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阎 晶 马彩红 田 禹 任思远 赵力博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给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自然、生态、绿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理念,在新时代下,城市设计应以设计为手段,注重修复城市生态本底,凸显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为城市营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宜居宜游的空间环境。
霍邱县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西北部,紧邻武汉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享受多重辐射利好。规划用地位于县城中央轴线和城西湖沿岸,总面积约10.5km2。霍邱三面环水,是典型的小尺度滨水城市。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伴随城市发展,记载城市变革。霍邱县古代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享有“江淮通衢”之美誉。新常态下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缓,霍邱原有钢铁等支柱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出现了空间结构亟待优化,现有土地利用率低,公共协调机制缺失、水网空间不联通、滨水资源利用不足、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亟需探索一条全新发展路径。
本文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滨水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发挥水资源优势,提升服务水平、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使资源价值最大化。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塑造城市特色为重点,使霍邱从工业城市向宜居城市的战略重心转移。
通过对城市现状分析,霍邱县滨水区在产业、空间、交通、景观、环境、风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见图1)。
霍邱总体经济以二产为主,工业一枝独秀,近年来钢铁产业增速缓慢、产业链短,发展前景堪忧。城市支柱产业发展进入瓶颈,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同时城市的旅游休闲产业需要对位发展,接续产业的发展需求,经济增长亟需新突破点。
城湖割裂,人与水的互动空间不足;中央绿轴断裂,缺乏连续性与节奏感;东西廊道控制不足,开放空间均好性差,缺乏互动。因缺乏功能、道路、空间等方面联系,霍邱东西功能片区各自纵向独立发展,割裂的城市格局亟待统筹协调。西部的城西湖滨水片区是城市老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东部的中央轴线片区以公共服务和商业商务功能为主。土地使用率低,单一开发取向无法维持长久活力,公共协调机制缺失,滨水资源利用不足,无法凸显高效高品质地块的潜在价值。
城市外部交通切割了城市空间,防洪堤坝的功能制约降低了滨水的感知性和易达性,慢行交通连续性差,体验不佳。
景观界面缺乏节奏,水系零碎,水网不联通,与城市功能融合差。城东湖、城西湖等最优质的水景远离市中心,造成近水不临水。堤坝高差大,阻挡城西湖的景观。城中村、新建居住小区阻挡沿岗河景观,造成面水不亲水。现有驳岸的休闲设施缺失,体验差,靠水无法戏水。
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霍邱经历“灾患畏水”“水利治水”后,人、水、城仍未达到共生共融的和谐状态。现状还存在棚户横行、鱼塘私建、河道淤积、垃圾成堆、油污泛滥、中水灌湖、雨水倒排等现象,水环境脏乱差。
现状建设开发模式单一,风貌不佳,缺乏特色,与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不匹配。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存在缺陷(见图2)。
图1 霍邱县滨水区现状
图2 霍邱县城市风貌现状
