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于心而形于文

2018-11-06 10:45陈启辉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冰心

陈启辉

摘要:冰心先生的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其文之美发乎内心。本文试图从“恬静细腻的婉约之美”“清丽明快的形象之美”“深沉平实的真情之美”“质朴真诚的爱心之美”“形象生动而意蕴悠长的哲思之美”等几个方面对冰心先生作品的“爱与真”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冰心;艺术风格;爱与真;冰心体;自叙体

引言

第一次读到冰心先生的作品,是课本上的《小桔灯》,那是我年少时认为最美的文字。作为少年的我,尚不知道“冰心”为何人,却被文中恬静、优美、率真而充满童趣的文字所深深吸引。冰心先生在如此一篇短文里所描绘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一个少年对作品出于本心的喜欢,与冰心先生的名人效应无关。

在后来学习和阅读过程中,逐步接触了冰心先生的更多作品,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对冰心先生的创作逐步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冰心先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温馨的家庭成长环境、良好的知识教育、基督教义的影响以及其对真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作品的独特主题和创作风格。他用柔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童心和人世间的美好事物,以温柔细腻的笔调、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典雅的文字构成了其以抒情见长的“冰心体”。

冰心先生的作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其文之美发乎内心,这里就其作品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方面,谈几点对先生作品中“爱与真”的体会。

恬静细腻的婉约之美

无论是勾画大自然,还是描绘无私的母爱和天真的童心,冰心先生的笔触都是恬静、细腻而柔美的,“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如同在山间静静流淌的小溪、在微风中轻摆的花枝,含着脉脉温情,绵绵密密而摇曳生姿。

冰心先生的散文《笑》,用短短七百余字的篇幅勾画了一位画中的小天使、一位路旁的村姑和一位茅屋前的老妇人,三个人物、三个场景用一束相似的白话串联。“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作品的开头作者就将读者带进了其所营造的“独与内心相交融”的宁静中。万籁俱静,三束白花点染着笑靥,真诚、纯净、自然。在这样的宁静中,隐隐约约又有琴音不绝如缕低回婉转,三张笑脸和三束白花澄澈空灵、甜美而轻柔,让读者和作者一起融化在爱的调和里。

清丽明快的形象之美

先生的散文以流畅自然的白话文为主,又吸收了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对文字的锤炼、节奏的推敲和韵律的和鸣,使先生的文字既有白话文的明快流利,又有文言文的凝练典雅,“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周作人:《志摩纪念》)。

“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压。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在《寄小读者·通讯四》中,先生用不到四十字的篇幅,一幅江南水乡图跃然纸上,既有白话的娓娓道来,又融汇了文言文的凝练之美。又如在《樱花赞》中,“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的,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船之中”,先生在文字本身的叙述上,使用了明快流畅的白话文,却又巧妙地在文字的音韵、叠字上借鉴了文言文的典雅,使我们获得了具象上的视觉之美和听觉上的愉悦。

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场景的描绘、乃至对自然风物的摹写,字面上是明快流畅的白话文,而在音韵和词语张力上吸收了文言文的典雅和凝练,使描绘的对象在平实的文字中呈现出清丽明快的外在形象。

深沉平实的真情之美

“发挥个性、表现自我”是冰心先生一贯追求的文学观,很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自叙成分。在他的散文创作中,“我”既是描写的对象,又是艺术形象,他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之中,以委婉、平实而又含蓄的笔法娓娓流出,把自己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他以发自内心本真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在读者面前,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深切感人,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鸣。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在《山中杂记》中,先生通过海与山的层层对比,表达了对大海的无比想念,流露了先生在海边长大而生发的对海的深入骨髓的爱。再如先生首创的同题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和《去青龙桥》《二去青龙桥》《三去青龙桥》,把不同时间的各种情形,自然地呈现出来,真切流露出先生浓重深沉的主观情感,“自叙”色彩油然而生,不仅引导出对生命、自然的思考,更有源源不断催生出来的如清泉流淌般的脉脉深情。这一腔柔情,在先生抱诚守真的人格力量激荡之下,婉而成章,体现了先生散文深沉平实的真情之美和自然柔和的温婉之美。

质朴真诚的爱心之美

“爱的哲学”一直是冰心先生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在先生的作品中,总能让人在自然、纯美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烈而纯粹的爱意。先生把爱作为创作的价值尺度和精神归宿,以爱心为文,以母爱为天职,讴歌母爱、赞美童真、赞美大自然,“爱”贯穿文章的始终。

在《寄小读者》一书中,先生描写的对象是“我”挚爱的母亲。在这些平静而明快的文字中,他把母亲比喻为大海,他说:“我和海亲近在童年,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先生还描述了母亲为她讲述幼年的十则趣事,描绘了母爱的温暖、细腻和无微不至,同时也展现了幼儿的天真、稚嫩、聪明和可爱。先生还对母爱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说:“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发丝,也不能一般长短……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他还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冰心先生把“爱”作为创作的母题,这种爱博大、质朴、真诚而超然,如此浓烈的爱,如此细腻的爱,先生内心丰韵的情感在笔尖汩汩流出,坚定而酣畅有力地突显了“爱”的主题,表露了他的“爱的哲学”。

形象生动而意蕴幽长的哲思之美

冰心先生善于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寄托真情实感,透着强烈的哲思意味,使文章具有一波三折、意蕴幽长的效果。

“雨势并不减退,左右欹斜的红莲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在荷叶上凝聚了流转无力的水珠,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先生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在对红莲、荷叶这些具体形象的描绘之中,透露出崇高感人的美,饱含着先生对母亲的慈怜、无条件自我牺牲的感动,几个场面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寓着先生对母爱英勇无畏扶持新生的赞颂,淡淡的叙述,流淌着甜甜的芬芳,蕴含着幽长的哲思。

结语

正如郁达夫在评价先生时说:“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先生用其温婉的笔调、平实而典雅的文字、恬静细腻的内心情感、质朴真诚的爱心和生动幽长的哲思,以“自叙体”为其表达方式,以“爱与真”为其创作基础,“美于心而形于文”,为我们构建了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永远学习的凤采华章。

参考文献:

[1]张建秒,刘飙.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 [J].江西社會科学,2007(12):73-77.

[2]沈茜.试论冰心早期作品中“爱的哲学”[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27-31.

[3]王雁.谈冰心作品中爱的哲学之自然之爱[J].职大学报,2013(06):48-50.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冰心
忆读书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冰心养生秘笈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