用是每人20元。“这是景区临时做出的决定,旅行社和导游并不知情。”迫于无奈,来都来了,谁还差这20元钱?于是姑姑、姑父像其他游客一样,乖乖地交钱,乘船,上岸,登山。

山上寺庙多,请香拜佛祈求平安是绝大多数中老年游客必选的内容之一,就像我的姑姑,为了获得佛祖保佑,早已忘了“死不掏钱”的初心。每座寺庙门前,都有专人售卖香烛,价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姑姑说,人到风烛残年,除了平安,夫复何求?景区正是抓住了中老年游客的这种心理,所以在每座寺庙门前都设有专人把守,若想进去拜佛祈福,请先交纳“香烛钱”,谢绝空手参观。即便如此,老年游客还是排起了长龙,甚至还有很多游客频发朋友圈,照片配图说,此景区众神显灵,香客拥趸者众。姑姑和姑父一共请了600多元的香烛,也算非常虔诚了。老年游客们于不知不觉间,生生将坐收渔翁之利的景区推成了网红,钱也花得心安理得。

山上除了寺庙,并无其他可玩之处,目之所及的山路上,并无任何工人在检修路况。所有游客有且只有一种方式下山,那就是乘坐缆车,因为“步行下山的道路也正在维修”,所以“恳请游客们理解”。爬山爬得早已筋疲力尽,乘坐缆车下山也正合老年游客心意。于是,姑姑、姑父又交了200元,才在俯瞰大好河山的欢喜中下了山。下山之后同样以每人交纳20元“车旅费”的方式,乘船由湖泊彼岸来到此岸,这才真正走出了景区大门。

晚上姑姑仔细一算,感觉似乎有点不对,她和姑父今天大约花了1280元,除了身心俱疲,并未看到报纸广告上宣传的灵山秀水,200元任意游也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景区雷厉风行地将所有本该免费的项目全部关闭,绞尽脑汁地将所有收费的项目对外运营,变相逼迫游客过度消费,以此弥补旅游淡季的低收益,大大降低了旅游体验感,也会让景区声誉与游客利益双重受损。

(合肥艾科)

猜你喜欢
姑父姑姑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第二章 姑姑,你咋这么美啊(5)
第二章 姑姑,你咋这么美啊(2)
饭桌上的教诲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