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继
摘要: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研究地下水质量现状和时空变化规律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的一门实用科学。
关键词:地下水监测;监测指标;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大顶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大顶矿区在明朝就有人开采炼铁。至今矿区开采面积为1.98km2,开采深度开采深度781m~460m,以露天开采方式开采铁矿、锌矿、锡矿。在矿山实际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的环境状况产生影响,大顶矿区开采至今尚未进行完整的地下水环境状况监测及分析评价。
1.监测点布设
大顶矿区的采矿区、分选区和尾矿库在相同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内,其布点方案如下:(1)在开采区东边约100m处选取另外一下降泉作为背景监测点,编号为Q1,在开采区内选取一下降泉作为其中一个背景值监测点,编号为Q2;(2)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地下水汇流区采取扇形布点法布设监测断面,该污染扩散井布设在尾矿坝下游约500m处,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编号为ZC1。(3)在尾矿坝下游1000m分别布设1个监测断面,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编号为ZC2。
2.监测指标
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钾、钙、钠、镁、硫酸盐、氯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等,详见表2-1。
3.地下水监測结果
地下水监测结果如表3-1所示。
4.地下水质量评价
4.1评价标准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结果,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单项组分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的内容进行评价。其余指标应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进行评价,则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如下表4-1所示。
4.2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指数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数学模式:
4.3评价结果
对本次地下水取结果进行评价,其结果如下表4-2所示,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出现超标的指标主要有总大肠菌群、高锰酸钾指数和总α放射性部分监测点位出现超标,其余指标均不超标。
5.结论
对大顶矿山地下水监测结果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三类水标准或生活饮用水标准相关限值进行评价,发现出现超标的指标主要有总大肠菌群、高锰酸钾指数和总α放射性部分监测点位出现超标,其余指标均不超标。对其进行污染现状评价,发现ZC2号监测井和ZC1号监测井均为极重污染。其中ZC1号监测井污染评价总指数中贡献值较高的监测指标为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锰和铅;ZC2号监测井污染评价总指数中贡献值较高的监测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钾指数、亚硝酸盐、氟化物、总α放射性和总α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