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文
【摘 要】
目的:探析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1例心肌炎患儿展开研究,将其按照抽簽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相比,观察组95.12%明显更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MB)、LDH(血清乳酸脱氢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性。
【关键词】 小儿;心肌炎;磷酸肌酸钠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012-01
小儿心肌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所致,临床以心肌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多累及心肌细胞、间质组织、血管成分及心包。药物是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常用方法,但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作用靶点单一,以致常规疗法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故探索一种科学、安全的治方案是儿科医师普遍关注的问题[1]。本研究以81例心肌炎患儿为例分组对比分析,主要探讨磷酸肌酸钠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1)。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2±1.31)岁;患病时间4-27d,平均(15.73±3.21)d。观察组28例,女13例;9个月-10岁,年龄平均年龄(5.32±1.54)岁;患病时间4-29d,平均(15.91±3.63)d。两组病例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经检查均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制定的“心肌炎”诊断标准[2],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略增快,急性期伴有窦性心动过速;(2)临床资料完整,方便追踪随访;(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过敏史,近期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2)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者;(3)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均卧床休息,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71 )治疗,1d0.3g,于早、中、晚饭后服用,持续用药14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21)治疗,静脉滴注1d2次,1次10-25mg/kg,30min内完成滴注,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评价治疗效果[3]。治疗后“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肌酶、心电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ST-T改变幅度>90%,视为显效;上述症状、心肌酶、心电图均明显改善,5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相比,观察组95.12%明显更高,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心肌酶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LDH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其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各2例(各占5.00%),心慌、低血压各1例(各占2.50%)。观察组患儿41例,用药后发生恶性呕吐3例(7.32%),食欲不振、心慌各1例(各占4.44%),低血压2例(4.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65,p=0.799)。 3 讨论 心肌炎是指感染、物理和化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心肌炎症性病变,所造成的心肌损害轻重程度差异显著,轻症患者无典型临床特征表现,随着病情恶化则经常出现“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近年来,小儿心肌炎发生率持续呈现上升趋势,临床尚未有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往多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及口服维生素C治疗,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据统计,约70%患儿经适当治疗能够痊愈,不伴发后遗症状,另一部分患儿则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预后较差,故临床多主张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4]。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高效的功能物质,可通过维持心肌细胞中的ATP(腺苷三磷酸)含量促进心肌恢复,起到保持心肌细胞膜稳定性的效果,改善机体生理紊乱现象[5]。将其用于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中,治疗关键在于改善心肌代谢、保持心肌营养,促使患儿心肌细胞功能得以有效恢复,从而缓解“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王爱华[5]研究中,予以27例患儿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后患儿总有效率达89.28%,且CK、CK-MB、LDH各项心肌酶指标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其中维生素C能够抑制氧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害,避免心肌受损;而磷酸肌酸钠给药后可开放合成通路和减少分解作用,保护肌纤维膜免受缺血损害,并可维持心肌细胞的核着酸储油,两者联合后能够起到协同作用,能够为患儿骨骼肌、心肌提供充足的化学能量,保持心肌细胞膜完整性。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各项心肌酶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王爱华研究结果相一致,均说明了磷酸肌酸钠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炎患儿心肌代谢功能,减少心肌细胞耗氧量,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心肌酶各项指标在心肌炎急性期均可升高,特别是CPK-MB升高对心肌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上述数据可见,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说明磷酸肌酸钠治疗可阻断心肌炎病理进程,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胡静波等[6]报道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另外指出磷酸肌酸钠具有理想的抗心律失常、抗血栓作用,同时其转化物质能够将磷酸肌交给ATP分子,改善患儿心肌收缩症状。 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并不会大幅度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用于小儿心肌炎治疗安全性有所保障,与刘文明[7]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考虑主要与样本选取数量少、不典型有关,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加强讨论。 综上所述,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高希兰. 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用于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8(23):40-41. [2] 贾盼强. 高张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D]. 承德医学院, 2016. [3] 马会玲.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对比观察[J]. 药品评价, 2017, 18(13):1250-1251. [4] 王晓霞.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肌酶指标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16, 25(14):48-50. [5] 王爱华.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14(7):105-106. [6] 胡静波.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3):137-137. [7] 刘文明. 磷酸肌酸钠对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8(2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