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全生
(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图1所示电路是反相求和运算电路。输入信号 Vi1、Vi2、Vi3分别通过电阻 R1、R2、R3加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把输出电压 V0反馈回反相输入端。
它的分析比较简单。
它的设计也比较简单。
如果要求实现 V0=−k1⋅ Vi1− k2⋅Vi2− k3⋅Vi3
可以先设定电阻 R4的阻值,然后就能很方便地确定电阻R1、R2、R3的阻值。
分别调整电阻 R1、R2、R3的阻值,就能分别独立地调整
图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图2 大系数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图2所示电路是同相求和运算电路。输入信号 Vi1、Vi2、Vi3分别通过电阻 R1、R2、R3加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R5把输出电压 V0反馈回反相输入端。
它的分析比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复杂。
由于PR与电阻1R、2R、3R有关,想单独调整某个信号的系数比较困难。
分别调整电阻 R1、R2、R3的阻值,就能分别独立地调整各信号的系数。但要同时调整电阻 R5,以实现 RP=RN。
如果要求实现 V0=K1⋅ Vi1+K2⋅Vi2+K3⋅Vi3
可以先设定电阻 R4的阻值,然后就能很方便地确定电阻R1、R2、R3的阻值。
这说明图2所示电路只能实现大系数的求和要求
图3 小系数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小系数同相求和运算电路如图3所示。输入信号 Vi1、Vi2、Vi3分别通过电阻 R1、R2、R3加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把输出电压 V0反馈回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
它的分析与图2所示同相求和运算电路相似。
可以先设定电阻 R4的阻值,然后就能很方便地确定电阻R1、R2、R3的阻值。
这说明图3所示电路只能实现小系数的求和要求。
上面讨论的同相求和运算电路能够推广到更多信号输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