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艺作品永远是时代的表现者与倾诉者。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舞蹈、绘画,乃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艺术只有扎根生活,立足时代,才能受到群众的喜爱,引领时代之风气。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集结了多部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现實主义题材作品。作为打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平台,一部部为大时代礼赞、为平凡人歌唱的文艺作品轮番上演,不仅映照着时代变迁,更是直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
在此次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作品展演中,话剧《许村故事》无疑是颇受关注的一部作品。该剧立足上海,取材于紧邻虹桥机场的“城中村”——许浦村仅通过两个月的攻坚战,整个地区面貌焕然一新的真实故事。是一部反映新时代基层党员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该剧取材于 2015 年上海闵行区许浦村拆违的真实事件,剧中的许村作为典型的“城中村”,环境恶劣,违建情况难以遏制,新来的党支部书记高鹤亭带着拆除违建的任务来到许村,与立场摇摆不定的村委会主任许松风顶着重重阻碍和困难展开工作。最后,在拆违工作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拆违支持者——老党员吴三妹用生命点醒了那些拆违反对者,“钉子户”许小花觉醒了,许松风获得了自我救赎,高鹤亭与女儿高凌僵持多年的冰冷关系也得到了意外的和解。
《许村故事》将向我们展示“拆违”的惊心与动魄,更透见人性的复杂与鲜活。
《许村故事》表层写拆违治理脏乱差的环境,更深层的是表现许村人如何在“利益”面前抉择。“城中村”是中国当代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城乡结合、南北混杂,形形色色的人群涌入村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当代社会杂居群体。于是,各种违规搭建的房屋、楼宇如杂草般地涌现。这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但同时,出租这些房屋又为各家各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观收入。所以“拆违”就是在拆除额外的利益,这无疑是无比艰难的。剧中许村党支部书记高鹤亭就是在这样一个危机时刻来到许村,历经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挑战与煎熬……这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切,就是利益得失的争夺。《许村故事》将向我们展示“拆违”的惊心与动魄,更透见人性的复杂与鲜活。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瞿新华编剧,由闵行区文广局、上海上艺戏剧社、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共同出品,取材真实,舞美也始终贯穿着浓浓的写实之风——临时的拆违指挥部、墙上挂着的规划图、令人切身感受到拆违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随着拆违工作的进行,舞台上杂乱的建筑逐渐清晰。全景之下,夜色下的点点灯光给人以希望,暗黑的色调则预示着拆违工作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舞美从细微之处传达主题思想和行动理念。
如果说《许村故事》讲述的是村庄拆迁改建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那么沪剧《小巷总理》则着重于聚焦市井生活,生动描绘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点滴。该剧讲述“可乐坊”小区居民何家龙因生活困难违建经营小店以贴补家用,如今在“五违四必”大力整治环境的过程中,小店面临拆除,居委书记潘雅萍多次上门沟通却无果;其做钟点工的老婆无辜受屈,被东家诬陷拽到居委会对簿公堂,何家龙怒火中烧,若不是潘雅萍的及时阻拦,险些酿成大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区志愿者冯亮关心孤老备受众人称赞,却因吃过官司被未来老丈人棒打鸳鸯心灰意冷;暴风雨之夜小区车棚被隔壁公司的违法建筑压倒,居民车辆被毁,怨声载道;潘雅萍的女儿被人报复,身受重伤……这一件件焦头烂额的事让潘雅萍四处应对心力憔悴,面对女儿她更是愧疚万分,不禁产生了退却之意。但在丈夫、女儿和居民们的理解支持下,她用耐心和爱心,用热情和诚恳逐渐解决困难和矛盾,最终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当居民们把一块“小巷总理”的匾额送到她面前时,潘雅萍难掩激动,流下了滚滚热泪。嬉笑怒骂、甜酸苦辣,这是一幅当代小区生活的风情画,也是当代“小巷总理”辛勤付出的真实写照。
《小巷总理》是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2014年创作演出的舞台作品,是长宁沪剧团红色经典三部曲系列之一。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大背景下,以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女士等为代表的人物原型,攫取生活中平凡的人与事,生动描绘了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点滴,以高度提炼的创作手法,遵循文艺创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该剧首演于2014年,四年过去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邻里们的故事也在不断改变,“小巷总理”们面临的新问题有哪些?新时代社区工作如何有效开展?经过4年的沉淀,新一轮演出是在首演基础上,经过主创团队深入基层,提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进行再创作、修改与提高。长宁沪剧团秉承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力图通过艺术的表达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工作者平凡却不平常的工作和生活。
