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娜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8-01
在我国教育界“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热词,不胫而走。面对“核心素养”这个新的概念及由此引发的新观念,我们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或方式实现由其带来的新改变?以下几点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思考:
1.课堂教学将“双基”放置于“情境教学”
尹少淳教授指出,以往美术教育的问题出在知识、技能未能转化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存在“为知识而知识、为技能而技能”的弊病。过去我们教师只管教,学生就依样画葫芦。对于知识或技能,孩子茫茫然,不知道所学的将来是否有用、怎么用?就如尹教授列举的“磨刀”:“同学们!今天我们磨刀!”那为什么要磨刀?学生只知道磨刀是为了使刀锋利,磨好刀却束之高阁成废铁。而今的“磨刀,是为了砍柴(切菜、杀牲畜等)磨刀。”即要把磨刀放在一个任务情境中,实质就是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相结合。
情境,一种是老师虚拟的、设定的情境,因为很多情境可能是孩子很难碰到的。课例:湘美版五年上册《青花瓷》。这节课是使要学生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教学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青花瓷器拍卖会的情境。在拍卖会现场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存著名的几个瓷器,感受青花瓷的悠久历史及纹饰特点。学生在举牌出示价格中,感受不同瓷器的审美价值:这个瓷器价值多少?为什么?进而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紧接教授纹饰不同装饰的技巧,让学生尝试设计纹样,用卡纸绘制一个青花瓷。最后在学生绘制的青花瓷拍卖展览会中,赏析点评,让学生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情境,另一种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平时美术工具繁多,学生桌面摆放凌乱不堪,怎么办呢?学生想法:买个工具袋装放,拿个大纸盒存放……教师启发:不用花钱,利用家里有大大小小的纸盒,制作成高低、宽窄不同的“抽屉”,分别放置各种笔、小刀、固体胶棒等,使用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于是学生们合作后,各种造型的工具盒模型诞生了,使用起来比街上买的笔盒高大上哦。
2.单一的“课”转换为“主题单元课程”
专家指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未来的常态可能是主题单元式的。由于有些内容仅一节课是难以解决的,由若干节课构成的单元课程,则能以更大的时空和深度去探究。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一些相关的、呈并列关系的课,合并成“主题单元课”。
例:湘美版三年上册是学生接触线描画的开始,也是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我尝试将本册中的《线的表现力》、《新发现》、《盘泥条》、《有趣的图形》合并为线造型单元:《线的表现力》感受、表现线→《新发现》用线表现新角度新感受→增设几节线描课,熟练用线表现→《盘泥条》泥条实质就是线条,可以有粗的、细的、长的、短的,就把前几课教学的平面线描画,转化成立体线造型→《有趣的图形》让学生多种形式表现:用泥条代替线条,即泥条贴画;也可用水墨形式、彩砂纸蜡棒形式等多种形式多种材料综合地线造型。
主题单元课还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将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采取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更大程度发挥自主性,让学习“活”起来。
3.评价由“标准化”改变成“多元化”
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画的太阳是由一个圆圈和外面几条直线组合而成;房子则是三角形的房顶和长方形的墙壁……类似这样的“概念化造型”画很普遍。这是教学时,有的老师把“过程”和“结果”同时给予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认知过程。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没有经过观察和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大人给予的“结果”,犹如“打印机”麻木地“复印”着,这样的作品画得再像又有什么意义呢?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以爬树能力来判断一条鱼,他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个笨蛋。”美术不追求“标准答案”,它不应用对错去衡量学习的过程,更多的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2011年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我们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统一,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角度进行多元评价,如:课堂作业的展评、定期的作品展、记录每个孩子成长足迹的电子作业册……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和家長点评,采取问答式、小组讨论式、帮扶式等相互学习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发挥个性,促进其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美术观察》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