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联盟飞船上发生的漏气事故,虽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发生航天事故的联想。而航天事故最集中的发生地,恐怕就是在有关航天的影视作品中了。
在那些科幻大片中,事故和灾难几乎是一定要出现的场景。除了《阿波罗十三》这种专门描述真实航天事故的电影之外,从早期科幻作品《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到近期的《地心引力》《太空旅客》《太空救援》,几乎都有着对航天事故的深刻描述。
应该说,这些科学和科幻巨作在对于事故原因、事故影响和事故应对方面的描写,都是相当考究的,尽力符合科学原理和宇宙实际。相当多的事故描述实际上超越了工程技术本身,进入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讨论。
在这里,我们首先讨论一下较新的剧集《无垠的太空》。《无垠的太空》已经进入第三季,这是一部以小行星开发为背景的宏大科幻巨作,充斥着战斗、逃亡和事故的场景。在这当中,飞船事故和灾难几乎贯穿在每一集当中。在第三季最后一集里,来自未名空间的智能生命为了向人类指示宇宙中有多少宜居星球,发来了一种叫做“原分子病毒”的载体。几经周折,这种病毒设法组建了一个巨大的星环,引发了人类的兴趣。但是这种星环为了防止自己被伤害,限制了附近空间的飞行速度。联合国派去调查的“学森”号飞船一头撞在了限速区外围,酿成了“太空车祸”,伤亡惨重。
最新的剧集《火星先驱》刚刚播出了第一季,整部作品以惨烈的事故开头。美国宇航局几经努力,终于放飞了第一枚载人的SLS火箭,然而第一级还没分离,火箭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炸成了一朵烟花。前来观看的人们大声号哭,国会则启动听证程序,要把宇航局查个底儿掉。
但实际上,这段场景的设计并不合理。编剧和导演试图用SLS来重演1986年的挑战者号事故。在第二集的听证中,宇航局代表向国会解释说,航天员出于传统,带了一枚25美分硬币登上火箭,并且将它交给一名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则不慎把它掉在了某个爆炸分离舱盖附近。当固体火箭分离的时候,硬币被舱盖弹飞出去,打穿了火箭的燃料储箱,造成惨剧。实际中很难会允许这样的隐患存在。航天员们是允许把少量个人物品带进太空的,但绝不允许乱放,都存放在一个小型织物口袋里。
另外,挑战者号是航天飞机,没有逃逸塔。起飞期间一旦出现问题,航天员没有逃生的手段。但SLS的载人版是有逃逸塔的。在影片中,清晰地表现了火箭头部的逃逸塔。但是当事故发生、火焰从火箭中部冒出来的时候,逃逸塔完全没有动作。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完全是为了营造一个悲剧性开头。
在之前的电影《红色星球》中展现了火星着陆事故,也体现出某些航天人对于气囊着陆方式的不信任。片中的着陆舱进入火星大气层后虽然顺利打开缓冲气囊接触到了地面,但其中一个气囊被尖利的岩石戳破了,然后又从高处滚落,导致一名老年航天员骨折而遇难。其实,如果精心选择着陆位置,是不至于把着陆舱扔到高山上去的。
《火星救援》则展示了另外一个概念上的航天事故。首先是丢人——为了防止火箭被沙暴吹倒,指令长被迫丢下一名不知生死的航天员,强行起飞离开了火星。然而人们发现他并没有死。
然后是火箭事故,为了救援那位被扔在火星上的航天员,美国宇航局紧急发射了一枚火箭,然后凌空爆炸。其实美国航天技术进入成熟期之后,发射事故并没有那么频繁。归根到底,还是1986年挑战者号事故带给美国人的印象太深刻了,经常要在影视作品中演绎一遍,来体现航天活动的艰险。
在2017年上映的大片《太空旅客》则突出展示了微流星可能带来的威胁。满载太空移民的飞船即使安装了大型防护盾,但还是被大量微流星打坏。发生了故障的主控电脑随机叫醒了男主角,倍感孤独的男主角又叫醒了女主角,发生了一系列相爱相杀的故事。最后两人发现,主反应堆的控制芯片已经被微流星打坏了。然后当然是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维修,保证了一飞船旅客能在冬眠中渡过太空旅行的80多年,抵达目的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拍摄一部完全可以称之为灾难片的航天科幻电影。这或许是因为航天发展至今,还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大规模灾难。所谓“大规模灾难”,可以参考“泰坦尼克”之类的海难和各种空难。因此电影人只能凭借已经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预案来想象电影情节。考虑到任何交通工具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未来会不会发生惨烈的航天事故呢?至少,它们会首先发生在电影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