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大学生教育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成为了目前大学教育之中的重要工作。本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当前大学生教育之中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予以阐述,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对策,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想要清晰的了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含义和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实体学科的教育,它更加偏向于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塑造,具體来讲,就是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向学生阐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社会规范,来让学生了解怎么样的思想政治理念才是正确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通常会将其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分两条不同的线路来完成教学工作,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全面的教学体系。“隐”这一字在《辞海》上解释为“隐蔽”“隐瞒”等含义,基于字面上的理解,就可以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并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理念。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上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工作,它要将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分解成为细节,从而才能够便于融入日常生活,同时还要借助于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比如学术沙龙、学术会谈等,寓教于乐,提高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积极性。
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思政教育使用较少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之中,仅仅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没有独立的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这种较为薄弱的地位,让很多大学教育工作忽略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较少。除此之外,应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消耗确实比较高,它需要每一个学校按照自身的特殊情况,来制定独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这给教育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二)教育应用方式陈旧
教育方式和方法是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目的所采用的手段,为了更好的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采用具有创新力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其性质和内容,就不太适合使用陈旧的教育方式来实现,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出于节省教学研发成本,降低教师工作的考虑,没有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创新。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没有与时代和潮流接轨,从而导致应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能力较弱,最终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陷入困难。
三、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实现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无论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所想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受教育人员的思想政治层次,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因此这两者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助,而隐性思想政治则是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必须要在正常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之中,正确的结合这两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和计划,让受教育人员既不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同时也能够学习到较为深入的知识和概念。
(二)探寻高校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A.探寻高校社团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教育主题,通过教育主题影响受教育者。例如,高校的廉风协会,紧紧围绕反腐倡廉的主题,通过廉洁宣誓、廉洁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反腐倡廉的主题寓于各项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形成廉洁的观念。B.探寻学校各项活动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学校开展的校庆活动、运动会、迎新晚会、教育成果展、书画摄影展等,将活动的教育主题渗透于整个活动中,积极鼓励受教育者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C.重视学术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术活动中讲授者的人格魅力及学术氛围都是重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讲授者的个人素质。
(三)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必须要与新情况和新技术相结合,目前很多学校采用是较为传统的教育方法,这显然无法发挥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方面。因此必须要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尤其是要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比如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当前有一些教育方式效果较好,包括环境熏陶法、渗透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4).
[2]迟淑清.论蕴含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3]苟国旗,张思军.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方法的优化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4]朱上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其实施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