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杨
随着科学普及的日益深入,航天创客活动在全国中小学蓬勃开展,多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太空实验室,开设了航天课程。过去通过模型、参观、讲座等传统的航天科普活動已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航天科学教育亟待注入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体验。
其中,民营教育机构将在航天科学教育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暂不讨论教育市场化是否有违教育公平原则的问题,仅从科学教育市场化,特别是航天科学教育市场化,谈一些看法。
市场化面临的羁绊
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目前已超出3000多亿元,并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中小学生中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超过1亿人次,特别是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学生接受各类课后辅导。
但遗憾的是,航天科学教育市场在其中占比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市场需求相对不够旺盛,没有政策支持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在现行教育系统中,政府机构依旧对教育市场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应试科目培训以及被列入加分特长项目的培训仍是市场主导。因而,未进入考试科目的航天科学只能归为兴趣培训领域,市场需求并不旺盛。
第二,市场化的门槛和成本高,短期内难以形成商业闭环。自2015年中央提出“双创”之后,来自美国的STEAM教育理念一夜之间呈燎原之势,乐高+STEAM、机器人+STEAM、航天+STEAM……各类科学教育机构广告牌唯恐落下这个热词。
但令人尴尬的是,STEAM教育在实践推行中最大的难度在于只是给了国人宏观的教育战略视角,却没有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手段。STEAM教育首先要解决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其次要解决开展课程必需的硬件设备,以及针对不同教学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问题;最后还要解决实施STEAM教育所需的具备学科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问题。而航天本身就是一个涵盖多学科的高精尖领域,对课程开发、硬件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要求显然比其他学科更高,因此推向市场的门槛和成本也必然更高。
第三,我国商业航天刚刚兴起,大部分航天资源还基本掌握在体制内。我国航天事业是从西方国家重重封锁下突围发展起来的,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航天系统对外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尽管国家一直十分强调航天科研院所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职能,然而在计划体制内,这些航天科普活动基本还停留在“完成单位科普任务”层面,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与效果评估。
而体制外的培训机构,虽受市场驱使,有开发航天科学教育产品的需求,但受制于航天资源的并未完全开放,在课程开发、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受到人才或者政策的一定限制。
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推动航天科学教育市场化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需要统一市场准入门槛与评估标准。目前国内教育市场鱼龙混杂,据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已逾3万家,这个数字仍在激增中。而航天是一个涵盖多门科学的高精尖领域,因此航天科学教育相对其他科学教育有其特殊性,更何况各国政府还对航天教育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其次,需要重视教育资源建设与示范性项目开发。目前,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科技场馆建设,其中大部分都包括了航天主题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与硬件配套的软件内容并没有跟上,缺乏专业的、持续的航天教育活动。
最后,需加强体制内外合作以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目前,在航天领域,体制内具备资源优势,但体制外更加灵活。教育机构一端做好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航天院所的结合,合理利用人才和技术资源;另一端紧密对接中小学校和周末、假期市场,打造适合受教育群体特点的课程。
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虽然我国航天科学教育市场化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相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提升了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关注航天、热爱航天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尽管满足应试教育的课外培训仍占据教育市场的主体,但随着国家教育部将科学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制定了社会实践课计入学分等政策的推出,航天科学教育的市场正在逐渐扩大。
此外,民营航天科学教育机构进入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以及商业化和市场化运营手段,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丰富航天科学教育产品范畴,实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