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危机意识的不断增强,能源问题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加之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各个国家开始不断推进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其中太阳能以其应用范围广、数量多等优势备受人们关注。在国际光伏市场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各国电池制造业也开始投入巨资以加大对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从而致使世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在2016年,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76.6GW,同比增长52.9%,其中仅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已达54.54GW,同比增长128.5%。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以其使用时间长,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在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光伏市场约占90%份额,其中多晶硅电池占2/3。2016年我国多晶硅料的产量为19.4万吨,虽然产量在持续提升,但仍然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这表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CdTe;薄膜电池;太阳能
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太阳能电池,普遍采用的办法是直接由原材料到电池的工艺,即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取代由硅原料、硅锭、硅片到電池的工艺路线。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主要采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有a-Si(非晶硅薄膜电池)、CIGS(铜铟镓硒薄膜电池)、CdTe(碲化镉薄膜电池)等。但是CdTe电池和其他电池相比,具有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势,被我们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我国的专家学者不断致力于CdTe薄膜电池的研究,以提高其转换效率,造福于社会大众。
1 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图1所展示的是上衬底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能带结构,这种上衬底结构因其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稳定的电池性能和较低的使用成本而被人们广泛使用。
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该结构是以透明度较好的玻璃作为衬底,以起到支撑和便于阳光进入的作用;其次是TCO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透光和促进电的传导;再次即CdS窗口层,该层采用了n型的半导体;然后是CdTe吸收层,它是整个太阳能电池中的核心,起到了主要的吸收作用;最后是背电极,降低CdTe吸收层与金属电极的接触,最大限度的引出电流。接下来我们将纤细地对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各个层次进行介绍。
1.1 T00前电极
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能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是直接沉积到玻璃上的,TCO层与玻璃衬底密不可分。为了最大程度的吸收太阳光,我们选取了透明度较高的玻璃衬底,以方便阳光射入。当前TCO被广泛地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成为电池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我们将TCO层设置了3eV以上的禁带宽度。目前,常见的TCO有:FTO、ITO、AZO、CTO和ZnO:F。
1.2 CdS窗口层
CdS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CdS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制备方法有ED、CBD、MBE、MOCVD、SP和PVD等。CdS薄膜的化学性能比较稳定,它能透过大部分的太阳光,是一种很好的光伏材料、它也有其固有缺点,例如它的禁带宽度偏低,会造成较大的电流损失,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CdS薄膜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吸光过度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例如在玻璃衬底上添加一层氧化物,防止与TCO的直接接触,增加CdS禁带宽度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1.3cdre吸收层
CdTe具有理想的禁带宽度,其禁带宽度为1.25eV,该宽度与太阳光谱相匹配,从而有利于太阳能的转换;CdTe拥有很高的吸收数,其吸收数为105cm-1,该吸收数是太阳光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吸收。上述两个特征使得CdTe非常适合做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CdTe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按其沉积温度可划分为高温和低温沉积两种。低温沉积温度一般低于450摄氏度,高温沉积一般高于550摄氏度,不过还是高温沉积在太阳能电池的制作中应用更为广泛。
1.4背电极
如图1所示,背光极金属主要是与CdTe吸收层相连接,一般来说,背光极金属与吸收层之间都会有设置一个缓冲层,该缓冲层得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CdTe吸收层的高功函数问题,使得电流能够顺利地到达金属层。在缓冲层的制作上,我们一般选用CuTe或者是功函数较高匹配较好的材料,以最大限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电压。
2 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情况
从全球范围上看,我们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于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开始,世界上第一个硅太阳能电池亦是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研究成功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技术的限制,最初太阳能电池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光电的转换。随着科研人员对太阳能电池研发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经过不断地实验发现CdTe的宽度不仅与太阳光谱相匹配,而且其对太阳光的吸收度也很好,加之制作方法简单,应用广泛等优势,使得人们开始了对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研究,但是在最初的研究阶段,并未取得显著性的成果,电池转换率太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经过研究人员数年的努力,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取得初步成果,将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提高了10%。在1980年,我国也开始了对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但是最初的研究成果并不理想,其转换效率仅为5.9%,此后近十年中,我国的研究陷入停顿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才又开始对CdTe的研究,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对CdTe电池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领先于众多国家。
3 GdTe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因CSS(近空间升华法)所具有研究设备简单,沉积速度快和研究成本低等优势,使得该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电池的生产制造中,图2所列示的就是近空间升华法。通过观察图2,我们可以发现4-衬底和5-CdTe源之间并未直接接触,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其距离不要太远,将其控制在2-5mm,缩小二者温度差。我们将4衬底的温度控制在550-650摄氏度之间,5-CdTe源温度控制在600-690摄氏度之间。在反应时,我们将反应室空气抽空,并放入氮气作为保护气。
4结语
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以p型CdTe和n型Cd的异质结为基础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理想的禁带宽度、高光吸收率、转换效率高、电池性能稳定和电池结构简单等优点。为缓解能源危机,我国应加大对CdTe(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以促进CdTe电池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