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态 新 闻

2018-11-03 06:42:26
航天器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空间站月球航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

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向用户提供多型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捷龙号微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并提供定制、搭载、合并发射等需求。通信卫星应用方面,公司正在推进“鸿雁”星座计划,预计2023年完成系统一期建设。商业遥感卫星方面,公司自主投入的高景一号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具备1天重访的全球观测能力。后续,公司将发展高端光学卫星、敏捷SAR卫星等商业遥感卫星,增加商业遥感卫星多样性。不仅如此,公司还将积极开放供应链,向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符合供应方要求的企业和单位敞开大门,积极推进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商业航天元器件、商业航天测控以及小卫星等联盟的组建,加强资源共享,探索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商业航天利益共同体。

中国空间站任务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完成

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26日,在京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介绍,中国空间站目前已经完成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计划实施13次飞行任务,拟于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试验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阶段安排了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发射等7次飞行任务。目前,空间站任务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初样阶段研制接近尾声,计划2018年完成转正样阶段评审工作;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正在进行初样阶段结构热控舱总装工作。据介绍,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载荷正在开展初样阶段研制,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载荷正在开展方案阶段研制,第一批舱内、外载荷项目已完成立项。航天员系统乘员产品、舱外航天服正在开展初样研制工作,航天员出舱活动水下验证等地面试验正按计划进行,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初选阶段有关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NASA发布《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

据新浪新闻2018年10月9日报道,NASA于9月底发布了《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报告强调了美国国家太空探索活动的5项战略目标,并确定了美国国家太空探索活动从2018—2024年的在绕月轨道、月球表面、近地轨道及火星4个领域的路线图。战略目标分别为:①将美国在近地轨道(LEO)的载人航天能力转变为支持NASA及新兴商业经济需求的商业行动;②领导对月球表面支援任务的能力部署,并促进地月空间以外的任务开展;③通过一系列机器人任务,促进月球资源的科学发现及表征;④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表面,开展持续探索及利用活动;⑤在月球上演示人类登陆火星或其他目的地所需的能力。

美国参众两院力主延长“国际空间站”寿命

“国际空间站”

据《航天新闻》2018年9月27日报道,在美国众议院航天分委会9月26日举行的关于NASA空间探测工作过去与未来的一场听证会上,分委会主席宣布正在推出一项立法,要把“国际空间站”使用时间延长到2030年。之前参议院推出的一项立法也含有类似的延寿条款。该法案具体条文暂不清楚,但其中一条是,除非有可行且耗资更少的商业替代方案能更快到位,否则要把“国际空间站”使用时间的现有授权从2024年延至2030年。NASA局长吉姆·布莱登斯坦曾在9月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NASA的预算预期,延长“国际空间站”寿命会对NASA其它探测项目有影响,他表示可以让“国际空间站”延寿,只要国会愿意提供经费,但现实是,鉴于眼下的预算限制,若要前往月球和前往火星,NASA需要对低地轨道进行商业化并转入下一步。而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也表示对“国际空间站”的延寿持开放乐观态度。越多。虽然人们对是否应该出售航天器或火箭冠名权意见不一,但私营部门深入参与美国航天产业这一趋势已渐露端倪,近两年有许多私营部门参与到NASA的行动之中,帮助NASA将货物及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特朗普政府还曾表示,希望将“国际空间站”私有化,终止政府对“国际空间站”的直接资助,并将其运营权移交给私人实体,但这一想法遭到国会反对。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确定“火神”火箭主发动机供应商

“火神”火箭

据《航天新闻》2018年9月27日报道,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选定由蓝源公司来为其下一代“火神”火箭提供主发动机。预计2020年首飞的“火神”火箭第一级采用2台蓝源BE-4发动机。BE-4发动机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和蓝源公司合作研制,虽然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在研的ARI发动机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但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早就明确表示BE-4在“火神”主发动机选型方面处于优先地位。“火神”火箭的供应商还包括为上面级提供RL10发动机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提供固体捆绑助推器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航电设备的L-3航电系统公司和承造有效载荷整流罩的华格公司。

NASA考虑出售火箭和航天器冠名权

据《科技日报》2018年9月12日报道,NASA考虑出售火箭和航天器的冠名权,并允许宇航员出现在品牌广告中,以此提升该机构的公众形象。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坦最近在NASA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将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研究这一问题。作为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最重要机构,NASA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种电影、纪录片的关注焦点。仅在2017年,从提供图像到允许进入相关设施进行拍摄,NASA就合作参与了143部纪录片、41个电视节目和25部电影的制作。正是得益于各种媒体的宣传,NASA的受欢迎程度逐步提高。NASA多媒体联络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要求在产品和服装上使用NASA标识的公司越来

