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景鸿 张学能 老满
净化人类生存圈,“赞”不可少
要说过去两年中吸睛无数,满获赞誉的行业当属环保生态。
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引领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保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征;
英国重启大规模核电建设,用清洁能源应对能源污染;
环保组织遍地开花,新能源汽车纵横来往,共享包装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
组织机构
环保这片“绿色”领域中,有这样三类组织。
国际环保组织。如1948年在法国枫丹白露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适用于政府、非政府间合作,全球屈指可数;
国家环保组织。如199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立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梳理神州大地环保指标,公布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
民间环保组织。如1996年,致力于公众环保教育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成立,或许你曾在某些海报传单中见过它的身影。
新能源
甲醛替代柴油;
可燃冰突破技术瓶颈;
爆米花制成“超级电池”;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17%。
钍基熔盐核反应堆项目开创能源利用新模式;
智能微网技术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让电动车充电摆脱“长尾巴”;
光伏发电赢得市场新机遇……
风电、生物能源、新能源汽车。能源一台戏,世界一片景。
包装
随着快递业井喷式暴涨,有货即有包装。大量的“商品外衣”成了全世界“甜蜜的負担”。批判家、环保人士的警告难以浇灭大众的购物欲,而白色垃圾亟待降解的话题早就被升级版卡纸撵出议事厅。包装设计热效应大势所趋,不知由工业设计演变而来的HOT专业,温度是否会高过与日俱增的CO2,持续“炙手可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