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春
摘要: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中,基层文化馆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对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青海互助的基层文化馆情况,分析基层文化馆影响下的群众文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基层文化馆是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是让人民群众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基层文化馆是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在开展文化服务工作时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做好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结构,让热衷文化娱乐活动更加多样化,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文化政策,做好基层群众的文化和道德建设。
一、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影响
群众文化发展需要基层文化馆,这一场所对基层群众发挥着示范作用和传承作用,是重要的基础文化部门,在长期发展中对群众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基层文化馆发挥着示范作用
青海互助县这一基层文化馆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在文学、美术、摄影、书法、文艺、戏剧、老年大学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其层次和内容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层次的直接反映。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借助文化馆的引导,保障整个活动有序进行。基层文化馆的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榜样作用。2017互助县文化馆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基层双服务”优秀单位、年底又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佳”文化馆,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基层文化馆发挥着传承作用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青海互助县的土族安召、土族服饰和土族婚礼等多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其中国家级“非遗”有9项、省级有18项,市级县级有近百项。基层文化馆可以挖掘当地文化,保护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并将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基层文化馆实现了和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承当地和我国的先进文化。互助县文化馆始终致力于县域土族文化搜集、挖掘和整理,以土族历史演变史改编了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2015年在北京进行了演出,根据国家级“非遗”《拉仁布与吉门索》改编的歌舞剧《彩虹儿女》2016年8月参加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汇演,又国家级“非遗”《祁家延西》改编的大型秦腔局《土族元帅》2018年7月进京参加了全国地方戏曲比赛,传承和保护了当地的优秀文化。
(三)基层文化馆发挥着服务作用
互助县文化馆是当地重要的基础性部门,是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部门,这一部门的发展会影响群众的文化水平。群众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需求者,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而基层文化馆的存在从侧面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表现文化活动的供求关系。就拿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来说,这是当地群眾开展文化活动的基地,是为青海互助地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
(四)基层文化馆发挥着监督作用
基层文化馆通过建设社会各界都积极加入的社会文化信息监督网络,在指引当地的文化活动同时监督个别个体阻碍群众文化建设的现象,保障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展开,防止群众受到社会毒瘤的影响,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专业的人才,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青海省互助县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本质上还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西北小县城,很难吸引外地的高素质人才。互助县文化馆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撑,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多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具备文艺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互助县文化馆工作,很难发挥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从国家总体的角度来看,基层文化馆的基层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文化馆经费投入不平衡,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个地区的文化馆经费也不等,对于互助县这样的小县城,这些文化经费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需要;其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不平衡,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阻碍了文化馆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当地群众文化事业有序发展。
(二)基层群众普遍缺乏文化自觉
受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存在差异。事实上,互助县位于黄河上游和湟水之间,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在多年的发展中,土族在互助县扎根繁衍,形成以具备土族特色的文化。尽管互助县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其社会知名度却比较低,这是因为基层群众缺乏文化自觉导致的。很多互助县的群众认为这里就是一个小地方,和那些大城市存在的巨大差距是很难短时间内跨越的,这样的思想导致基层文化馆工作难度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不足。
(三)民族文化内涵被抽离
随着互助县的经济发展,民族旅游业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由于对当地文化的过度消费,导致民族文化精神内涵被抽离,一些土族特色文化仅仅成为文化消费的噱头,忽视了对土族文化的传承。群众文化发展的目的变得不单纯,人们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加入到基层文化馆的活动中,开展活动的形式主义严重,很难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的内涵,不利于实现基层文化馆的价值。
(四)基层文化馆专业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
要想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有责任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团队。不过,通过调查互助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情况可以得知,大部分加入到其中的大学生都是当地人,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在年龄和学历上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多年的发展中,人员配备形式差异导致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队伍比较复杂,一部分馆员是早期从剧团调来的,还有大学毕业以后分配来的,各级文化馆普遍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平衡的现象。长此以往,基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中缺乏完善的支撑体系,很难实现基层文化馆的独立性。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吸引体系,没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很难真正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
(五)基层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和时代脱节问题突出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和时代相结合,为基层群众们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尽管互助县文化馆逐渐重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但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文化馆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和时代发展相适应,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能真正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现在来看,互助县文化馆的能力有限,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不高,并不能在当地县域地区普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让众多的当地居民加入进来。除此之外,由于互助县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比较单调,局限于美术,摄影,书法,文艺,戏剧等形式,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不能结合当地民族特情进行调节,基层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不足。
三、发挥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作用的措施
(一)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导地位
尽管党和政府明确了基层文化馆的主导地位,但是不同地区对于基层文化馆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导致基层文化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只有进一步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导地位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上,基层群众才能更好的认知文化馆的意义。青海互助县文化馆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在拓宽生产和发展空间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建设多样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要想推动县级文化馆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具体的运作方式,尽可能的满足当地的群众文化需求。广大的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在民族文化发展中,互助县文化馆要创作体现当地特色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高基层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
(三)创新基层文化馆内部体系
通过基层文化馆内部体系的完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主导作用。在人员调配上,要结合基层文化馆的实际情况改革优化收入分配体系,结合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完善分配制度,优化自身管理体系。
(四)提高基层文化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馆馆员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在精神文明需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需要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撑。通过定期培训和相关的活动,丰富基层文化馆馆员的理论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让更多的文艺者加入到活动中来,为群众文化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青海省的农业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70%,土族居民占当地人口的17%,通过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励更多的民办社会文化群体加入到活动中来,为少数民族提供文化服务,让基层社区和乡村都具备专业的文化队伍,提高基层文化馆的感召力。
(五)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内涵
互助县有歌舞、宗教、服饰和生产生活多种民俗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多达9项,省级的“非遗”也有18项,国家级的传承人有5名,省级的传承人有23名,总数量位于青海省首位。互助县是青海省重要的文化基地,具备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互助县文化馆要积极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做好文化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的深层次含义,发挥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作用,积极承担搜集、整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让互助县的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缺乏资金投入必然导致硬件设施的落后,互助县的群众文化活动迫切需要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在政府投入的支撑下吸引社会各界的支持,实现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完善互助县文化馆的基础设施,通过建设新媒体平台和网页维护,让更多的群众在网络上了解互助县文化馆的活动。通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馆的专业服务能力更强,影响的范围更广。
四、结束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群众文化活动逐渐丰富。基层文化馆作为为基层群眾提供文化服务和指引的重要载体,必须实现自己的价值,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龚明如.提升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的措施和途径田[J].戏剧之家,2015(15):222.
[2]付林.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81.
[3]李艳勋.文化馆应如何应对免费开放工作田[J].大众文艺,2014(11):22
[4]徐群.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建设[J].文化月刊,2010(Z1):91.
[5]苏治平,黄松.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J].宜宾学院学报,20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