NASA与JAXA发表联合开展月球及深空探测声明

SLS火箭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网站2018年9月7日报道,2018年8月27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NASA签署了一项关于月球及深空探测合作的联合声明。NASA邀请日本参与探测活动,双方意识到,NASA的“航天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在将人类送往地月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JAXA提供的关键功能,诸如HTV-X等先进的日本技术,可以提高支持地月空间和月球表面各种任务目标的可持续性和能力。此外,双方还声明将继续进行联合讨论,寻找利用机器人探测器、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月球及深空探测的机会。

美国报告建议研制大型太空望远镜

据《航天新闻》2018年9月5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研究院发表题为《系外行星科学战略》报告,建议NASA研制一台大型太空望远镜,用以寻找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此报告是按国会2017年一项NASA授权法案的要求编写的,不仅建议继续研制“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还提议国家科学基金会为在建的两座大型地基天文台提供经费。虽然报告并未选定具体方案,不过却提到了NASA正在出资论证的2个方案,其中,一项称为“宜居系外行星成像任务”(HabEx),另一项称为“大型紫外/光学/红外巡天望远镜”(LUVOIR)。虽然2个方案都能完成直接成像任务,但有很大不同。HabEx主攻系外行星研究,按目前的设计将采用4 m直径的镜面。LUVOIR意在开展更普通的天体物理学工作,但其方案要求采用更大的分段式镜面,直径最大为15 m,“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采用的是6.5 m直径的分段式镜面。

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准备提供绕月旅行服务

据俄罗斯卫星网2018年9月28日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准备为游客提供搭乘联盟号飞船绕月旅行服务。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筹备搭载联盟号飞船绕月飞行的项目,包括向游客提供此类服务,考虑到项目的经济要求,现票价为1.5~1.8亿美元。太空旅行飞行时间约一周左右,飞船可在距月球表面数百千米的地方绕月飞行。目前已有数名潜在客户向公司提出请求,飞行计划将于2021—2022年实施。公司还计划与一家外国公司签署协议,预定9个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于2021年前飞赴“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位置,该方案的谈判正与美国太空探险公司(Space Adventures)及其他公司进行。

俄罗斯提出新的月球轨道空间站项目

“深空之门”空间站

据央视财经2018年9月25日报道,俄罗斯将提出新的月球轨道空间站项目,且不排除金砖国家成员国参与该项目的可能性。2017年9月,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与NASA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建设月球轨道空间站“深空之门”展开合作。但之前有消息透露,俄方对在“深空之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不满意,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也表示,在现有条件下,俄罗斯不能参与“深空之门”的项目建设。公司已派出代表团出席了有关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国际会议,重申愿成为该项目享有充分权利的参与方,并说与会各方商定继续就建造月球轨道空间站合作。

俄罗斯恢复全球太空监测网络

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9月25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克尔德什应用数学研究所建立了一个分布在全球的望远镜网络,以监控外层太空,其前身是随着苏联解体而停止运作的近地轨道统一监测网络。旧监测系统原有的10座天文台(分别地处玻利维亚、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克兰、瑞士和俄罗斯)已经入网,此外,研究所还开设了8处观测点,整个近地轨道已实现完全覆盖。目前,由该研究所控制的太空望远镜系统,能够监测卫星发射、在轨道上的销毁或坠入大气层的信息,对航天器交会碰撞的潜在危险进行监视,还能够跟踪和完善太空碎片分布模型。该系统目前已与“俄罗斯航天”的太空监测系统、俄罗斯科学院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和个人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该系统的数据处理是在克尔德什研究所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的,其运算能力可达100万亿次/秒,计算机已经掌握了静止轨道上的2438个物体,高椭圆轨道上的2925个物体和中高圆轨道上的361个物体的信息。

法国将斥资42亿美元更新军事卫星

据路透社2018年9月9日报道,法国国防部表示,法国将斥资约42亿美元用于更新和升级其军事卫星,以保护其网络免受竞争对手的潜在间谍活动。法国将在卫星上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便知道谁在接近卫星。去年,法国发现俄罗斯企图拦截法国和意大利用于安全通信的军用卫星数据传输。法国的投资计划是在美国宣布组建“天军”、日本公布创纪录的国防预算之后发布的。

隼鸟2号探测器向“龙宫”小行星投放小型着陆器

隼鸟2号探测器

据《太空》网站2018年10月3日报道,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再次投放了一个名为“吉祥物”的着陆器,探测器当时位于“龙宫”小行星上空约51 m。“吉祥物”由德国宇航中心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合作研制,质量约10 kg。隼鸟2号此前已在9月21日投放了名为密涅瓦-Ⅱ1A、-Ⅱ1B的2辆跳行巡视器,形状为六边形,直径为18 cm,高度为7 cm,质量均为1.1 kg,并且已开始进行探测工作。“吉祥物”载有4台仪器,包括相机、辐射计、光谱仪和磁强计,其蓄电池预计将在着陆后约16小时耗尽。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发射,今年6月底进入绕“龙宫”运行轨道。探测器本体还有一辆名为密涅瓦-Ⅱ2的漫游车要部署,有可能在2019年择机投放。

