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2018-11-05 09:18,,,,,,,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阳上亢降脂高血压病

,,, , , ,, ,, ,

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导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而发病。主要病理环节在风、火、痰、瘀、虚,与肝、脾、肾等关系密切相关。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痰浊内蕴为标。临床上根据病人症状辨证,以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最为多见。本研究根据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多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应用其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高血压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8岁~68岁(53.86岁±10.35岁);病程2年~30年(6.35年±9.26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岁~70岁(54.46岁±10.56岁);病程2年~28年(6.88年±9.52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10)[1]中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肝阳上亢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 ②年龄30岁~70岁;③排除合并有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病人;④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脂方,处方:天麻20 g,钩藤20 g,夏枯草15 g,川芎15 g,三七15 g,菊花15 g,决明子15 g,山楂15 g,葛根30 g,茯苓30 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疗程8周。

1.5 观察指标 ①血压和心率:诊室同一自动血压计测量病人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2次,取读数的平均值,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②血脂:记录病人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③中医证候积分:参照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6 疗效判定

1.6.1 降压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1mmHg=0.133 kPa)以上,并达到正常;或舒张压虽未降至90 mmHg,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降低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采用积分方法评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进,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小于3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s) mmHg

2.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试验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2.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 mmol/L

2.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5.0%,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死亡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因此,安全有效地将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尤其重要。目前西药治疗高血压基本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血压,然而如何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已成为医生关注的重点[3]。

高血压病可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主要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痰浊内蕴为标。临床上根据病人症状辨证,以肝阳上亢型、痰浊内蕴的高血压病病人最为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头痛、口干舌苦、牙龈肿痛、烦躁易怒、疲乏心悸、失眠多梦等。

本研究根据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多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应用其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肝降脂方中的天麻、钩藤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4-5];夏枯草、菊花、决明子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所含芦丁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脂;川芎、三七具有活血止血、行气通经、祛风止痛的功效[6-7];茯苓、葛根有健脾、安神,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8];山楂中总黄酮有显著的调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所致大鼠血管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9]。王继华等[10]用山楂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病人疗效较好。诸药合用,达成清肝泻火、降浊调脂、行气活血之剂,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服用西药可降低病人血压,但对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疗效并不明显,而联合清肝降脂方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中医证候,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这与中药作用广泛、靶点多样性、副作用小等特点密切相关。治疗后试验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见清肝降脂方能够降低血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可预防高脂血症,减少靶器官损害。

猜你喜欢
阳上亢降脂高血压病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基于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的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没食子酸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