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丽
摘要:三月三走亲习俗是山西省南部洪洞县两个村民聚落羊獬和历山的重要民俗活动,这个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办,活动的主角是娥皇和女英(羊獬人称姑姑,历山人称娘娘)。走亲活动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交功能;其传承方式主要是群体传承和神授传承,这对我们研究民俗活动的传承不无裨益。
关键词:洪洞县;三月三;走亲活动;社会功能;传承方式
洪洞县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坐落于山西省的南端,隶属于临汾市。相传位于洪洞县西南20公里处的羊獬村是娥皇女英的娘家,而位于洪洞县西20公里处的吕梁山东南的历山是她们的婆家。每年的三月三娥皇女英都会回娘家省亲祭祖,接亲活动由此而来。从万安娘娘庙里一块清康熙年间记载《二位娘娘宫中公备物件开后》的碑可以看出走亲活动最迟在明末清初已经存在,至今至少传承了四百年左右。很少有民俗活动可以像洪洞“三月三”接亲活动一样在四百年间从未间断过,故其传承和发展在我国的民俗活动中有着典型意义。
一、走亲活动的社会功能
陈建宪认为民俗的功能是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它与其它社会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客观效用”。[1]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本身承载了洪洞人长久以来的文化信仰,在洪洞地区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
(一)经济功能
每年三月三羊獬的接亲队伍到历山庙里接姑姑的时候,历山都会举办庙会。伴随走亲活动而兴起的庙会,吸引着周围村落的商贾前来设摊交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2018年三月三历山庙会上交易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有食品类、生活用品类、服饰类等,还有榨汁机、豆浆机以及汽车等自动化商品。可见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他们对于大宗产品有了一定的购买力。这些商品方便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缩小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差异。商品物资的交流有效地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功能
走亲活动的文化功能主要是促进民间传说的传播以及丰富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
1.促进民间传说的传播
走亲习俗涉及到的传说非常丰富,有关于尧、舜、娥皇女英等人物传说;也有关于羊獬村、马驹村等的地名传说。为了扩大走亲活动的影响,当地的民俗精英们不厌其烦地讲述传说,并且致力于对这些传说的搜集与整理。内部写本有:李学智《舜耕历山在洪洞》、闫正红《皇英轶事》等。他们将这些写本赠送给前去调查的专家学者,希望传说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笔者在调查时就曾收到他们热心赠送的这些写本。他们的这些行为拓宽了当地民间传说的传播途径,促进了传说的传播。
2.丰富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
随着走亲习俗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学者来到洪洞,想要对走亲习俗有更深程度的挖掘。例如,北京大学的陈泳超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历经七年,先后十六次到羊獬进行调查,最终发表了多篇关于走亲活动的论文,并且写成了《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一书。每年都有很多专家学者前来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对走亲活动进行挖掘。他们写成的专著或者论文将走亲活动带到了更多人的面前,使其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推广,同时走亲活动也在丰富着我国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
(三)社交功能
走亲活动的社交功能主要体现在信仰圈内的相互交流以及信仰圈内外的交流两个方面。
1.信仰圈内的相互交流
羊獬村的接亲队伍到历山接姑姑的途中会经过很多村落,这些村落被陈泳超称为信仰圈内的村落,如西乔庄村、万安等。这些村落会给接亲队伍准备丰富的腰饭,人们之间亲切地互称为亲戚。通过访问当地人,我们知道沿路村庄中的人并不是只在接姑姑的过程中交往,他们平时也互称亲戚,关系也真如亲戚一样亲。如果你到了信仰圈中的任何一个村,不管需要什么帮助,只要叫一声亲戚,他们就会特别热情地帮忙。可以说,走亲活动拉近了沿线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信仰圈内外的相互交流
除了信仰圈内人与人的交流外,随着走亲活动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羊獬想要亲身参与这项盛大的活动。据活动中的接待者王伟记录,每年都有许多外来专家参与活动,并且进行捐助。2013年4月11日,美国留学生游自荧博士第三次前来参加接姑姑全过程,并且给南羊獬村水灾后的村民们捐钱,为学生们捐书、水杯等,并且为庙里捐戏一场。这些专家学者多次前来,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管是信仰圈内还是信仰圈外的交流,人与人之间都因为走亲活动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推动了走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可以长盛不衰。
二、走亲活动的传承方式
刘锡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致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走亲活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群体传承和神授传承。
(一)群体传承
刘锡诚认为:
群体传承,有的时候是指在一个文化区(圈)的范围内,有的时候则是指在一个族群的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共同参与传承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或形式,或反过来说,某一种众多社会成员(群体)参与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组成这个群体的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信仰。[2]
走亲活动是在一个信仰圈内,由众多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且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其传承方式之一是群体传承。
走亲活动传承至今从未间断,即使在特殊时期也依旧存在。当地人对于1972年的事迹记忆犹新,因为1972年接姑姑的时候没有走老路线,而是将姑姑牌位写在黄纸上双方在洪洞的青年饭店交接的。在这些艰苦的环境中,接亲活动在当地人的努力下传承了下来。笔者有幸见到了关于羊獬村村民在特殊时期的传承人情况,如下所示:
1960——1962年 闫财儿、闫玉富、张忠诚拿窝窝头接姑姑祭拜。
1967——1969年 张忠诚委托妻子李巧英带领孙子张国兴(12岁)、张国旺(9岁)上历山接姑姑。
1970年,閆财儿在病中委托王满斗单人接姑姑。
正是在这些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走亲活动才得以延续至今。可见,群体传承是走亲活动的主要传承方式之一。
(二)神授传承(托梦说、神授说)
神授传承在史诗的传承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关于这个说法在国际国内的史诗研究领域中既承认,又存在分歧。在走亲活动中也有这样的存在,即马子。马子具有通灵能力,在走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某位神仙的代言人,他们用肢体动作为姑姑驾楼开路或替神仙传话。
潘炳杰是当地唯一的“文马子”,他的经历可以说是典型的神授传承。在陈泳超教授的书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
据潘炳杰自己说,以前妻子难产时,他曾许愿如能保得母子平安,愿为姑姑驱使。2005年正月十五夜里,他梦见一位书童送他一支钢笔,告诉他以后有用。自那以后,他夜里常常听见姑姑向他以七言韵文的形式讲述传说,早上醒来就必须赶紧记下,否则就会整天头痛,无法干活。最终写下了约7.5万字、题名为《千年荣显神谜讦——娥英传》的长篇文字。[3]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潘炳杰是在梦中听见姑姑的传话,第二天必须将其记录下来,否则身体难受,进而成为马子的。
可见,走亲活动作为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可以传承至今,有着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即群体传承和神授传承,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民众根深蒂固的信仰。
一项民俗活动以人们的信仰为依托,以历史传说为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又不断传承。我们应该在政府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同时,全力发展民间组织力量和民族文化精英的作用,一起把民俗活动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J].民俗研究,1993(2).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