全日空航空公司将与JAXA合作开展太空探索

据抛物线网站2018年9月6日报道,全日空航空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推出“阿凡达X”多阶段计划,使用机器人替代人类进行太空探索和发展。该计划本质上是由人类控制机器人,在远程实时操作和互动,每套“阿凡达”设备包括完全同步的操作员装备和机器人替身,操作员的意图被发送到远程机器人替身,并由该替身将视觉、声音和触觉等感觉反馈给操作员。该计划目标是通过加速现实世界机器人替身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在月球上建立营地,支持长期太空任务并进一步探索深空,从而利用不断增长的太空经济。第一阶段任务始于2018年,全日空公司成立了“阿凡达X”联盟,向有兴趣共同开创这一新计划的各行各业公司和组织开放。第二阶段任务是建立实验室,进行专用的机器人替身太空试验。第三阶段任务是计划2020年,将实验室开发的技术送到低地球轨道进行太空试验,在太空环境中确认后,将开始第四阶段,“阿凡达X”技术的部署和建造,以进一步探索月球及深空。

日本企业研制“太空漫步者”亚轨道飞行器

据美国抛物线网站2018年9月3日报道,日本初创企业PD航空航天公司计划与日本IHI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一同研制“太空漫步者”亚轨道飞行器,以发展太空旅游服务并发射小卫星。该飞行器飞行高度约110 km,可搭载2名飞行员和6名乘客进行亚轨道飞行,使乘客体验5 min的失重状态。二是该飞行器作为第一级,与第二级结合后可用于发射小卫星等有效载荷。2017年,该公司表示已成功对飞行器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开展燃烧试验。由于该发动机在工作时可从吸气式模式转换至火箭模式,因此在实际飞行时,该发动机将在15 km的高度处改变燃烧模式,使飞行器进一步爬升,并让乘客体验失重状态。

以色列运营商取消同劳拉和Space X公司的阿莫斯-8卫星建造发射合同

据《航天新闻》2018年9月25日报道,以色列卫星运营商空间通信公司(Spacecom)表示,已终止同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和Space X公司签订的阿莫斯-8通信卫星的建造和发射合同,卫星将在国内建造。3月,空间通信公司决定从美国厂家而非国有承包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采购阿莫斯-8,引发了以色列丧失通信卫星国产能力的担忧。在以色列政府的协调下,9月以色列科技部宣布阿莫斯-8将在政府经费支持下在国内建造。阿莫斯-8卫星目的是要替换由IAI建造的阿莫斯-6卫星,但阿莫斯-6卫星在猎鹰-9火箭2016年9月的一次加注事故中被毁。2016年12月,空间通信公司从亚洲卫星公司租借了一颗在轨卫星,以临时充当阿莫斯-6卫星的替身。阿莫斯-8合同的得而复失是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静止卫星制造业务遭受的又一打击,其母公司麦克萨技术公司正在考虑将静止卫星制造业务卖掉、关掉或以合伙的方式处理掉。

瑞典厂家使用3D技术打印火箭发动机涡轮

据《航天新闻》2018年9月4日报道,作为现役阿里安-5和下一代阿里安-6火箭研制生产的牵头方,欧洲阿里安集团和瑞典厂家GKN宇航公司签订了合同,GKN的航天业务部门将为“普罗米修斯”液氧/甲烷发动机建造2台涡轮。发动机的价格是100万欧元/台,只有阿里安-5所用火神-2发动机的1/10。GKN自1974年开始参与阿里安运载项目,将为阿里安-6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提供部件。在“普罗米修斯”项目上,该公司将采用3D打印技术把涡轮部件数量从上百个减少到只有2个,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让发动机能满足高温、高压和高速使用要求。“普罗米修斯”预计2030年前不会启用,尽管阿里安集团曾表示该发动机或会用在一次性使用的阿里安-6上。2017年底ESA和阿里安集团签订了一份约8670万美元的合同,涉及2台“普罗米修斯”样机。

猜你喜欢
空间站月球航天
天壤之别的空间站内行走和太空行走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0:22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 01:34:16
到月球上“飙车”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1:44
我的航天梦
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 11:14:10
陪我去月球
飞碟探索(2022年1期)2022-03-12 14:11:20
航天梦,我的梦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56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54
逐梦航天日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探索(2015年4期)2015-07-12 14: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