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慰
20世纪40年代,作家张爱玲以《金锁记》《倾城之恋》等一系列作品,成为红遍上海滩的文坛明星。而捧红张爱玲的刊物,是打入汪伪政权的中共传奇特工袁殊主办的《杂志》。
1938年5月,被誉为“东方佐尔格”的袁殊经中共特科领导人潘汉年批准,创办了时政类期刊《杂志》,1942年又改为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文艺月刊,主编吴江枫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当时的上海孤岛,《杂志》作为一本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刊物,它不仅掩护了恽逸群等许多中共地下人员,而且具有广泛的统战性质,团结了一大批知识分子,著名演员石挥、黄宗英、张伐等就是经常在这本刊物上露面的作者。
作家沈鹏年在《共产党慧眼识真才——记袁殊与张爱玲的成名》中写道:“张爱玲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党员的慧眼发现、苦心扶持、多方揄扬而成名的,他们就是袁殊等同志。袁殊看到《紫罗兰》发表了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顿觉眼睛一亮,像在马群中发现了骅骝。他驱车到静安寺常德路的公寓楼,向这个可以做他女儿的小姑娘移樽就教。张爱玲当然不会知道,此人竟是地下党。张爱玲本来都是自己投稿的,这一次,
张爱玲自画像《杂志》创办人却来上门约稿了。”
后来,张爱玲所有与《杂志》相关作品的发表与出版,都是袁殊拍板决定的。
从此,《杂志》月刊成为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发表阵地。编辑也说“很欣赏张爱玲小说的一种无与伦比的风格”,于是凡是刊出张爱玲的作品,都要在“编辑后记”中加以推荐。
自1943年7月至1945年6月,张爱玲在《杂志》上发表了《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20多篇小说和散文,《杂志》也因此而洛阳纸贵。在这两年时间内,几乎每一期《杂志》中都有张爱玲的作品。一名作者的文章发表有如此高的密度,是《杂志》自创办以来少见的。张爱玲一生中所创作的最优秀作品,尽在其中。
张爱玲的绘画天才,也在《杂志》上发挥到了极致。她为自己的小说和散文配上插画,以才女的秀雅装饰感和时髦感,用黑白纯色展现了民国时期上海的各色饮食男女。每次刊登张爱玲自己插图的小说或散文,编者均注明:“张爱玲作并图。”
《杂志》还邀请张爱玲为刊物的扉页作画。在1944年连续7期的《杂志》内,张爱玲共画了《三月的风》《四月的暖和》《跋扈的夏》《听秋声》等近10幅画作。读者这才知道,张爱玲不仅文才了得,画功竟然也如此不凡。
《杂志》不遗余力以各种方式力捧张爱玲。1943年11月,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杂志》马上邀请张爱玲出席朝鲜著名舞蹈家崔承喜的欢迎晚会。此后,《杂志》安排的多次活动中,都有张爱玲的身影。每次活动,《杂志》都及时地作了详尽的报道,以强化张爱玲的社会影响。
1944年3月16日,《杂志》召开了“女作家座谈会”,随后就刊出了《女作家聚谈》一文,讲述了张爱玲的人生理想、写作习惯,以及她对冰心、丁玲等女作家的评价,并且向读者介绍了张爱玲在18岁时所写的散文《天才梦》。
1944年8月15日,《杂志》为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传奇》,并将这本书列为“杂志社丛书”之一。这部小说集,原本是张爱玲交给万象书屋出版的,但经理平襟亚认为无利可图,于是将书稿退回。而当《杂志》拿到《传奇》书稿后,就立即宣称“并不纯以赚钱为目的,只是愿助这本集子出版,使寂寞的文坛起点影响”。
《传奇》一炮打响,初版4天后即销售一空。随后,《杂志》专门为《传奇》的出版举办了茶评会,出席的文坛名流有苏青、陶亢德、谭维翰等。对于张爱玲在这次茶评会上的亮相,《杂志》是这样描述的:“张爱玲女士穿着橙黄色的绸底上套,蓝色裙子。头发髻上卷了一圈,其他便长长地披下来。戴着淡黄色玳瑁边眼镜,搽着口红,风度沉静而庄严。”
《杂志》受到大众喜爱后,读者们给经常在刊物上发稿的女作家起了各具特色的绰号。张爱玲被称为“贵族小姐”。和张爱玲齐名的苏青(1914—1982,原名冯和仪,字允庄,20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绰号是“宁波娘姨”,她最出名的事情,是把孔老夫子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加了一个标点,变成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算改得一绝。而人矮体肥的潘柳黛(1920—2001,民国女记者、作家,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文坛四才女”),绰号则是“航空母舰”。书画文章容貌俱佳的周炼霞(中国著名书画家,书画诗词都有相当造诣),人们都叫她“炼师娘”。
1944年5月,胡兰成在《杂志》上发表了《评张爱玲》一文,他说:“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与评论配发的图是张爱玲的自画像,画的是她两手背在身后,驻足而立,有着一种青春的美。或许,这就是胡兰成心中的张爱玲。
1945年 7月,《 杂 志 》举办了一次纳凉晚会,将张爱玲作为第一流的中国女作家,和当时红遍东亚的电影明星李香兰一同座谈,并在8月号《杂志》刊出报道“纳凉会记”。这时的张爱玲在上海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在《万象》《紫罗兰》《春秋》等期刊林立的上海,如此助推张爱玲青云直上的,只有《杂志》一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上海地下党人办的《杂志》,也就没有后来名满华人世界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