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蔬菜产业 走出兴村富民路

2018-11-02 10:18冯雅可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轮作蔬菜发展

冯雅可

扎牢产业根基,做强蔬菜产业,实行“水旱轮作—稻菜轮作”与“猪—沼—菜”循环生产模式,西堰村走出了一条“一业兴村”的富民路。

有着30多年蔬菜种植历史的荣县鼎新镇西堰村,因地制宜,扎牢产业根基,做强蔬菜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实行“水旱轮作—稻菜轮作”与“猪—沼—菜”循环生产模式,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速了蔬菜生产的品牌化、集约化,走出了一条“一业兴村”的富民路。2017年,西堰村蔬菜种植面积5426亩(含复种),产量2.5万吨,产值达10660余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22080元。

三支队伍 助力产业平稳发展

今年,受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影响,蔬菜价格上涨,西堰村的菜农意外增收。“今年9月,一亩地黄瓜就卖了2万多元,比往年翻了一番。”陈万洪是西堰村黨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在他看来,蔬菜价格的波动只是暂时的,稳住蔬菜品质才是关键。陈万洪说:“我们经常给村民培训讲课,要种植生态蔬菜,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乱用农药。”

西堰村的蔬菜主要有西红柿、茄子、辣椒、四季豆、黄瓜、苦瓜、南瓜7个品种,每一种都由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为村民传授技术,进行正确指导。全村约30余户种植大户,每个大户带动30至50户农户种植蔬菜,每户种植面积5至30亩,全年大户们种植蔬菜和带动种植蔬菜达到5000余亩。

鼎新镇蔬菜专合社也为西堰村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包种子、包技术、包回收”的“三包承诺”,有效促进了蔬菜新品种的示范、引进和推广,为农民种菜上了一道“保险杠”。鼎新镇还定期安排农技员到西堰村“坐诊”,包村包片联系产业发展,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80场1万余人次。该镇还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制作了1万册田间档案用于菜农田间生产记录,增加了20万元设备投入,对农产品实行不定期批量检测,做到不检测不包装加工,不检测不上市销售。

在西堰村,还有一群重要人物,他们的存在破解了产供销短链难题。“我们村有16个营销经纪人,遍布全村17个村民小组。”陈万洪介绍,每年蔬菜播种的时候,经纪人就与种植蔬菜的农户商定购买意向,并且在蔬菜上市到下市的整个阶段持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让农户在家就能数票子。

“蔬菜种植队伍、农资技术队伍、营销经纪人队伍,这三支队伍为西堰村蔬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鼎新镇农业中心主任古刚文说。

稻菜轮作 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蔬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水源。近年来,西堰村统筹协调各级资金实施“金土地”、现代农业等项目,大力兴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已初步建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生产基地。

目前,村内有硬化村组道路13.6公里,菜区硬化路4.5公里,菜区便民路5公里,水渠3.5公里,水池19口,山坪塘11口,江河提灌站2座,实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到哪里;基础设施建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的良性循环。

而让西堰村蔬菜产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是当地大力推广实施的“水旱轮作—稻菜轮作”的复合型生产模式。每年早春蔬菜收获后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获后又种植蔬菜,既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还起到了土壤杀菌作用,减少了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实践证明,一亩地完全能达到粮食收获一千斤、蔬菜收获超一万元,发挥了最大的综合效益。

唱响品牌 做大做强“鼎新蔬菜”

10月,正是马铃薯种植的时候,西堰村双贵马铃薯专合社的院坝里,十多名村妇正在埋头分拣土豆作为备用种子。她们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到80元钱。

“我们每年要给村民支付70多万元的工资。”双贵马铃薯专合社负责人李双怀说,西堰村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而他经营的家庭农场,也搭上了乡村旅游的春风,今年3月至5月,家庭农场靠吸引游客采摘樱桃番茄,收入就超过了7万元。

近年来,西堰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理念,积极融入鼎新镇党委政府打造“鼎新”牌蔬菜品牌的战略布局。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积极发动党员技术能手“传、帮、带”,西堰村蔬菜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涌现出一批以蔬菜种植为主、畜禽养殖为辅的集生产、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已成立双怀家庭农场、兴莲家庭农场、西禾黑山羊养殖家庭农场、荣县鼎新镇鸿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0年,“鼎新”牌蔬菜被四川省工商局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产业品牌的树立对促进产业发展、吸引省内外客商、增添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西堰村已成为鼎新镇万亩生态蔬菜示范核心区。今年,西堰村被评选为“四川省十佳产业兴旺村”,并纳入自贡市绿色美丽新村建设。

“产业的发展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竞争力。而规模形成后,品牌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力争把‘鼎新蔬菜做大做强做响。”鼎新镇镇长宋世金介绍,2017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余亩,产量16.8万吨,产值突破2.85亿元。

未来几年,鼎新镇还将在引领示范上做文章,以西堰村、鼎新村、鲤鱼村、学堂村为精品村,打造精品线,做大做强鼎新蔬菜产业,带动全镇面向市场生产消费者喜爱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继续实行“稻菜轮作”和“猪—沼—菜”循环发展模式,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轮作蔬菜发展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蔬菜也“疯狂”
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