通过分析研究制约霍邱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总结出霍邱城市发展应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把握城市升级的关键要素,以城市水系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有效梳理区域空间关系和内部发展联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职能,从原有以工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向生态宜居重心转移,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环境品质,改善城市风貌,实现环湖宜居之城的新目标。
打造以水为纲的规划新格局,植入以人为本的水岸新功能,重塑“中国皖西水乡”新形象,构筑霍邱城市转型新起点,强调以水为脉、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功能为核的理念,提出“魅力蓼城,水韵霍邱”的主题定位。
“城湖一体,轴带联通”,如图3,4所示,依托东西贯通的城市绿廊与多条主干路网,高效联系两大功能片区,整体打造“两带、两心、多廊、多点”的空间结构。东部功能区围绕中央景观带,打造霍邱城市新绿心,以纵横交错的绿廊划分城市组团,扩展组团的邻水临绿界面,串联水门塘、蓼城小镇、红色文化主题园等多个特色节点。西部片区依托滨水岸线,连通廊道形成鱼骨型架构,以霍邱之眼作为核心地标节点,串联布置蓼水人家、盈彩新湾、滨湖湿地等节点,营造水湾、水岛、水田、水堤、水岸等多种形式,突出临水而居、人水和谐发展的特色。
图3 城西湖沿岸滨水区总体设计平面
图4 中央轴线区总体设计平面
通过“水+”城市战略,依托资源做活水文章,科学构建全新水系,梳理水与用地、交通、生态、产业、景观5大功能板块的关系,提升土地价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城和谐、人水相融的目标。将霍邱建设成一个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临水而美的现代宜居城市。
“水+土地”——蓝绿交织、有机相生,营造宜居水城。规划通过水系、绿地、土地利用等规划,优化用地布局,实现城市开放共享、水城共荣。
1)用地布局 打通中央水轴和东西水廊,实现城市水网贯通,打造海绵城市示范样板。强化中央轴线,塑造城市绿心。增加滨水绿地,活化亲水岸线,蓝绿交织,实现绿道全覆盖,构建城市景观大格局。通过公共服务和生态景观双向引导,全面提升土地价值,实现整体用地平衡(见图5)。
2)竖向空间 充分利用水空间,最大化景观价值,构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使水系、绿地、道路、休闲空间、建筑等形成纵向空间结构,丰富空间游览感受,增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交融。开放的滨水空间作为第1层景观共享;较低的滨水建筑作为第2层景观共享;较高的建筑远离水岸不压迫开放空间形成第3层景观共享。3层景观共享形成更开放的共享空间和更立体的城市形象(见图6)。
3)建筑布局 为最大程度确保城与水之间的通透性,严格控制滨水建筑的高度及面宽。建筑面宽打断裙楼的延续性,创造地面景观廊道,确保城市与水之间的通透性。沿湖裙楼建筑高度控制在20m以下,保证滨水界面可穿透周围建筑群,通过控制建筑高度打造丰富的城市天际线。
4)开放空间 通过水绿空间的开放共享,构建城市级核心、次级核心、城市级廊道、组团级廊道、道路开敞空间、地块内部开放空间等多层次的开放空间结构(见图7),打通中央景观轴线,形成具序列感的主次分级体系,同时利用鱼骨状结构,增加东西向联系,使城市级公共空间向组团级渗透,建设多级开放共享的水绿空间。
图5 土地利用规划
图6 竖向空间剖面
5)空间布局形态 中央轴线片区规划提出以水为核、以水为环、以水为院、以水为枝、以水为底等模式:以水为核,霍邱之眼以水为中心,建筑为圈层形成聚集空间;以水为环,花园办公水网穿插环绕,形成组团岛式空间;以水为院,蓼河小镇建筑群围水而建,形成围合院落空间;以水为枝,水上市集建筑发散开放布置,形成滨水院落空间;以水为底,水上演艺吧建筑深入水中,被水环抱,形成临水码头空间。规划形成以水为脉,水湾、水堤、水岛、水田、水乡、水街、水港、水舞台构成的多样滨水写意空间(见图8)。
城西湖滨水片区的商务居住区四周被水围合,文化娱乐区形成半开放空间,商务办公区形成交错空间,度假码头区形成码头空间,商业购物区形成聚集空间,通过建筑功能与空间营造结合,营造丰富多样的滨水体验(见图9)。
“水+交通”——堤路合一、景路合一,雕刻慢行水城。综合城市发展方向,合理优化交通结构,通过慢行体系真实刻画水城慢生活,实现功能性与景观性双向共赢。
1)机动车交通 中央景观大道道路功能单一,规划调整道路线型,使观光大道曲线化、丰富景观以降低车速。结合城市花径,将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引入景观设计,使其成为功能复合的景观性道路轴线,丰富城市意象。设置立交桥和高架道路连通西环路、南环路及环湖南路,提高通行能力,设计多层立体的交通流线。西环路与滨河路结合,串联多个滨水景观节点,构建城西亲水绿道。堤路合一实现了城市防洪、快速过境交通和慢行交通的三重需求,建设安全、和谐的慢行水城。
