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梅
经历是一个人的财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那段连温饱都难以为继岁月的人,很难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什么。
时维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那些经历过改革开放40年风云巨变的人,很多人已轻霜浸过鬓角,一头花白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时光的见证。
——题记
1965年,1982年,1984年,2006年……这些时间点,是串起靳育德先生一生的重要节点。其中,属于他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
靳育德出生在西宁市湟中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因为是家中长子,他的出生,被长辈们寄予了厚望。
靳育德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度过的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尽管年少的他聪敏好学,在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那段温饱都难以为继的年月里,他所上的学校也时撤时变,读书路上历尽坎坷。1965年,对于靳育德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同时也是他梦想破碎的一年。那一年,他参加了高考,报的是理科,因为在校成绩优异,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正当他踌躇满志,幻想即将走进高等学府、走向人生崭新道路的时候,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政审不合格,被取消了大学的入学资格。
生活依然在继续,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幸遭遇而停下脚步。无奈之下,靳育德只好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辗转在西石峡采石场、大柴旦化工厂工作,最后又成为了一名铁路工程局的工人。
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读过高中的靳育德依然是人们眼中的文化人。当了几年铁路工人后,靳育德因为有一定学识,1978年8月,被调到铁路第三中学当了教师。
1978年,改革开放犹如注入中华大地的一股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全国各地。恢复高考的讯息不胫而走,当时的人们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看着踊跃报名参加高考的人们,曾经经历过失望的靳育德,虽然满怀壮志,但是他不敢报名,一怕自己的出身问题会继续影响他,二怕领导不同意。为此,他错过了一年年高考的机会。
1981年年底,靳育德已经三十多岁了,中央电大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文科学生,新成立的青海电大开始报名,并设定了录取分数线。听到消息,不能再拖了,靳育德立马报了名,但他所在的学校因师资缺,校领导只同意让他学电大十多门课程中的《现代汉语》一门课,不能学全科。这次,他铆足了劲儿,决不放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电大教务处领导的关心下,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录取为我省首届电大直属班的一名文科学生。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面临着很大的人才缺口。高考恢复后,人们似乎要弥补之前那段荒废的时光,每个人都对学习都抱有极大的热情,那是一段全民学习热情最为高涨的时期。开放的思想和文化,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
在学生眼里,他是铁三中的一名班主任,还要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在电大,他又是直属班的班长,只要电大没课的时候,他还要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那时,中央电大授课,全是像袁行霈那样全国有名的老师在讲课,听录音,做记录;考试,全是中央电大出题,考卷从北京直接发送,考试管理十分严格。晚上,靳育德除了挑灯学习中央电大的课程、完成作业外,还要备课、批改学生的作业。那段时间里,他几乎从未在晚上十二点之前睡過觉。
1985年,靳育德以优异的成绩从电大毕业。当年,他还被评为我省十名优秀电大毕业生之一,受到了表彰。2000年,当青海电大成立20周年时,他被遴选为历届电大毕业生中的优秀学员,再次受到了学校表彰。
回忆起那段发愤图强的岁月,靳育德的眼中饱含泪水。是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了他学习的机会,是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了他展翅飞翔的力量。那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真是一段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时期。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了解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有多么的巨大。物质生活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精神文化的变化才是国家崛起的根本。
在见证人们思想文化不断解放的同时,靳育德也见证了青海农村因改革开放而发生的巨变。
从西宁到靳育德家乡只有短短三十公里的路途,那时,因为母亲和弟弟们在老家,在铁路学校工作的几年里,他经常往返于西宁和湟中之间。如今的三十公里路途,也许不消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但在改革开放前,这短短的三十公里回家路,每次回得都是非常困难。
那时的路不像现在,是沙路,崎岖不平。有时靳育德骑自行车回家,因为路况不好,回一趟家最少需要三个小时。后来有了班车,但一天只有一趟,虽然终点站离家还有一段路,人多车少,如果稍微晚一点,就搭不上车,只好望车兴叹。靳育德介绍,当时实行的还是小周末制,一周只有周天可以休息。每周一放假,他就得抓紧时间赶往西门口的车站。因为人多车少,能挤到班车上,那全看运气。如今,往来湟中的公交车络绎不绝,这样的巨变,当时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在靳育德的记忆中,改革开放以前,一年到头种庄稼的农民,却一年到头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五荒六月,家里断粮的人家多的是,家里来亲戚,常会看见手端面升东家西家借面的人。家里人辛苦劳作一年后,根本就分不到多少粮食,有时劳作一年后,别说能分到红(钱),甚至还会倒欠社(生产队)。
1982年,也就是靳育德上了电大的那年,家庭联产承包制正式确立,农村改革的大幕从此拉开,农民的积极性很快便被调动起来,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粮食,再也不为吃饱肚子发愁了。1984年年底,靳育德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转机,他从铁三中调到了青海省教育厅工作,承担教育厅机关刊物《青海教育》稿件的编辑工作。
从铁三中的老师,到青海省教育厅机关刊物《青海教育》的编辑、副主编,再到《青海教育史》《青海教育志》的编纂者和审定者之一,靳育德的一生几乎都与教育紧密相连,他自然也成了改革开放青海教育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变,是靳育德对青海教育发展最深切的感受。学校在变,教师在变,学生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因为经历过,所以他对青海教育之变有着最真实的感受。
改革开放以前,青海的教育与内地相比,除了“落后”外,很难用其他的词儿来形容。不管是学校环境、教育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非常落后。
建国之初,乡下的学校大多都是由村庙改建而成,如兴海路小学、沈家寨小学等,教室里有神像、有祭祀的敬台,那是常见的事情;就是城内的学校,有的也是占用了庙宇,像西关街小学、玉井巷小学、大同街小学、观门街小学等。不少校舍都是危房,在庙堂里或者廊坊里放几张桌子和几把凳子,那就是学校。
