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女兵青史标芳

2018-11-06 06:25:34于万岭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女战士赵一曼女兵

□于万岭

鼎盛时期的抗联女兵约有六百多人,到1945年抗联教导旅从苏联回国时只剩三四十名女兵,绝大部分牺牲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日战场。抗联女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外敌入侵之际毫无畏惧地拿起刀枪,投身到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她们面对东北恶劣的气候勇敢挑战女人的生理极限,与男兵一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她们用战斗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创造了东北抗战史上的伟大奇迹。且还涌现出赵一曼、冷云、陈玉华、张宗兰等一批巾帼女杰。

2008年9月3日,李敏(左)、李桂兰(中)、李在德(右)3位女抗联老战士在一起回忆抗战岁月。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英勇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反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东北抗日联军作为抗击侵略者的先锋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与日寇浴血奋战了十四年,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东北抗联不但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一批铁血将领,而

勇赴国难

据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黑龙江省老促会原副会长李敏回忆,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女兵大约有六百多名,到1945年抗联教导旅从苏联回国时只剩三四十名,绝大部分牺牲在抗日战场。在这些抗联女兵中,有受党多年培养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立志报国恨家仇的热血青年,有在日寇的扫荡中为逃避鬼子的暴行而背井离乡的农家妇女,也有为抗日救国而毅然放弃优裕生活的富家千金。这些经历、境遇、出身、年龄不同的女子,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奔赴抗日战场,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女英雄赵一曼的这首诗,正是抗联女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抗日意志的写照。

1959年,抗联将领周保中将军在《回忆抗日战争中的东北妇女》一文中,曾这样记述东北抗联女兵:“妇女同志的坚忍奋发,吃苦耐劳,经得起残酷考验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在那游击战争处于挫折和艰难的岁月里,我们的游击战士,除了作战伤亡以外,还有饿死的,冻死的。在基干部队里也有个别人逃亡叛变的,每个战士的身上负荷是很重的,除了携带枪械弹药,还得背上自己的给养、预备服装、小帐篷、小火炉、锹、镐、斧、锯和炊具等。妇女同志除上述东西以外,还要携带药包、尺、剪、补衣碎布和针线。如果男同志背包重四十斤到五十斤的话,女队员就要多加上五斤到十斤。因此,在穷年累月不断行军作战中,就是铁汉子也有的不堪苦累而死的。然而妇女却没有一个害怕苦累的,更没有逃亡叛变的。” 这样的评价对于抗联女兵当之无愧。

黑龙江省林口县八女投江纪念馆内的雕像。

英勇斗争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抗联女战士和男战士一样荷枪实弹,冲锋陷阵。女战士吴玉清回忆说:“说起打仗,和吃饭一样平常,大仗小仗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第一次拿起马盖子枪,心里很害怕。我才十几岁的小孩子,一个姑娘,怎么能不怕啊!可是呀,真的打起来,看到鬼子的凶样,看到身边战友倒下了、流血了,你就会勇敢起来,什么也不怕了,什么都敢干了。”

东北抗联中有妇女团、妇女连,一些大的战斗,如攻打依兰县城、夜袭前刁翎屯、大盘道伏击战、黑瞎子窑截击战、五道岗截击战、三道通防御战等战斗和第二路军西征作战等,都有女兵们的身影。女兵们不但要打仗,还要搞侦查、送情报、救护伤病员、缝制军装,有时起到了男战士起不到的作用。

队伍里有很多刚刚来例假的女战士,那些稍微年长的女战士就告诉那些刚刚来例假的女孩子到冰冷刺骨的河里去洗,为的是把例假给激回去。那种超越生理极限的痛苦,也许只有抗联女兵才经历过。

宁死不屈

抗联第五军于1937年冬成立的妇女团,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后,全团只剩下冷云等8人。1938年10月上旬,这8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撤离,被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到了河岸边,她们宁死不当俘虏,集体跳入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在投江的8位女英雄中,年龄最大的是23岁的指导员冷云,年龄最小的是只有13岁的王慧民。当年,周保中在得知“八女投江”后,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很多抗联女英雄面对凶残的敌人,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1935年11月,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被捕。面对敌人吊拷、鞭打、竹签刺指甲、坐老虎凳、用铁条刺伤口、灌汽油和辣椒水、电刑等种种酷刑,她怒斥敌人:“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肉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年仅12岁的女兵金锦女,在完成一次送信任务后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大义凛然:“你们侵占我祖国,杀我全家,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镇压,我决不投降,你们杀了我吧!总有一天你们会被抗日人民消灭干净的!”被敌人的酷刑折磨得遍体鳞伤的金锦女,最后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气绝身亡。

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的6位女兵,被捕后发出了“可以死,投降不行!”的铮铮誓言,最后被敌人杀害。

赵一曼烈士。

侠骨柔情

抗联女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但她们又具有女人、妻子、母亲的情怀。

抗联将领周保中在日记中写道:“她们的情绪始终是坚定、愉快、活泼的。她们含辛茹苦地做完自己的事,还踊跃地帮助男同志。每当情况许可时,夜晚宿营,在火堆旁边,她们低声歌唱,开辟雪场作小型舞蹈。她们的行动常常激发了男战士,鼓舞着部队的斗志。”

1937年6月,抗联六军被服厂女战士李桂兰和六军四师政治部主任吴玉光、抗联女战士李在德和抗联三军司令部电讯学校校长于保合这两对新人在深山密营中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第二天,两位新郎就走向了战场。李在德、于保合夫妇在枪林弹雨中相携走完了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李桂兰和吴玉光夫妇则一个在战斗中牺牲,一个在执行任务中被捕,两人只做了一夜夫妻便阴阳相隔。七十年后,李桂兰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嘱咐将她的骨灰与吴玉光合葬。这两对夫妻的婚恋,表现了抗联战士“抗联伴侣,永恒守望”的崇高情感。

赵一曼在被押赴刑场的火车上,向敌人提出要纸要笔。敌人以为赵一曼面对死亡可能要开口了,但她却给儿子写下了遗书:“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长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遗书充分表达了赵一曼的母爱,这份母爱比生命的代价更沉重,比常人的母爱更珍贵。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博爱,是人类的母亲对爱好和平的子孙后代的博爱。

精神永存

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即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东北抗联女兵身上得到了最令人感动的体现,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不能忘却。抗联女战士庄凤在晚年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场战争。”“不知道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就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就不知道今天的江山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那是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沉痛代价呀。”

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关于东北抗联女兵的资料留下得很少。目前,除了人们熟悉的赵一曼和“八女投江”等女英雄外,很多没有活着看到抗战胜利、牺牲后也没有留下姓名的抗联女兵无法被人们知晓。据我所知,现在活着的抗联女兵仅剩两人,其中一人已经95岁,另一人已经年过百岁。

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东北抗联历史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一些抗联女战士的回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留存下来。让东北抗联女兵的事迹广为人知,让东北抗联女兵的精神不断传承,让东北抗联女兵这一群体青史标芳、世代传颂,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应该铭记在心的事业担当。◀

猜你喜欢
女战士赵一曼女兵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 年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年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八十年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剧作家(2023年1期)2023-02-06 07:01:48
这!就是女兵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中华魂(2017年5期)2017-11-21 01:53:23
“红心女战士”陈少敏的传奇人生
文史春秋(2016年1期)2016-12-01 05:41:51
看看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