图7 中央轴线区开放空间规划
图8 中央轴线片区空间布局模式
图9 城西湖滨水片区空间布局模式
2)慢行交通 针对非机动车系统以交通性为主、人车分而不离、慢行交通不连续等现状特点,规划将非机动车沿支路和绿地水系结合布置,增加通勤安全性、游憩舒适性,使景观廊道与机动车道共同划分地块。规划滨水慢行道改变霍邱车行尺度的地块开发模式,建立人行尺度的小街区开发模式,增加城市慢行空间的安全性、生态性和休闲性。通过交通腾退城市用地,植入活力要素,实现城区拥湖发展的愿景。
3)水上交通 规划后的西环路将原有内湖水面扩大,利用水面建设游船码头,规划水上游船航线连接内湖,实现内部功能地块与滨水带相互联系。货运航线对接外湖,外湖以货运游线为主,内外湖水上交通通过船闸控制,使其相对隔离。防洪堤西移使航线及游线分离,水陆联动,形成安全和谐的慢行水城。
“水+生态”——宏观理水、微观蓄水,建设弹性水城。水系规划以水为脉,联通东西,连接零散水塘,形成流动水系景观,实现水与地块的深度互动。借助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道路两侧植草沟等生物滞留设施收集滞留雨水,减小暴雨径流。利用公园绿地设计地形储蓄雨水径流,利用雨水花园沉淀净化。雨水经过规划的湿地泡泡、河道浅滩湿地等逐级沉淀、净化,消减暴雨中含有的泥沙及污染物,汇入河道,补充城市景观用水(见图10)。驳岸处理采用扦插、草坡岸、石笼、抛石、湿地净化、密林等,凸显生态、自然,营造丰富的河岸景观,提升生态效益。
梳理城市水系脉络,联通城市水网基底,构建宏观层面防洪安全格局。通过生态浮岛、雨水花园等净化收集水体,实现水量调蓄与水体净化,打造海绵城市示范样板(见图11)。
“水+休闲”——复合再造,集聚融合,重塑活力水城。将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开发结合,以休闲旅游为导向综合开发土地。东部中央轴线功能区以“凤舞水韵,文绿相融”为规划主题,打造集休闲娱乐、特色商业、文化创意、教育研发、生活居住、生态观光、公共服务、旅游体验、康体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综合体(见图12)。
城西部沿岸滨水功能区以“龙腾瑞气,水城共生”为规划主题,以生态修复为前提,兼具转移泄洪、滞洪功能,打破以往强调住宅开发的发展模式,注入水上娱乐、文旅休闲、主题商业、商务办公、生态宜居等城市生活和休闲旅游功能,建设霍邱活力滨水岸线(见图13)。
图10 水体处理方式
图11 海绵城市建设示意
图12 中央轴线区鸟瞰
“水+景观”——三重引导,多点控制,装扮诗意水城。以水为底,通过显著的边界、景观、建筑、城市形态和开放空间要素强化各节点的识别性,构建城市宏观景观体系。
1)景观结构 东部中央轴线功能区形成“一心、两段、多点”景观结构。一心指霍邱城市新绿心;两段指文旅休闲段、公共服务段;多点指入口南大门、蓼城小镇、红色文化主题园、水文化体验园、十二民俗风情园、体育运动公园。西部城西湖沿岸滨水功能区形成“一带、四段、五节点”的活力水岸景观结构,凸显自然景观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扭转城市近水不亲水的尴尬。一带指沿岗河滨水景观带;四段指休闲体验段、文化展示段、滨湖商务段、生态宜居段;五节点指蓼水人家、霍邱之眼、水上市集、滨湖湿地、盈彩新湾。
2)水景观 规划强调游人与水的互动,提取不同设计语言,打造静水面、水池、水道、叠水、跌水、瀑布、喷泉、喷雾等丰富多样的水景观形式,提升空间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建筑景观与设施景观 基于建筑、文化、设施实体,提出多项控制要素,刚性与弹性管控结合,全面提升景观感受,建筑景观以现有风格为主,融入徽派建筑要素,契合时代气质,彰显地域文化,结合高度、强度与廊道控制,塑造有节奏有韵律的优美天际轮廓与城市门户。文化以鱼骨架型公共景观为基底,控制线性要素,点缀点状要素,穿插多元文化。设置以“蓼花”为设计主题的城市家具,凸显地域特色与城市个性。
水是霍邱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城市设计梳理用地、织补路网,提出“拥湖发展、城水相融”核心理念,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态基础设施引导城市格局,促进土地价值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既满足了水利规范、强制条例和土地开发的形态要求,也协调了生态优先与经济最大化的矛盾。基于宏观尺度,提出了土地、交通、生态、景观、产业的规划策略,为霍邱城市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实现人水和谐新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13 城西湖沿岸滨水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