建国之初,由于教育经费奇缺,乡下一些学校教学用的粉笔和黑板擦都需要学生自制。粉笔一般都是学生们闲暇时将捡来“泥泥石(石膏矿石)”经煅烧、磨粉、调和、搓制、晒干后做成;黑板擦是学生剪下自家的羊毛毡后,再卷成团制成;破教室里的黑板是学生用锅底灰用水调和后刷成,每次值日生只要擦黑板,都会被擦下来的锅底灰弄得一脸黑;那时,学生写作业没有现在装订成册的本子,只能买来珍贵的改山纸或白贡川(纸张),然后自己裁剪装订。
那时,识字人很少,师资奇缺,多数老师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城市学校中聘用代课教师;农村学校中,民办教师是主要力量,他们除了拿到少得可怜几个钱外,主要依靠生产队划的工分来养活自己。甚至有小学毕业的教小学生,中学毕业的教中学生的现象,教育质量的高低可想而知。
1984年,靳育德调到了教育厅工作后,曾去过青海许多地方的学校。
靳育德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多次到一些农村去采访。有次他到化隆,县教育局的领导说:“你到村里找学校,不用打听,房顶上的草长得最高的,那肯定就是学校。”因为一般老百姓家,为防漏雨,房顶一般处理得很干净。唯有学校的房顶是无人问津的,不少校舍都快倒塌了,也没有钱维修和改造。
当时,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工资很低,加上受“文革”中“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影响,教师职业被人看不起,有人曾讥讽为“娃娃头”。与正式教师相比,民办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更低。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乃立国之本,像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崛起,都无一例外地都把教育摆在了首位。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4%。”自此,属于教育的春天大跨步向人们走来。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在这样的契机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青海的教育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规模的危房改造到拆除重建,不管城市还是农村,校容校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危房,变成了砖木混建的房子,学校里开始植树绿化,学校的环境变美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地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掀起了捐资助学的热潮。作为《青海教育》的编辑,靳育德就曾采访和报道过一些典型人物和事迹。
胡森林是互助县北山一个村庄的普通村民,采金技术是他的擅长,改革开放后,他和家人在大通河畔采金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全国捐资助热潮的推动下,胡森林毅然拿出了十万块钱捐献给了教育事业,成了青海省捐资助学的典型,宋瑞祥省长亲赴北山为他披红挂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万块钱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涌现出了很多像胡森林一样热心教育发展的人。
面对师资力量落后的局面,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已经在职的老师们可以通过在职进修的方式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实在不适合当老师的,国家也出台了政策,支持他们转行。为我国基础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民办教师,只要条件符合,也分批全部转正,“民办”成了一个历史的名词。同时,提高了新人职老师的学历条件,初中老师的学历最少要达到大专或中专学历,高中老师,要達到本科学历。由于党和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设施也得到突飞猛进的改善,社会上,老师这个职业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教师职业也逐渐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认识的提高,从而带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从十三大报告开始,每一次党的报告都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未动摇,教育经费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从免除农村学费开始,最后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
面临区域之间教育差距较大的问题,国家的教育经费开始优先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的学生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这些措施都让教育公平有了很大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项项的举措的实施,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史无前例。
如今,在青海,不管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靳育德已很难将现在的学校与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学校作对比,因为已经无法可比了。
40年弹指一挥间,作为青海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靳育德看到了如日方升的青海教育,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感恩于改革开放,感恩于美好的时代。
从事了一生教育事业的靳育德从小喜欢文史,早在八十年代后期,就陆续在报刊和大学学报上发表过一些文章。2006年从教育厅退休后,他又开始了他退而不休的晚年生活,笔耕不辍,认真做起了青海文史的研究。
因为父亲在西宁工作的原因,靳育德见证了西宁乃至青海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
也正是因为对这片热土的喜爱,让靳育德很早就开始喜欢上了地方史的研究。靳育德几乎了解西宁的山山水水,每一条街道衢巷,每一处人文古迹。他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知道西宁是怎样从解放初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
西宁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悠久城市,可是在多年以前,有些人对西宁的了解还很少。靳育德写这些关于老西宁的风物,就是想提升西宁人们的文化自信,让大家爱家乡,爱西宁,爱青海,提高青海的知名度。
多年来,靳育德游走于青海很多历史遗迹间,深刻体会到了老百姓对文化的重视。
早些年,他曾在一处史料上看到,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却藏寺中,有一块珍贵的明代九龙壁。后来,他经过实地走访和考证,写了一篇考证却藏寺九龙壁的稿子,发表在了省内的刊物上。第二次他再到却藏寺时,发现人们已经将原来被牛羊围绕的九龙壁保护妥帖。
有一次他去五峰寺,看到被誉为“形如举掌”的五峰山被人因取石而惨遭破坏的状况后,愤然写下了《哭泣的五峰山》一文,此后,五峰山开山炸石、破坏景观的现象被制止。
这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进步,要是在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代,是绝不会有人关注的。但是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今天,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址,早已成为人人自觉的事情。
如今,靳育德已被聘为湟中县首席文化顾问、城中区文史馆名誉馆长、城东区文史专员,在撰写了“河湟三部曲”(《河湟随笔》《河湟杂记》《河湟拾遗》)的基础上,又撰写了《老西宁》系列书,已经正式出版了五本,备受大家喜爱。他说,写这些书和做这些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更加珍惜今日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