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水平及其协调度测评研究*
——基于1978—2016年度数据实证分析

2018-11-09 01:54李晓晓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镇化新疆现代化

李晓晓 ,吕 宁 ,唐 文

(1.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0 引言

自党中央提出“三化建设”“四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以来,各化发展水平及其互动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农业现代化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和变化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城镇化建设过程是人力、资本和空间的集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旺盛需求必然会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研究明确新疆地区这“两化”的发展水平、制约因素及其耦合关系,可为自治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另外,基于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特殊的人口结构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开展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对于提升新疆整体经济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关农业现代化评价研究方面,王永华[1]、杜宇能[2]等对中国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指出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西部各别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中等甚至更高的水平。针对农业现代化测评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熵值法等。有关城镇化评价研究方面,吴穹[3]、金浩[4]、蓝庆新[5]等均对城镇化水平开展了大量的测评研究,剖析了我国城镇化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关于城镇化水平测量方法主要是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城镇人口城镇化率、非农人口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占比。针对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关系,刘欣[6]等对赤峰市、程超[7]等对江苏省、孙葆春[8]对东北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开展了测度分析,研究表明,各省市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不同,协调程度也存在差别,总体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两化”互动关系与耦合机理呈现明显地区差异。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模型。

有关新疆等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研究文献较少,有学者采用熵值法和耦合模型对新疆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9],但样本数据基于1995—2013年间。本文拟采用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及二者的发展协同度进行测评研究,明确新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平,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1 研究方法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析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利用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两化”发展协调度进行测度。

1.1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1.1.1 指标选取及特征描述

农业现代化水平(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AL)主要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经济方法管理农业,以构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全国、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别用CAL、XAL表示。参考现阶段国内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结合实际,本文选择人均农业产值、化肥使用强度、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等六个指标代表全国和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UL)主要表示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全国、新疆城镇化水平分别用CUL、XUL表示。分析借鉴有关文献中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本文采用“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就业人口比重”2个指标来代表全国和新疆城镇人口的积聚程度,用“城镇居民消费总额比重”和“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来代表全国和新疆城镇经济活动的积聚程度。

表1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指标统计特征

本文构建的新疆、全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评指标的主要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1.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无法进行直接的对比计算,首先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此外,由于实际上发展度、协调度、发展协调度等指标都为正,因此采用公式Xik= (vik-minik)/(maxik-minik)进行标准化转化。

1.1.3 指标权重设置

分别对新疆、全国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做KMO和Bartlett检验,确认四组指标的KOM值较大且Bartlett检验结果小于0.05,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得到的指标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权重系数

1.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测算

协调度是指系统整体和系统内各要素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总体动态演化过程,协调发展度是整体与整体之间或者整体与内部之间协调状况的一种度量。要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的测算,首先需要对两者的协调度和发展度分别进行测算。

1.2.1 协调度测算

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是距离型协调度评价的一种模型,评价准确度高。结合新疆和全国农业发展平均水平,选择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 (耦合度)进行测算,函数公式如下:

其中,C表示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耦合度),文中CC、XC分别表示全国和新疆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其值域为[0,1],当C取值为1或接近1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系统趋向有序结构,当C取值为0或者接近0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趋向无序结构。UL表示城镇化水平,具体到文中分别为CUL、XUL;AL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到文中分别为CAL、XAL;k 为调节系数,文中令 k=2。

1.2.2 发展度测算

在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疆和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度进行测量,其函数公式如下:

其中,T表示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发展度,文中CT、XT分别表示全国和新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度。α、β为两者的评价权重,有α+β=1,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在社会经济体系发展中同等重要,所以令α=0.5、β=0.5。

1.2.3 协调发展度测算

在协调度和发展度测算的基础上,对新疆和全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协调发展程度指数测算,其协调发展度函数定义为:

文中的CCD、XCD分别表示全国和新疆协调发展度指数。同时,借鉴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类型根据标准定义大致分为三个大类七小类,聚类分类如表3所示。

表3 协调发展类型判别标准

表4 1978—2016年新疆、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协调度

2 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测评分析

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州的年鉴,部分数据收集于中国统计局官网。

根据各指标权重系数及所收集的数据,对新疆和全国1978—2016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农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在农业、城镇化发展水平水平方面,总体上看,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为增长趋势。与全国相比较,新疆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波动趋势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2000年,此时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且波动较为明显;第二阶段为2001—2016年,此阶段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总体上看,新疆城镇化水平在研究期内波动幅度较大,且有各别年份存在大起大落特征,但在2000年之后呈现平稳持续增长趋势,2000—2016年年均增长率达4.79%。截止2016年末,新疆城镇人口1 159.47万人,城镇化率达48.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 228.5元,新疆地区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协调度测算函数及发展度测算函数,计算得出新疆和全国1978—2016年期间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度的趋势。在协调度方面,新疆和全国的协调度变动幅度大致在2002年以后达到平稳增长,在2002—2016年新疆协调度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度方面,新疆同全国整体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总体上新疆的发展度水平要略高于全国,2016年都达到85%。

在新疆和全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方面,研究期内新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显著提高,2016年的协调发展度较1978年增加了17倍。从变动趋势看,研究期内新疆和全国协调发展度大致呈平稳上升趋势,且新疆协调发展度变动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为平稳。

根据表3所示的协调发展类型,可以将新疆协调发展度类型分为不同的时间段。第一阶段在1978—1986年,此时新疆农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在[0.2,0.4],属于失调衰退型;1987—2004年新疆农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在[0.5,0.7],属勉强过度型,2004年以后协调度水平显著上升,且大多数年份属于良好协调度类型。从划分时间来看,新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发展度的发展趋势和类型转变与新疆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 结论

(1)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是新疆基础产业,大规模的种植经营管理,尤其是近十年来,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和先进农机设备的投入使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2%,使得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位居全国前列。(2)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新疆地域广阔,较内地省市新疆除乌鲁木齐市外,大规模的城市数量较少,且城市间距离相距较远。另外,南、北疆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城镇数量主要分布在北疆,区域间城镇数量分布很不协调使得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3)新疆和全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新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耦合度较高,系统发展具有有序性、高速性和协调性的特征。

4 政策建议

(1)从人文角度,“人”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新疆地区地广人稀,人才缺乏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考虑从引人、留人、人才培养层面,加大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如培养新型农民,以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加速“人”的城镇化建设,使得城市建设更加有温度,更富内涵。(2)从空间差异角度,北疆、南疆和东疆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进程中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也使得新疆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虑要加大南疆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扶持,加强南疆基础设施和美好人文生活环境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城镇化空间载体。(3)从“四化同步”角度,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城镇化是载体,信息化、工业化是动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依赖于整个经济发展状况。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用高新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提高新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内涵,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软硬环境,增强新疆经济质量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城镇化新疆现代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家乡的城镇化
新疆多怪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