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合奎
(烟台市长岛县公安局,山东 烟台 265800)
位于渤海深处、黄渤海分界线上的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的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 km2,海域面积8700 km2。长岛消防成立于1983年,当时叫消防股,我有幸成为第一批驻岛消防兵。
“云雾满山漂,海水绕海角,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正如歌中唱得那样,当我经过一个多小时炼狱般的晕船颠簸终于踏上岛屿时,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便是荒凉。“一条大街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艘客船常避风,一辆客车常跑空……”没有公园,没有影院,没有娱乐场所,夜晚一片漆黑,街上空无一人,出趟岛得坐一个多小时的船,碰上有雾或大风天气,十天半月来不了船,日报“拖”成“半月谈”,邮件“摞”成“百家信”,蔬菜贵得买不起……这是当时海岛的真实写照。
消防营房更是寒碜,一排5间小石房,一间是干部宿舍,一间是战士宿舍,一间办公室,一间伙房,一间仓库。我们5名战士就拥挤在一间不足10 m2的石屋里,夏天闷不透风,海岛特产的大黑蚊子隔着衣服就能吸血;冬天海风呼啸,冻得几个战士抱作一团,被子合盖,仍然夜不能寐;1台消防泵、6把铁锨、8把扫帚、10盘消防带是全部的灭火家当。遇到突发火灾,战士们手持扫帚、铁锨、脸盆、水桶,同当地的渔民群众一样担水泼浇、徒手灭火。
战士的生活更是单调,除了训练就是学习,几乎没有文化生活,来份报纸大家都抢着看。每个星期天的晚上是大家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当地驻军放电影。每当这时,战士们都排着整齐的步伐前去观看,为机械般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半夜听涛声”“朝看黄海日出,暮观渤海日落”,日复一日,时光荏苒,战士们就在这样的坚守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8年,直到1991年消防官兵才与其他两个单位合伙搬进了一座单面楼。战士由5人增加到了10人,干部由一人增加到了4人,还安装了电话,条件稍有改善,但依然拥挤。当时我已提干,家属在岛上的一家军工厂上班,孩子只有一岁,一家三口就窝居在一间只有15 m2的单身宿舍内。同年,上级领导来岛慰军时给战士们捎来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为军营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吃过晚饭,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准时地观看新闻联
播。次年,当地政府又为消防官兵购买了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这也是全县唯一的红颜色的三轮摩托车,成了消防部队的标志性车辆,更成了战士们手中的宝贝,大家摆出各种驾姿,争相合影留念,寄回家中,炫耀四邻。当时的生活真是亦苦亦乐。
由于受海岛经济条件的制约,长岛消防一直是全市13个县市区中唯一没有消防车的消防部队。直到1993年末,在大队党委的积极争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助下,驻岛消防官兵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消防车。
“苦中不言苦、苦中见精神、苦中有作为”是驻岛官兵的警魂。每年新兵一上岛,都要上一堂“海岛精神教育课”、唱一首“海岛消防之歌”、读一遍“海岛消防官兵格言”;乘船走一遍每一座岛屿,过“风浪关、晕船关”,体验渔民海浪中生活的艰辛;每当新兵下队,都要到队上的“爱岛林”种一棵扎根树,每当官兵立功、受奖、考学、提干都要到“爱岛林”种一棵成材树;定期邀请革命老军人、老干部为官兵们讲述“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事业为本”的老海岛精神,让他们接受红色洗礼,铸牢爱国情怀;业余时间,开展“红门朗读者”专题读书会和“球石”作品交流活动,提升官兵们的文化素养;为了使官兵们能够深入了解海岛地域文化,邀请专业人士教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在心上铭刻老一辈海岛人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的历史文化印记。
“把警营当家建,把守岛当事业干”是消防官兵不变的信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0多年来,守岛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始终坚信“艰苦不是资本,落后不是理由”,充分发扬“吃苦不诉苦、知足不满足、守岛不自闭、创业不守摊”的海岛消防精神,敢向思路要出路,敢向创新要办法。在圆满完成各项灭火抢险任务、搞好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开展“让消防走进校园,让学生远离火灾”活动,构筑起“校园防火墙”;开展幼儿消防绘画比赛,并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们了解火灾概念,构筑起“娃娃防火墙”;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培养消防骨干,组织灭火疏散演练,构筑起“社会单位防火墙”;组建起“的哥的姐志愿者消防队”,构筑起“流动防火墙”;指导渔民发明“土制消防艇”,构建起“海上防火墙”;开展向老年人送安全和消防助残活动,构筑起“弱势群体防火墙”;在各岛屿渔村,建成微型消防站,培训一批中青年居民为消防志愿者,构建起“渔村防火墙”;大力推广普及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建设,构建起“科技防火墙”……一道道防火墙,筑成了防范火灾的无形屏障,实现了连续27年无较大火灾、连续25年火场零伤亡的优异记录。
