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 黄浩立
“风景画投射的不止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思想、感受以及灵感的创作,这可以在微不足道的自然特征中找到。”在介绍风景绘画时,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长亚历山大法夸尔森这样强调:“历史溯源,西方的风景画家汲取了意大利风景中的地下神灵和超自然力量的古老概念,艺术家认为景观代表了人与自然世界关系。”
2018年9月起,“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展览由伦敦泰特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为中国观众展示了跨越近三百年的英国风景画发展历程。作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這个展览堪称是一次文化艺术的沟通和内在心灵的交流,以最直观的的体验,让西方艺术史在中国观众的眼中“活”了起来。
泰特美术馆是国际艺术界的一个标杆,不列颠美术馆作为泰特四座美术馆中建馆最早的一座,收藏着15世纪以来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作品。此次展出作品皆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珍藏,从18世纪到20世纪,从油画到水彩,从传统到现代,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诸多绘画流派的代表作品,看到“风景画”作为绘画种类之一的独特之处,更可以看到人类史的整个发展动向。
马蒂斯把“看”当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视觉能力”,意图让人们用一双眼睛去观察、发现并创造世界。在写生的过程中“看”是基础,也是接近事物真相的条件。对于习惯于中国文人山水的中国观众而言,西方绘画中那样逼真的写实经常令人惊诧——其实,这是画家在领悟事物本质特征的时候所具备的能力。在所有的焦点透视和视觉想象中,“看”也是明白绘画内涵的关键。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透纳处理光与空气微妙关系的方法,也看到了米莱斯细腻的精致刻画和浓厚的伤感之情。
然而,逼真并不是绘画的真谛,当我们脱离视觉的干扰,追溯历史,再回到心灵层面的时候,绘画的本真才一步一步慢慢开始接近了。
1.《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1781年画中,布思比爵士斜倚在森林中一处小溪旁,手里拿着自己1780年购买的、也是其好友让·雅克·卢援撰写的哲学书《卢梭评判让·雅克》。爵士背后虚拟的风景,加之这本哲学书籍,是为折射卢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它也是本次展览的核心理念。画家约瑟夫·莱特曾是现代风景绘画的先驱者,以描绘科学实验和新兴工业景观的代表性绘画著称。他经常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加强作品的戏剧化效果。
2.《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1690年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引领着艺术家们对大自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从树木山丘,到云彩霓虹,无不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是展览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一幅,很可能由当地一名商人定制。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画中可以看到田野、码头、啤酒屋以及繁荣的市场。画面上的两道彩虹为这幅作品增添了戏剧性,也揭示出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研究愈发浓厚的兴趣。扬·希伯瑞兹(1627-约1700)是佛兰芒画家,于17世纪60年代来到英国。当时的英国艺术家正热衷于将本国风景记录下来,以歌颂英国财富的日益增长。
3.《奥素与骑师约翰·拉金》1768年
奥索是上奥索里伯爵名下的一匹名马,它在纯血马赛马的发源地萨福克郡纽马克特镇赢得多场比赛,画面的背景就是该镇。画家为乔治·斯塔布斯,据说对解剖学非常有研究。
4.《北威尔士的阿雷尼格山》1913年
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艺术呈现出一种既锐意创新又极端保守的双重性。包括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爱德华沃兹沃斯和伊冯·希钦斯在内的艺术家们,对欧洲艺坛的激烈变化做出回应。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到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痕迹。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1887-1914)的这幅画作,是他以此风景为题材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画面以迅捷流畅的笔触绘就,其中能够看到“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影响。