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华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S1-0067-02
20世纪80年代末,我刚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新建成的某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周围是开发新区,居民不多,患者数量有限,药房的药物品种仅限于各科室的必备药物。没想到像皮肤科这样医院最小的科室,5种专科外用药物中竟然配备了季德胜蛇药片,也没料到在以后的治病过程中,季德胜蛇药更是发挥了它的极致作用。
30年前的老百姓贫富分化不那么明显,家家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夏天的时候,左邻右舍基本上靠电风扇、摇扇子去暑。苏南一带气温高,湿度大,夏季皮肤病好发,与高温有关的痱子、夏季皮炎,以及蛇咬伤、蜂蛰伤、蜈蚣咬伤、隐翅虫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特别多见。当时药房外用药物品种有限,仅有恩肤霜、复方康纳乐霜、克霉唑软膏、炉甘石洗剂、季德胜蛇药片。老百姓普遍对激素药膏不待见,常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依从性差。虽然炉甘石洗剂的适应证包含了以上几种疾病,但起效偏慢。我在治病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将1盒季德胜蛇药片溶进1瓶炉甘石洗剂中,使其共同起到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同时季德胜蛇药片中含有蜈蚣、七叶一枝花、地锦草等,更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药效。后来,每到夏季来临之际,总会有许多老患者提前配好炉甘石加季德胜蛇药,放在家中做必备药之一。即便现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虫咬皮炎、痱子等疾病愈来愈少见,还是有许多不习惯空调的老年人用此药治疗夏季皮炎、丘疹性荨麻疹、蚊虫叮咬等。那时候文献的查阅不如现在方便,新医院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真是少得可怜,我一度以为这个配方是我最早发明的呢,等到抽空去医学院图书馆查阅文献,才发现这配方早就在部队医院、野战卫生院用来治疗各种虫咬皮炎、蜱叮咬、隐翅虫皮炎、带状疱疹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在实际工作中,我用这张方子治疗最多的还是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疱疹性疾病。告知患者白天尽量多次涂抹,可以1次/h,在疾病初期,仅有红斑、丘疹时就用此药,基本上看不到水疱发生直接进入结痂期。如果已经出现了水疱,一般3 d左右水疱会结痂,促使水疱尽早结痂,可避免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尽早结束疾病的传染期,同时也缩短了病程。
除此之外,我记得2017年10月曾接诊1例蜱叮咬患者,患者是我院职工,发病前曾去安徽某地爬山,就诊时左下腹被蜱虫死死咬住4 d,自己竟然浑然不知,主诉左下腹黑色肿块进行性增大4 d,怀疑恶性黑色素瘤而就诊。因为清除蜱虫不能硬性拔除,否则万一蜱虫口器断在皮肤中就要手术治疗。当时我用少量生理盐水溶解3片季德胜蛇药片成糊状,然后加入2滴石蜡油,将其完全覆盖在蜱虫上,大约15 min左右,用棉签轻触表面,蜱虫连同药模整个脱落下来。被叮咬处的皮肤仅见红斑,中央見针头大瘀点,皮损表面光滑,未见蜱虫口器遗留。随后外用季德胜蛇药片糊2次/d,共3 d,皮疹完全消退,随访1月未见异常。因为蜱虫的呼吸孔位于第四对足的内后方,呼吸频率3~15次/h,所以用季德胜蛇药片石蜡油糊将虫体完全覆盖4~20 min,使其窒息而自行脱落。祛除蜱虫的方法很多,文献报道有使用氯仿或乙醚滴在蜱虫的头部使其麻醉后用镊子慢慢拔出, 以及涂煤油、甘油、凡士林、液体石蜡等油类使其窒息后去除蜱等方法。用季德胜蛇药祛除蜱虫文献未见报道,但季德胜蛇药既能祛除蜱虫又能治疗蜱叮咬处的皮损,还能口服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
另有一件难忘的事情发生在2015年8月,我们徒步江西武功山的时候,山脚下的树林里闷热而潮湿,大黑花蚊子如轰炸机般在周围盘旋,我们两只手不停舞动全顾着保护头面部。我先生穿着短裤,感觉右外踝上一阵剧痛,低头看见1条约3 cm左右的黑色物,飞起一脚将其甩落。同道的香港资深驴友赶紧拿出一种国外解毒药膏,但我还是坚持用矿泉水盖加水制成季德胜蛇药糊敷在被咬处,敷药之时被叮咬处皮肤已明显红肿,疼痛剧烈,敷药后约5 min痛觉基本消失,大家继续走完了当天近6 h的行程。当晚洗澡后,原皮损处仅见针顶大小瘀点,红肿全退。难以置信的香港驴友赶紧收藏了我的季德胜蛇药片的药盒,我告诉他,我这个跑遍全中国的旅游达人,几乎所有的险情都是靠季德胜蛇药片排除的。
季德胜蛇药片、风油精、万金油是旅游时的首选必备药品,叮咬意外发生后,季德胜蛇药片起主导治疗的作用,后两者出门时涂抹在衣物上起着预防作用。同样,那些海外求学的亲朋好友们对于我推荐的季德胜蛇药片也是啧啧称赞,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我想,所有受益于季德胜蛇药片的人和我一样,都会对这个受绝密级保护的中药产生敬畏与感激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