消防大队连续10年在公安机关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9次荣登全县政法十佳光荣榜,8次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16次被上级记功嘉奖,2名官兵立过一等功,22名官兵立过二三等功,3名战士先后当选县人大代表,2人先后被评为“长岛十大杰出青年”,1人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首届山东最美警察,1人被评为“烟台十大敬业奉献模范”,1人被评为“感动海岛十大人物”,在历年“千人评机关”活动中消防大队都位居最前列。2008年,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号召全县向消防大队学习;2009年,长岛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消防大队“海岛卫士”荣誉称号,这是该县首次召开命名表彰大会;2012年消防大队被授予十佳“烟台好人”特别奖;2013年被山东省公安厅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并列为重大培育典型;2015年荣获全国“百姓身边的消防卫士”荣誉称号;2016年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并被公安部评为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真是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跨越。
有为就有位,水到渠自成。大队党委抓住全县上下重视消防的有力契机,乘风扬帆大力推进消防基础建设,消防建设实现了破茧化蝶的嬗变。1996年,消防大队积极协调县委、政府,在寸土寸金的海岛上争取土地666 m2(10亩),动土修建值勤大楼。为了节省资金,他们找来废弃的混凝土路面,加工后用来堆砌围墙,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30余万元。为节约施工费,驻岛官兵经常牺牲休息日和8 h以外时间,建设营房设施,节省施工费4万余元。在全体消防官兵的艰苦努力下,一座投资400余万元、占地666 m2(10亩)、建筑面积2600 m2多功能综合性标准化的消防执勤大楼于2006年末在海岛落成并投入使用,结束了该县无独立消防站的历史,实现了从单一居住到系统集成的跨越。以后,政府又陆续投入资金近千万元,配备了登高云梯消防车、城市主战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大型水罐车、微型消防车、消防警务用车、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特勤装备等设施,光车辆就达到十几部,消防经费从90年代初的8000元飙升到现在的200多万元,极大改善了消防官兵的办公、训练、灭火和文化娱乐环境,营造了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使落后的海岛消防面貌焕然一新。消防队伍也不断扩大,除现役官兵外,文职事业编制人员有5名,地方合同制消防员达15名,极大地提高了海岛的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2017年,党中央作出消防部队改革的重大决策,消防救援工作将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新时代消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虽然我已于2008年转业,但作为驻守时间最长的海岛消防老兵,我还是经常应邀给消防官兵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看到广大消防官兵坚决拥护和服从改革,改革不改志、转隶不转魂、换装不换心的决心,看到他们带着初心前行、时刻保持冲锋的精神姿态,我感到无比欣慰,我觉得这是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在驻岛消防官兵中代代传承的必然使然,我相信他们必将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应急救援事业或其他需要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改革答卷。
光荣是因为平淡,艰巨是因为漫长。30多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海岛消防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我也由一名普通战士先后成长为消防中队长、消防大队长,转业后成为从事海岛专职安全工作的公职人员,亲历和目睹了长岛消防从成立、发展、壮大到改革转隶的整个过程,作为长岛消防历史巨变的见证人,见今忆往,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