无论沪剧还是话剧,两部作品都聚焦于热点话题,取材于真实故事,反映生活中最真实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文艺创作始终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关心人民所关心,以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坚持立足百姓生活,传递人民呼声,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如果说艺术是一棵树苗,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它生长的土壤。文艺作品只有扎根基层,才能保持艺术创作蓬勃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这几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不求恢弘壮阔,都聚焦生活中的平凡人,在艺术创作中提纯生活,又通过艺术表现来滋养生活。如话剧《生命行歌》,取材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以病房中形形色色的老人作为主角,深刻地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命题,表现普通人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生的遗憾,展现了生命的祥和暖色。该剧首次着眼安宁疗护题材,首次关注“死亡质量”,通过演绎疗护病房中护士的工作日志,展现人心百态,表达了向死而生的戏剧主题。
让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百姓中去。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舞台表达说出百姓所想,生动地展现四十年来,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壮丽图景。
《生命行歌》透过护士嘟嘟的工作日志,讲述了临终关怀病房里不同患者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曾经是评弹演员的黄阿婆,如今只能断断续续想起几句唱词;终身执教、孤独一生的陈阿公,入院时大发雷霆、拒绝治疗止痛,念念在口的是:“我要体面、尊严地去见一个人。”欲求速死的吴老伯,曾是一位在战火中被救生还的志愿军战士;绝症在身却整日道着“我要回家”、经营一家粉丝汤店的许老伯;深陷恐惧,要用尽所有的钱为自己置办大块墓地的高总;全心全意陪诸多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洪护士长,却突发疾病……生命之歌起伏跌宕,生命故事深吟浅唱。
在剧组筹备阶段,上艺戏剧社特邀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查明哲数次亲抵上海,与编剧、舞美、主演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到该剧故事背景发生地——上海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剧组人员为了更好地感同身受,分批去金山衛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生活,与医护人员和病人们进行交流,实地考察,了解更多这个群体的生活故事,不断为剧情和人物增添鲜活的素材。该剧题材创新,首次关注“死亡质量”,并精心打磨细节,由名编名导强强联袂,80岁“戏痴”刘子枫高龄复出担纲,“富贵嫂”刘敏用江南评弹彰显海派文化特色,该剧通过“天、地、人”为概念的舞美设计来吟唱绝美“天鹅之歌”。
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歌声响起的时候,也体现了编剧想向观众传递“坦然、释然、安然、欣然”的生死观。在中国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激发老年社会的人文价值,激发整个社会的人文情怀,“一曲且行且吟的生命行歌”是本剧的核心价值所在。
话剧《星期日工程师》,则以戏剧的方式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的艰辛与坚定,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全剧以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上海,讲述了一个工程师在接受社办企业的聘请之后,利用星期日的休息时间,从市区乘车、摆渡、再换乘长途汽车,辗转奔波,赶到社办工厂,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精心研究并开发出新产品,不仅帮助一家濒临倒闭的社办企业起死回生,还为国家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这家社办企业为了报答这位工程师所做的贡献,先后给他发放了报酬、奖金3400余元。然而,在那个刚刚粉碎“四人帮”,人心与社会风气乍暖还寒的时代,这居然成了他“收受贿赂”的罪证。上海的一家检察院动了真格,正儿八经以所谓“受贿罪”对这位工程师“立案审查”,差点搞得这位工程师家破人亡——这便是上世纪80年代曾经轰动全国的“韩琨事件”。后因基层党员干部刘正贤、正直记者谢军等坚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人们破除万难、大胆坚守,最终为韩琨洗刷冤情。《光明日报》的仗义执言也迎来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星期日工程师”这一划时代的新称号又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令众多知识分子及改革的先锋们大呼畅快。历史是一面镜子,能清晰折射出时代进步的脚印、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轨迹和改革开放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累累硕果。该剧向观众真实记录并昭示了这样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命题:变革和演进,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往往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满足人民的文艺需求,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践行“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办节宗旨的不懈追求。本次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剧目都立足于基层,直面社会题材,让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百姓中去。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舞台表达说出百姓所想,生动地展现四十年来,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壮丽图景。从社区到农村,从工厂到医院……四部风格各异,却又充满了艺术魅力与现实精神的作品,组成了此次上海国际艺术节“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展演。四部作品除了蕴含着红色基因,“以小见大”也是这几部原创新作的共同特点。作品通过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想人民所想,说人民所说,因此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