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慧婷
摘要:三圣庙是山西永济小樊村的村庙,它在数百年的传承历史中繁衍了三圣信仰与三圣庙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为民众自发,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圣文化现象与民俗生活的实地调查,观察三圣信仰在民俗生活中的变现及其性质意蕴。
关键词:三圣庙;三圣信仰;庙会;特性
一、三圣庙概况
三圣庙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小樊村村东,属于村落庙宇,坐东朝西,坐落在全村主街道的高岗上,地势最高,俯瞰全村;三圣庙中供奉的是孔子、送子娘娘和关羽。据庙宇管理者介志华(1)考证,三圣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原先只有一座孔子庙,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加入了对母圣及关圣的崇拜,总庙宇占地三千三百平方米。
三圣庙建筑群总体呈矩形,坐东朝西,其牌楼、正殿均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并且依地形逐级向上。牌樓位于正殿前30米处,牌匾上刻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牌坊后面有台阶直通庙门,台阶两旁最引人注目的是十二生肖的雕像;这些雕像分布合理,直通三圣庙正殿;正殿处于整个建筑群的最高处,为四柱三间硬山顶,明间供奉孔圣,左侧次间供奉关圣,右侧次间供奉母圣;戏台位于正殿南侧,据传古陶戏台最早是鲁班修建的,当时的戏台上有琉璃瓦,空悬梁,台上有四根大柱子,柱子上均有龙凤彩绘,梁祭牌匾上有“胜吾者,添木一根,不胜吾者,去木无数”的字样,可见建筑之绝妙;(2)在正殿南侧距离5米的位置,建有魁星亭,此魁星亭始建年代无考,2013年,介志华夫妇还愿于三圣庙,重建魁星亭,此魁星亭六角攒尖顶,亭内柱子上刻有名人诗碑,在亭子前后都有新铺就的水泥广场,成为进行祭祀和举行文娱活动的神圣空间和村民交流情感的娱乐空间。以下为复修孔庙碑记:
《复建孔庙碑记》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意为老年人建一块休闲娱乐场地,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我们筹集了五万余现金复建了这座历史古庙,古庙占地约五亩,建筑面积三百余平方米,古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中间供有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塑像,南间供着忠义仁勇大将军关圣大帝像,北间供奉传说中的送子娘娘。
古庙重建,广大村民纷纷捐款捐物,多少古稀老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添砖加瓦,修路架桥,各方仁人志士为古庙复建献言献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方使得古庙如期竣工,重建昔日辉煌。
特此立碑
小樊村老年协会
公元贰仟零六年重阳节
二、三圣信仰的形态——庙会
自从三圣庙原庙建成后,历经了明清两朝的朝代更替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历史,这一时期的历史是一段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加剧、社会变化显著的时期,广大民众难以适应社会的急剧变迁,形成了很大的现实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便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超自然人间的神灵上,通过各种娱神娱人的活动,祈求神灵给予帮助,以便摆脱困厄,交上好运。对于庙周围的民众来说,“孔圣”“母圣”和“武圣”三位神化了的圣人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成为表达美好愿望、祈求恩泽降临的首选。在一年一度的三圣庙会上,许多人会虔诚的来求子、求财、求平安、求健康、求丰收、求顺利等。
(一)庙会举办时间
在小樊村当地,庙会的日期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时期春节的余味尚未淡化,正月十五的庙会接踵而来,使得节日的气氛在年后形成一个新的高潮,气氛十分的浓烈;从民众的生活规律来看,正月十五过后便是开始农耕的日子,万物正在复苏,在此之后农事活动慢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点,往往这个时期的农事并不十分繁重,这就使得以耕地为生的人们可以有空余时间去组织和筹办庙会,即进行农忙前的祭祀活动,通过祭祀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又达到了娱乐休闲的效果,好让人们调节心理整装待发进行一年的农事劳动,庙会也具有过渡的性质,因此,这个时间举办庙会兼具娱乐和过渡的双重功效,也可以说这个时期举办庙会是继春节后的又一次集体狂欢,也是春耕前的狂欢,人们在这一天会尽情的欢娱,迎接着新一轮农耕季节的到来。
(二)组织与筹办
从小樊村自发举办庙会的方式来看,它更多的延续了传统庙会的功能,但又有所创新;该庙会不仅以进香祭拜为目的,而且是集祭神、娱神、求神、集市、娱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多种功能的庙会。三圣庙的管理人既是庙宇日常事务的负责人,也是举办庙会时期的总领导。2013年以后,三圣庙主要有四个管理人,分别是李绪根、李中旺、高建龙和介志华,他们四人均是出自对三圣的崇拜而自愿出任管理人,平常庙宇的各项事务由他们分工承担,这样既不耽误各人家里的农事劳动,也使得庙宇事务得到有效的处理。三圣庙会每年由小樊村的老年协会和三圣庙联合举办,由张营镇坡下的10个村落(分别是小樊村、黄龙村、辛常村、永宁村、北陶村、南陶村、下吴村、北阳村、黄龙村、舜帝村和长宁村)的民众集体筹资,不管男女老少,都会积极参加。
(三)祭祀仪式
传统的庙会核心程序是祭祀活动。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正月十五当天一大早,就有“坡下”十村的老老少少来到庙前等待进庙进行祭拜,人们会按照排队先后顺序依次进入正殿,将各种自带的供品依次摆上桌子,然后三叩九拜。按照当地风俗,认为谁上当天头一柱香就会得到三圣神灵的眷顾,祈求的愿望都会得到满足;所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想要祭拜的信众不顾天气的严寒,会早早地在庙门前排好队,期望着自己能够上第一柱香。还有一些较远地区的信众会提前赶来参加祭祀。庙内的祭品和贡品在这一天也会达到全年最多,都有全猪全羊和其它精美祭品,香厅下香烟缭绕。上香贡献作为人神交流的媒介,成为进庙信众的首选。
(四)戏曲表演
小樊村以及附近村子的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听的戏种主要是蒲剧和眉户,庙会期间会请来张营镇或者永济市的有名蒲剧团表演,蒲剧,又名蒲州梆子,俗称乱弹,因兴起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而得名,后受到荣河、临晋、猗氏、运城一带的锣鼓杂戏和青阳腔、同州梆子影响,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剧种。特点是武戏多,多与历史相结合,注重传奇性故事。晋南眉户自陕西眉县、户县传入,俗称“迷胡”,因其曲调婉转缠绵,叫人听之入迷而得名[1]。现在的戏台坐西朝东,舞台正对三圣正殿人们在祭拜完后可以坐在提前摆好的长凳上听戏,每年庙会中必演的曲目有《王宝钏》、《龙凤呈现》等。
三、三圣信仰的特性
(一)信仰对象的权威性
人需要神灵的庇护与显灵,神灵则需要人的承认与报答,否则会大发脾气,对人施以惩戒。母圣即送子娘娘,母圣庙的建造与兴起和民众的生育观念是分不开的。传宗接代历来是中国传统家庭的大事,在小樊村人们认为送子娘娘是后土神的分身,主要掌管传宗接代、繁衍子祠的生育大事,这样就把保佑生育的功能赋予送子娘娘,向母圣求子的信仰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在2013年重修母圣庙时,村内一居民喝醉酒来到庙前,先是在庙前撒尿,而后到庙中在新修葺的神像身上用食指扣掉一小塊水泥,并念叨:“这修的什么破玩意儿”,公然蔑视神灵;就在他下台阶时,摔倒致食指骨折,家中近一年也不顺畅;(3)母圣用惩戒的方法让该村民知晓了它的灵验,也告诫其他村民神灵不可亵渎,强化了它的权威,增强了村民对它的信仰。三圣庙与三圣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体村民作为互助和认同的集合体,三圣庙会的举办是社区认同感的创造与再创造。
(二)信仰动机的实用性
传统时代的民众是天灾人祸的主要受害者,是被摧残、被压迫的众多生灵。当依靠自己的人力无法抵御灾祸时,他们便不顾一切地烧香磕头,供祭神鬼,向各路神灵求救,恳请神异力量赐福攘灾,祛病降祥。[2]如若多年未能得子便到母圣庙烧香许愿,学业受限会拜孔圣,家中不顺则拜关圣;不同的实际需求祭拜不同的神灵,体现了民众出于实际需求的信仰动机。据介绍孔圣庙是一位高姓官员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而建造,后农民起义遭到李自成的杀戮,以及抗日时期的破坏,只剩残垣断瓦,但当时的庙宇负责人李守牛等人重视村民教育,在村子的南边土崖上重建了当时的主庙——孔圣庙。(4)小樊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环境是关圣信仰起源的渊源,由于所在地区东西均有河流和土山阻挡,交通不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产方式使得耕地面积的大小成为决定贫富的指标,导致争夺黄河滩地、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村民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并据永济县志记载:“1965年,冬旱,道路积尘半尺,人们担水浇麦保苗。1973 年,60天无雨。1977年,夏秋旱,麦苗出土不齐。1989 年,春旱。秋季高温干旱。”[3]多年久旱,食不果腹的恶劣生存环境使得人们把对于生活的希望寄托于武圣—关羽身上,关圣庙的建立便由此而来。
(三)神灵功能的的多样化
关公由于忠义神武而被载入祀典,享受国家正祀。在小樊村,关老爷则主要作为村落的保护神出现,正所谓“关帝南临,坐拥八方之镇”,是村民精神上的依赖和主宰。小樊村中的年轻人大多以在外开饭馆谋生,商家将其供为财神,特别看重其诚信,称为武财神。小樊村民认为关老爷还有祛除病痛的威灵。村民程上达在组织重修老爷庙时,“偶感嗽疾,饮食甚微,延至九旬百药无补,乃以其疾苦祈祝于帝君之前,越三日,饮食稍进,病渐减,未一月而痊愈”。关公在民众心中无所不能,其他一些神也无不如此,体现了神灵职能的多样性。
四、结语
三圣信仰作为当地最为重要的一种信仰形式,它在当地整个社会生活体系中发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三圣信仰满足了当地民众的多方面精神需要,具有很高的功能和权威。同时,三圣信仰也发挥着重要功能:在举办三圣庙会的活动中,坡下十村的民众再次聚集到一起,增强了村落之间和村落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三圣庙会戏剧演出起到了娱神娱人的功能,减弱了人们因为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不顺畅、不和谐所形成的紧张感、压力感,使民众精神心理得到安慰,从而达到缓解。
注释:
介志华,小樊村人,庙会会首,52岁
廉为民,舜帝村人,55岁,2018年2月访谈记录
李中旺,小樊村人,53岁,2018年2月访谈记录
李绪根,小樊村人,54岁,2018年2月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陶立璠.中国民俗大系(山西民俗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永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济县志[Z].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李文慧.民间信仰与村落关系——以清代至民国的山西太谷为例[D].山西:山西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